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工作的根本在于教师,教师的质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幼儿园新入职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低与所接受的职前教育状况密不可分,并成为其顺利就业并胜任工作的重要条件。现在存在着教育理念不先进、师资力量不均衡、职业培训不及时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因此,深化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前教师教育培训,建设一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成为教育部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长远任务和核心要求。
一、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专业理念欠缺且专业求职意愿不强
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是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是一名优秀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其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调查你为什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时发现,有 285人占 95%的学生是在家长的引导下,出于对升学的极大需求才选择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 ;同时考虑到就业因素的有 262人占有87. 33 %;还有 48人占 16%的学生是受他人影响而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 ;出于对学前教育的职业价值对学前教育专业感兴趣的仅有 36人占 12%。在对未来工作意向是否准备去幼儿园的问题调查中,表明毕业后愿意到幼儿园工作的只有 68人,仅占受调查人数的 22. 67 %;愿意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行业工作的 96人,占受调查人数 32%,其中有 136人毕业意向不明确,占受调查人数的 45. 33 % 。
从以上调查的数据中反映出,占较大比例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当初高招选报专业时具有很大盲目性。他们虽然经过了近四年的专业教育和培养,仍然缺乏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强烈认同感,其专业情意不够深厚,毕业后主动选择到幼儿园工作的积极性并不高。对待学前教育工作的认同和信心不足,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对待幼儿的态度及与幼儿的相处。
(二 )专业性知识掌握较强而通识性知识重视不够
在你目前具备哪些知识的问题调查中,认为自己具备幼儿发展和保育教育方而知识的均有 228人并都占 76 %,认为具备幼儿园各领域教育基本知识的有 180人占 60 %。数据体现出学生对于幼儿发展、保育教育和各领域教育的知识较为重视,且掌握效果比较好。在对通识性知识的重视和掌握程度调查中,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国家教育基本情况,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大致在 27% -45%之间,选择人数明显较少,所占比例明显偏低。由此可见,被调查学生整体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幼儿保育教育等专业性知识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学习和掌握此类知识的效率和效果较好,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等通识性知识的重视不够,对相应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效果与其所应具备的标准要求相差较远,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今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个人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
(三 )基本专业技能具备但组织活动能力较弱
专业技能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训一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专业技能是幼儿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能力,是幼儿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体现。
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虽然经过了四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基本能够承担起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教学及活动的开展,但是也反映出不少学生对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胜任程度不平衡,并且对一些个别领域课程的胜任程度相对偏低。在校学习期间,他们在音乐、关术等艺术方而的素养和技能、技巧虽然也得到了较为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但总体表现出艺术方而的专业素养普遍不高,势必会影响到今后幼儿园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及对幼儿的引导。
二、促進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职前培养有效性的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职前培养的有效性正成为制约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只有强化高师院校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努力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而培养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强化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教育。积极的教育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职业能力及身心素养,是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切实根据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本科课程。努力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加强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其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从而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认真做好学前教育工作,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或学前教育工作者。
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增强基本专业知识学习。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既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和学前教育工作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的能力。因此,高师院校应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进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途径和方式,采取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应用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等模块化教学,开设幼儿心理、艺术欣赏、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等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认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特点与知识。
丰富教育教学与实践形式,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技能训练。针对学生个体素质的多元化发展和自我完善,结合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性质特点,可把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划分为一般教育技能、基本教育技能和复合教育技能三个层面。可以通过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成长电子档案袋、说课活动、建立社团等形式,培训学生说、写、画、唱、弹、舞、做、用等指导学前儿童活动的必备技能,加强讲解、提问、体态语表达、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教学的实施能力。同时,幼儿教师应逐步提高教学设计、活动组织、艺术创编、效果评价、环境创设、家园沟通、幼教科研等教育评价与研究的能力,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巧,为其从师任教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结语
作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奠基工程,学前儿童的教育与发展在我国而向 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对学前教育发展对幼儿教师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解决幼儿教师职前专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向社会输送适应现代学前教育发展与需要的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合作市第一幼儿园甘肃省 甘南藏族自治州 747000
教育工作的根本在于教师,教师的质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幼儿园新入职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低与所接受的职前教育状况密不可分,并成为其顺利就业并胜任工作的重要条件。现在存在着教育理念不先进、师资力量不均衡、职业培训不及时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因此,深化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前教师教育培训,建设一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成为教育部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长远任务和核心要求。
一、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专业理念欠缺且专业求职意愿不强
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是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是一名优秀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其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调查你为什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时发现,有 285人占 95%的学生是在家长的引导下,出于对升学的极大需求才选择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 ;同时考虑到就业因素的有 262人占有87. 33 %;还有 48人占 16%的学生是受他人影响而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 ;出于对学前教育的职业价值对学前教育专业感兴趣的仅有 36人占 12%。在对未来工作意向是否准备去幼儿园的问题调查中,表明毕业后愿意到幼儿园工作的只有 68人,仅占受调查人数的 22. 67 %;愿意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行业工作的 96人,占受调查人数 32%,其中有 136人毕业意向不明确,占受调查人数的 45. 33 % 。
从以上调查的数据中反映出,占较大比例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当初高招选报专业时具有很大盲目性。他们虽然经过了近四年的专业教育和培养,仍然缺乏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强烈认同感,其专业情意不够深厚,毕业后主动选择到幼儿园工作的积极性并不高。对待学前教育工作的认同和信心不足,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对待幼儿的态度及与幼儿的相处。
(二 )专业性知识掌握较强而通识性知识重视不够
在你目前具备哪些知识的问题调查中,认为自己具备幼儿发展和保育教育方而知识的均有 228人并都占 76 %,认为具备幼儿园各领域教育基本知识的有 180人占 60 %。数据体现出学生对于幼儿发展、保育教育和各领域教育的知识较为重视,且掌握效果比较好。在对通识性知识的重视和掌握程度调查中,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国家教育基本情况,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大致在 27% -45%之间,选择人数明显较少,所占比例明显偏低。由此可见,被调查学生整体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幼儿保育教育等专业性知识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学习和掌握此类知识的效率和效果较好,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等通识性知识的重视不够,对相应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效果与其所应具备的标准要求相差较远,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今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个人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
(三 )基本专业技能具备但组织活动能力较弱
专业技能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训一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专业技能是幼儿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能力,是幼儿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体现。
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虽然经过了四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基本能够承担起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教学及活动的开展,但是也反映出不少学生对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胜任程度不平衡,并且对一些个别领域课程的胜任程度相对偏低。在校学习期间,他们在音乐、关术等艺术方而的素养和技能、技巧虽然也得到了较为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但总体表现出艺术方而的专业素养普遍不高,势必会影响到今后幼儿园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及对幼儿的引导。
二、促進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职前培养有效性的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职前培养的有效性正成为制约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只有强化高师院校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努力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而培养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强化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教育。积极的教育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职业能力及身心素养,是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切实根据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本科课程。努力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加强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其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从而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认真做好学前教育工作,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或学前教育工作者。
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增强基本专业知识学习。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既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和学前教育工作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的能力。因此,高师院校应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进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途径和方式,采取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应用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等模块化教学,开设幼儿心理、艺术欣赏、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等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认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特点与知识。
丰富教育教学与实践形式,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技能训练。针对学生个体素质的多元化发展和自我完善,结合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性质特点,可把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划分为一般教育技能、基本教育技能和复合教育技能三个层面。可以通过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成长电子档案袋、说课活动、建立社团等形式,培训学生说、写、画、唱、弹、舞、做、用等指导学前儿童活动的必备技能,加强讲解、提问、体态语表达、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教学的实施能力。同时,幼儿教师应逐步提高教学设计、活动组织、艺术创编、效果评价、环境创设、家园沟通、幼教科研等教育评价与研究的能力,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巧,为其从师任教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结语
作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奠基工程,学前儿童的教育与发展在我国而向 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对学前教育发展对幼儿教师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解决幼儿教师职前专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向社会输送适应现代学前教育发展与需要的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合作市第一幼儿园甘肃省 甘南藏族自治州 74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