安倍强推“集体自卫权”意在合围中国

来源 :紫光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chang5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安倍内阁决议变更政府的“宪法解释”,给“行使集体自卫权”贴上“不违宪”的标签,为整备“战争立法体系”,搞“事实上的对外武力干涉”开了绿灯,更在地区安全环境上为合围中国做了制度铺垫。
  集体自卫权:
  安倍从“理念”到“战略”
  从第一任期开始,安倍就把解禁“集体自卫权”当成一种“理念”,看作改变战后体制的标志之一。在他看来,美国制定的“宪法”约束了日本的“集体自卫权”,改变“美国制定的”便成为“改变战后体制的”。就连“教育制度”也要“脱美国化”,“教育基本法”更是要首先修改。他在《致美丽的祖国》一书中说,战后的“教育基本法”是美国的,是战后“宪法”的“精神基础”,必须先修改。为此,在其不满一年的第一任期里,不仅修改了“教育基本法”,而且通过了为修宪铺路的“国民投票法”,更使“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向改变战后体制方向积极推进。
  为了解禁“集体自卫权”,2007年安倍专门设立了私人咨询机构“关于完善安保法制基础的恳谈会”(简称“安保法制恳”),委任前驻美大使、前外务省事务次官柳井俊二任会长,帮其寻找理论和法理依据。怎奈,安倍第一任期未满,自己撂了挑子,“安保法制恳”的报告也被束之高阁。
  2012年底,安倍再次当政,更加明确地宣誓要将“行使集体自卫权这一理念”变成现实的国家战略,迅速在2013年2月激活“安保法制恳”。此时,鉴于柳井俊二已就任国际海洋法院长,安倍启用其安保智囊前驻联合国副大使、现任国际大学校长北冈伸一代理会长,重拟报告。而此时,北冈伸一刚刚帮助安倍筹建了“国家安全会议”体制,对安倍的安保理念可谓融会贯通,迅速提炼了一份“限定性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报告,主张通过“变更宪法解释”,“容忍集体自卫权”的行使。对此,安倍特意召开记者会,亲自为报告作注脚。美国政府也是积极表态“欢迎日本政府的决定”。安倍和美国政府的表态一反常规,令世人颇觉玄妙。
  在日本,总理或大臣常有自己的“私人咨询机构”,相当于历史上的“门客”。但其智囊意见或报告并不属于“政府决议”,充其量只会作为某种政策讨论的草案。即使这样,作为总理,也很少会一拿到报告,就立即召开记者会,替代咨询者大加阐述。而这一次,安倍却代行报告起草人高谈阔论其“理论和实践意义”。而美国政府更是直接将“报告”视为“政府决策”,提前表态“欢迎日本政府的政策”。
  日美两国政府的反常举动,折射其迫不及待地希望日本尽早“行使集体自卫权”,甚至不排除要在安倍主控众参两院多数的条件下搞“强行通过”。
  而事实上,尽管安倍领导的自民党联合政权稳控国会多数席位,在本年度的国会上通过了数十项法案,但对安倍而言,集体自卫权“议题”未能平息国会的争论,如鲠在喉,只好在国会之外,“以其他方式”另行通过。
  为了通过政府决议解禁集体自卫权,安倍不惜耍尽“职业政治家”的所有权术。一是“用好门客”,营造“理论环境”。安倍再次执政后,不仅激活了“安保法制恳”,而且广泛招募“国际政治学领军人”,树立“学术权威”,构建学术阵营,编排“理论注脚”,针对地区安全格局、地区威胁,以及新的安保体制、法理依据等展开大规模的理论宣传,并借“特定秘密保护法”排斥“异端邪说”,确保其理论的正统性。二是大搞政治权术,玩“政治关联性”,将“个别自卫权”、“集体自卫权”与“国际集体安全”放到一个筐里,搞一揽子审议,让“执政友党”无从反对。为了进一步迫使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就范,安倍承诺消费税进一步增税时,对低收入人群实施“优惠政策”,以换取公明党对“集体自卫权”的默认。替低收入人群说话,争取社会公平,向来是公明党的主张。安倍通过“私换底牌”的方式,再次让公明党难舍“政治大义”。
  而当“集体自卫权”得以“内阁决议”后,安倍立即变脸,提出要修订“自卫队法”及其相关“操作规程”,包括“训练科目”,并动用自己的“禁卫军”“国家安全会议”直属的“国安局”官员“封闭起草”法案,强推事实上的“自卫队国防军化”法律程序。安倍为了集体自卫权的解禁,可谓把职业政治权术玩到家了。
  如此,其“限定的、必要最小化的、有条件的”、通过“变更宪法解释”的“集体自卫权”,便开始向“重组国防军”方向演变。为此,日本《朝日新闻》指出这是对宪法的“破击”,是对和平宪法的“变质”;《东京新闻》也指出,这是自卫队活动权限的无限扩大。而日本国民脑海里浮现的或是身着迷彩服、蓄着“仁丹胡”的安倍。安倍引领的“国家走向”,令日本国民感到迷惘,无法再像面对大地震那样“镇定”、“矜持”,不得不走上街头,群起抗争。
  集体自卫权:“武力改变地区安全现状”
  所谓“集体自卫权”,按日本政府的解释,就是当盟国军队遭到威胁时,自卫队可以拥有使用武力进行支援的权力,简言之,就是自卫队与盟军协同作战权。其本质是承认自卫队的交战权,显然与日本宪法主张的专守防务的和平主义相悖,堪称违宪,同样也与“不诉诸武力或武力威胁”的普遍和平主义相悖。长期以来,日本宪法及其政府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宪法解释”始终否定“容忍集体自卫权的行使”。安倍在2006年第一次执政时期便提出修宪、“行使集体自卫权”,并推进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意图将“对外行使武力”作为“外交手段”。金融危机和地震危机下,安倍再次执政,重提修宪、行使集体自卫权、扩建“国防军”,并与设立“日本版NSC”(国家安全会议)“特定秘密保护法”“防卫装备转移新原则”等一并考虑,并通过对“自卫队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与小泉时期的“有事立法”结合,构建事实上可对外行使武力的“法律制度体系”,即“战争立法体系”。这便是安倍政府自我标榜的所谓“普通国家化”战略支柱,也是其“积极和平主义”的真实内涵。
  事实上,自上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美国追求全球战略转变,从全球收缩军事投放,享受冷战结束后的“和平红利”,要求其盟国分担责任。日本失去了坐享美国安全保护的“白乘车”条件。自此,日本便以参加国际维和名义,出台“PKO法”(参与国际维和行动法),突破了对海外派兵的限制。而小泉执政时期,日本政府密集通过了“有事立法”,事实上构建了“准战争立法体系”。安倍政府的一系列“新突破”可谓对其“军事大国主义”的延展和创新。   尽管,本次安倍政府决议标榜“有限集体自卫权”,即在地理范围上优先考虑“东海、南海”等近边局势,在内容上主张对盟国、或“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实施驰援,刻意强调避免卷入美国引起的战争,安倍在解释其理论依据时,也是高唱维护日本国民的根本利益及企业的海外利益,但其目标却直指中国,将中国视为日本国民和企业海外利益的主要威胁。这意味着对中日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否定,对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践踏,对中日企业在地区产业分工体系、国际市场上的相互合作和资本融合的无视,堪称对全球化时代的迷失。
  更令世人不安的是,安倍主张“集体自卫权”是对盟国,或“密切关系国家”的支援。而眼下,日本的盟国只有美国,即意味着日本在对外行使武力上,与美国有平起平坐的权力,由此“美主日从”的“日美地位”关系将变成“对等关系”。与此同时,当日本认为“关系密切的国家”遭遇威胁时,日本有权对其实施“武力支援”,甚至不排除与之“结盟”的可能。如此,亚洲地区的安全结构、安全环境和安全状况将发生历史性改变,必将引起地区安全格局的根本改变。无疑,这将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以实力改变现状”的先例,必将使地区安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对亚洲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亚洲、包括美国都应对此有清醒的认识,需格外警惕。
  美国转嫁危机,日本借尸还魂
  对安倍政府决议的“集体自卫权”,美国高调支持,并期待纳入即将展开的“日美防卫新指针”的修订程序。美国的意图,昭然若揭,天下皆知,就是让日本扮演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马前卒,替美国分担亚太安全成本的同时,购买美国的武器装备,支持其“出口倍增计划”。安倍则顺水推舟,阳奉阴违,“私建小金库”,另谋亚洲安全盟主地位。
  早在去年10月,日美外交安全“2 2会议”在东京召开。美国国务卿克里和防长哈格尔齐聚东京,明显提升了安倍政权在美日同盟中的地位。自“日美2 2”机制成立以来,除了在华盛顿召开会议时美国的国务卿和防长同时到会外,在东京,一般只是驻日大使或太平洋司令代行出席。美国提升东京的规格意在推动安倍尽早参与修订“日美防卫指针”、协调解决基地问题,完成美军在太平洋的重新部署。根本意图是让日本出钱、出力、出人,帮助美国“战略再平衡”。美国的“战略再平衡”并不等于“战略收缩”,而是将战略资源运用于更远、更大、更重要的地区,比如“环印度洋”。印度洋的季风,不仅形成了传统的“海上生命线”,环印度洋更有美国随时可调用的中东、有更具变化性的中亚延长线,以及更有潜力的非洲东海岸。美国为此已提出“印太走廊”构想。“印太两洋战略”成为美国再平衡战略的大图纸。也正因为这个大图纸,美国防长哈格尔将“日美防卫指针的修订”定位为日美同盟的“大手笔”。
  近期,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访美,再次受到高规格接待,还亲自体验了“鱼鹰”,自然也商签了大订单,包括强行登陆舰、F35隐形战斗机,以及航速、航距和运量都可倍增的“鱼鹰”。《东京新闻》头版头条醒目称“武器向‘攻击型’转变”。显然,美国不仅希望日本将解禁集体自卫权纳入“防卫指针修订”程序,也要将“武器的攻击型”装备于“战略前沿”,确保亚太“前沿岛链”不生锈、不褪色、不断链。日本则欲“借尸还魂”,在主导构建“亚洲经济共同体、货币共同体和价值观共同体”的同时,主导“亚洲安全共同体”,充当安倍第一任期就提出的“亚洲门户”。按照安倍援引其外祖父岸信介的话,强化日美同盟,首先要强化日本的自主能力,即自主主导亚洲的能力。其根本出发点,则是在经济、安全两条线上,对中国形成“抑制力”,完成其“自由与繁荣之弧”战略。
  但显然,安倍的亚洲图谋和暗藏私货的战略正在逼近美国的战略利益。二战后,美国在亚洲的政策至今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即对“单个国家”的纵向成长或许会“保持善意忽视”,但对“多个国家”的“横向联合”,尤其是不包括美国、不在美国指导下的联合“绝不容忍”。“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或已在经济层面上表现了对“东亚共同体”的“解构效应”,而“安保体制的多空间调整”、“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多层次推进”,或将在安全层面上表现“重新集结效应”。届时,安倍独立主导亚洲、扮演“亚洲门户”的梦想,或将在美国的闹铃声中惊醒。
  事实上,美国亚太再平衡下,日美矛盾已经显露,无论是在围绕克里米亚危机的国际安全问题,还是围绕世界经济增长责任的G20议题,抑或关乎贸易新规则的TPP谈判,乃至日美防卫新指针,日美深层矛盾难以忽视。
  日美互不相让的背后,反映的是日美围绕地区秩序主导权之争。围绕“防卫新指针”修订,日美矛盾似乎更加难解。“防卫新指针”的修订,关系到日美同盟设计图的大修改。美国在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同时,又从财政角度主张“海外军事投放减量”,地区安全力量的平衡任务或将落到日本头上。2013年日本国家借款已超过1000万亿日元,且因电力危机,燃料进口增加,经常收支顺差减至3.3万亿日元,为1985年以来最低水平,国内储蓄快速减少,日本经济的增长条件恶化。安倍政权能否找到理由向国民解释接受美国转嫁危机的意义,关乎其政权的稳定。安倍难题未了,积极的和平主义难遂。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其他文献
自2007年8月1日正式运行的国土资源部政务大厅,承担着国土资源部行政审批事项申请材料接收、形式审查、过程督办、结果送达和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等工作。  政务大厅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一站式”精细化公共服务,通过“一站式”统一对外服务和网上办理,提质提效、便民利民,不断畅通和拓宽为民服务渠道,充分发挥部、省、市、县四级政务服务窗口乃至基层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协同服务作用。  建设理念:打造“一站式”公开透明
[摘 要]    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研究现象或解决问题是国际和国内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共识。将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理念与现行高中化学课程相结合,选择高中化学中的核心认知视角“类价二维”,设置真实的科学和工程问题“工业脱硝”,将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相整合,系统解决氮氧化物无害化处理,发展学生理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化学;科学思维;核心素养  一、设计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反复被提出的重大问题。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巨大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在发生广泛深远的变革。认真回答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问题,实质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体系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元问题。列宁曾经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靳辉明
俄罗斯军队在叙利亚的反恐行动已经持续了将近两个月。11月17日,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表示,俄空军在48天中共完成2289次战斗飞行,摧毁恐怖分子4111处设施。俄称其目标是打击恐怖主义,但西方国家却质疑俄反恐“真心”,采取诸多施压措施。俄客机遭袭、巴黎暴恐事件后,事态又有新的变化。整场大戏让人眼花缭乱。那么,俄罗斯究竟有什么考虑?惹恼了谁?中东和世界局势又会如何变化?在迷雾下隐藏了怎样的真相?是人
[摘 要]  自学校开展“苏式课堂”项目研究以来,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树立“不教之教、会学之学”的理念,强化课前的“预学”,细化课中的“导学”,优化课后的“辅学”。“辅学”主要借助于作业这个载体,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巩固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为此,学校积极转变思路,创新作业设计,以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作业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为学生的精神松绑,为学生的学业减负。  
“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当两个90后大学生从北京来到戈壁荒漠,与同年出生的采矿工人史萌萌一起体验地下近300米的采矿生活时,两个年轻人被深深震撼了:无限的黑暗、极度的干燥、难言的寂寞、几百公里的无人区……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这一声赞叹。  4月28日,这让人点赞的一幕,出现在“劳动最美丽—一线工人故事会”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上。这个故事是中国黄金集团的《我们都是90后》。现场还讲述了开往世界杯的中国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3日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精准扶贫,开创了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
一要认真组织学习十八大精神,提高思想认识。要深入研究金融行业特别是中国银行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自觉把工作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思考谋划。要认真分析中国银行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着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要特别注意研究中国银行的特色,坚持差异化经营,擦亮百年品牌。  二要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中国银行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40岁应该称作壮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心智成熟精力充沛的大好年华。  40岁的男人正值中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他是支撑全部生活的顶梁柱。  40岁的同志正是英年,对于一个单位来说,他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如果,生命在40岁时就要画上句号,所有的人都会为之痛惜;如果,已经知道生命所余时日不多,自己又该如何面对、怎样选择?  刘鹏,全国海关信息中心所属中海通公司综合管理部副主任,用自己的言行给出
[摘 要]开设艺术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开发课程资源是学校因地因校制宜,发展美育特色,建设“一校一品”项目的重要任务。通过挖掘奈曼旗地方美育课程资源,探索以美术、人文等艺术学科课程理念为方向的“一校一品”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导引区域师资力量将地方特有的优秀文化、艺术等内容,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并不断传承和发展,能够科学创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学校美育实践模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