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运用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际时事新闻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热点事件是国际法教学中很好的教学素材。在国际法教学中引用时事新闻热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起到深化教学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如新闻选择比较随意、运用方式单一和偏离主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国际新闻时事的案例性质认识不足、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目的不明确、运用的方法即案例教学法运用不到位等,应该正确认识国际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的性质和地位、明确为教学目标服务、正确掌握和运用好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国际时事新闻;案例教学法;运用
  国际时事新闻通常都是关注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的事件。因为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而国家之间的重大外交事因受到普遍关注,由此成为国际热点新闻。这些时事新闻涵盖外交、军事、领土、反恐等领域,而这些领域正是国际法的基本内容,这样国际法课程教学与国际热点时事具有契合性。国际法作为法学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理解、掌握国际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国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因此国际时事新闻是国际法的教学中的资源与素材可以激发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师生互动,案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分析国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一、国际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鉴于国际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在国际法教学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引用国际热点时事来讲授该国际法的相关内容,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国际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时事新闻材料的选择较随意
  国际时事新闻内容较多,每天都会产生。但不是每一个热点事件都可以引入到国际法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引入的时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如果对材料不经证实或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就随意引入教学中,不作科学的选择和归纳,不对提出的问题精心设计,甚至所选材料和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完全脱节。这样往往达不到教学目标,反而让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运用国际法基本原理。
  (二)运用方式单一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国际时事新闻当作案例来教学。时事案例与其它课程中的案例有所不同。其它事例的结论通常是己经确定了的,而时事案例因为才发生或正在发生,是没有结论的,需要学生结论国际法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去讨论、去辩论,提交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因此时事新闻教学的实施至少要有实施前的准备、实施过程、实施后的反馈等三个相辅相承的环节。在实际的授课中,这几个步骤没有完全做到,甚至其中几个步骤被略掉了,这种做法使学生对热点时事不能全面了解,缺乏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思路与方案,难以提高学生对国际时事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三)偏离主题
  对国际时事新闻没有作科学的甄选,因为其是热点新闻,或是趣味性强就生硬地搬进国际法教学中来。在教学中对该时事过度强调时事新闻本身,有喧兵夺主的作用。比如,花大量的时间用于时事案例本身的人物、情节等方面的介绍,而淡化了与案例结合的教学主题,把课堂教学演变成了播新闻,忽视了时事新闻本身仅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原本的教学目标。
  国际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运用存在的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国际新闻时事的案例性质认识不足、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目的不明确、运用的方法即案例教学法运用不到位等。
  二、如何在国际法教学中正确运用国际热点时事新闻
  教师首先应正确认识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的性质和地位,正确处理新闻与教学的关系,并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法。
  (一)正确认识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的性质和地位
  国际时事新闻通常都是关注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的事件。如近段时间的俄罗斯乌克兰军火冲突、巴以冲突、ISIS恐怖组织猖獗等等。教师首先把这些热点时事新闻进行归纳总结,设置相应的问题,然后再运用在具体的教学中。国际热点时事新闻本身并不是国际法教学内容,只是国际法知识、理论教学的媒介。教师要运用这种媒介,让学生结合己知的国际法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国际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二)正确选择热点国际时事
  明确了国际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的地位后,对国际时事新闻的选择也犹为重要。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国际时事新闻热点又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国际时事新闻的收集、整理和运用,是为了深入浅出地传授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采集热点时事要围绕紧密结合教学目标,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来进行甄选。在时事新闻的选择、问题的设计、小组讨论、总结归纳等各环节都应该坚持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原则,克服材料选择的随意性。
  (三)正确掌握和运用时事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国际时事新闻案例教学是以国际热点新闻事件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讨论、辩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国际法的相关概念或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国际法律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它主要表现为围绕案例的讨论分析而展开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评判。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以此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案例教学法主要分两个步骤:时事热点的选择和运用。教师课前收集热点时事案例,对案例的选择应遵循典型性、针对性、系统性、时代性的原则;运用案例分为有阅读、分析讨论、提出观点三个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始终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国际社会形势动态,选取有教学价值的事件,经过“加工处理”即整理成可阅读的材料,提炼出问题供学生分析思考。这种方式一方面对学生的知识撑握是个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对能教师的教学技能与理论提高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丹英.论热点时事在国际法教学中的运用——以中日关系为例[J].消费导刊,2010.06.
  [2]马晓玲.案例教学在国际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4.
其他文献
摘 要 一般人格权是以保护人格尊严、自由、平等为内容的高度概括性的一种权利。本文从立法与司法实践的难点入手,以一个核心与一个模糊外延为一般人格权进行了立法设计,同时通过一条线索与两个角度对一般人格权的司法判定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人格权 一般人格权 一般性条款  作者简介:韩颖,辽宁科技大学经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民商法专业);杨兴棠,辽宁省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审判员
本文介绍新型纳米节能导电材料.通过在接触网汇流排与接触线凹槽连接处涂覆纳米导电精,并进行跟踪测试,它能够有效降低过渡电阻值.纳米导电精具有稳定的理化性能、防止电化学
挤压铸造(Squeeze Casting,SC)是一种介于铸造和锻造之间的优质、高效、节能的液态成型工艺方法,也称为液态金属模锻(Liquid Metal Forging),是将一定量的液态金属直接浇入敞口金属
在我的印象中,张连生近几年一直致力于公共艺术创作,而且成绩斐然。在江苏许多城市里,都可以看到张连生和伙伴们共同创作的公共性雕塑、壁画等。及至近日,看到他的一批水粉画
目的 克隆并表达抑制新城疫病毒(NDV)繁殖的九肽(Nonapeptide)及其突变体基因.方法 设计并合成Nonapeptide 2串联体及其突变体基因,克隆于质粒pUC18,经酶切回收目的 基因,与
期刊
【摘要】在一些案件特别是入室盗窃案件中,由于受害人发现被盗后报案及时,犯罪嫌疑人来不及逃离犯罪现场,往往会在现场找个隐蔽的地方藏匿起来。如何在繁重的现场勘查任务中发现藏匿于现场的犯罪嫌疑人,对有效自我保护、减少伤亡以及提高破案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藏匿的犯罪嫌疑人;物证出现的连续性;积极防范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凸显,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刑事案件高发,公安民
摘 要 基层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的基层监督者,必须强化基层检察权的内部监督,以减少或杜绝基层检察机关内部的执法腐败现象。本文欲通过对加强基层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进行初步分析,进一步探求加强基层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的合理途径,以更好地加强检察人员队伍廉政建设,预防和减少内部腐败,树立基层检察机关公正、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  关键词 检察 基层 内部 监督  作者简介:周永宏,增城市人
【摘要】在举国上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之际,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纪检监察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力求开拓思路,坚持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入手,不断创新教育载体,日常工作牢牢抓、重大事项着力抓、落实廉政风险事宜提前抓,为学校的快速平稳发展提供有力的纪律保障。  【关键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纪实 
第二外语学习作为大学语言学科设置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多语言的复合型人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态度及学习方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德语二外教学为例,结合D?rny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