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中的给排水管道工程是城市中最为基础且最为重要的工程之一,是造福于居民,方便于居民的工程。所以要提高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是首要任务,否则会威胁到城市中居民的生活用水以及污水排放问题。本文对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1、管道铺设前的土方工程。
(1)沟槽开挖前,在进行道路的拆除施工时,一定数量的既有路面将被破除。首先必须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准确计算出开口宽度,清除各种施工障碍,特别是地下障碍务必搞清并加以清除。开挖前用白漆标注开挖线,而后再用切割机切断路面,道路表层的沥青面,用挖掘机开挖。
(2)对公用设施的保护管道进行沟槽开挖时,应根据土层的实际情况及时支撑加固,避免造成塌方。开挖边坡及支撑加固的形式须由项目监理审查通过后方能施工。在有路灯、电线杆、建筑物、构筑物的附近开挖时应将工程详细计算书和图纸上报项目监理审批,主要避免其沉降或变形。
(3)施工排水
某些地段的沟槽开挖的同时,因开挖深度低于地下水位,需考虑排水问题。一般有集水井排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两种方式。集水井排水时,需在坑底两侧设置排水沟并以3%-5%的坡度将水引入集水井,集水井一般采用土井加板桩撑护,也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00mm的混凝土管做集水井,集水井艰巨一般不超过100m。在建筑物、构筑物附近开挖时,采用钢板桩加固。在高压线下开挖时,挖掘机要求不能在高压线正下方工作,需采用人工开挖。
2、管道铺设与安装。
(1)管材的现场检查。
管材一般涉及塑料管、铜管、镀锌管、复合管、铸铁管等,进场前必须经过专业实验室批量检验合格并取得检验合格报告。管材进场后,由施工方材料负责人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主要检查其外观的光滑、平整、无裂缝、无砂眼和损伤,以及接口处承插口工作面的尺寸和质量。当外观检查不能确保管材的质量时,需进行内、外压力试验。
(2)下管。
下管和机械下管两种方式。采用机械(汽车时起重机)下管时,起重机沿沟槽开行,沟槽两侧堆土时,其一侧堆土与槽边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便起重机开行。起重机距沟边至少1m,以免槽壁坍塌,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下管时,起重吊钩与管端相接触时,应垫上麻袋,.以保护管口不被破坏。在施工现场狭窄不便使用机械的地段,宜采用人工贯绳、压绳或塔架法下管。有架空线路时,应注意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稳管。
通常情况下,敷设承插式管节时,承口朝来水方向,由低处向高处敷设。承插式铸铁管的撞口(将插口装在承口中)过程,最好在撞口前在承口处做好标记,以保证一定的缝隙宽度。顶入时要保证一定的速度和冲击,使管子顶入承口时产生撞击并回弹一个小的间隙,这是防止温度应力变形的有效措施。稳管工序是决定管道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保证管道中心线与高程的准确性。
(4)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管道和接口安装的质量,主要从强度和严密性两方面来检查。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管材为钢管、铸铁管时,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5 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管材为塑料管时,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排水管道敷设后,在回填土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和通水试验,试验管段应按排水检查井分段试验,一般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头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从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时间不少于30min,逐段检查。
3、施工场地恢复。
(1)土方回填
管道敷设完毕并经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管沟回填。在验收之前除管道接口外,管道的两侧和管顶以上应回填一定高度的碎石土,严禁大石块与管道直接接触,以防止出现浮管等其它质量事故。回填前应先将检查井盖板盖好,并通测量保证标高准确,井墙和井筒周围要同时回填。
(2)路面恢复
1)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该项施工宜在环境气温5 0c以上进行,摊铺沥青混凝土前不少于2h,应在水泥稳定砂基层上用汽车式沥青喷洒机喷洒透层沥青;在与路缘石、雨水口等其他构筑物侧面浇洒粘层油。
2)沥青混凝土的碾压和成型。
沥青混合料摊铺后紧跟碾压程序,各层的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壅包,碾压时驱动轮应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速度及方向不能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缓慢进行。正常施工时,碾压温度应在控制在1100c—1400c。低温施工碾压温度控制在1200c—1500c,碾压终了温度一般在650c—800c。
(3)接缝。
摊铺前应将熨平板预热15 min以上,使接缝处原路面的温度达65℃以上再开始新的铺筑路段。当对已铺好的沥青层进行连接铺筑时,应测出横缝处新铺路面的实际厚度,乘以各层的松铺系数,确定在已铺路面上应垫的高度。开始摊铺时,混合料的温度不应低于130℃。通过调整摊铺机的振夯频率和振幅,使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具有80%以上的初始密度。铺筑工作应使纵、横向两种接缝都保持在最小数值。
二、市政排水管道建设工程
虽然施工工艺相对不太复杂,但是由于大多项目是在市区施工,环境复杂,既有的地下管线及电缆情况不明,在确保既有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地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难度增加,施工质量和工期往往无法保证。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市政管道施工中的质量如何控制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根据市政管道施工的实际情况,可将施工的全过程分为管道铺设前的准备、管道铺设和施工场地恢复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关键工程是:
(1)管道铺设前的准备
1)道路的拆除与恢复城区管道施工时,将有一定数量的既有路面被破除。为保证施工安全和路基質量,施工时要求管道在道路上开挖时,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计算出开口宽度,并用白漆标注出开挖线,用切割机将路面切断,表层的破碎沥青面层及路基渣层,由挖掘机开挖,路基稳定砂层合理堆放以备回用,余土由自卸车运至弃土场。管道施工完成后,沟槽回填质量将直接影响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功能。
2)地上、地下公用设施的保护管道沟槽开挖时,应根据地质土层情况及时采用支撑,以免造成滑坡、塌方。开挖边坡及支撑形式要交项目监理审查,得到认可后方能施工。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及电线杆、灯杆附近开挖时应上报防止其下沉或变形的措施、加固工程计算书及图纸,并交项目监理审批。
2、管道施工
在开挖前逐一探明地下既有管道、电缆和其他构筑物的位置,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方案送交业主和相关管理单位确认,以便进行相应的保护、迁移等措施,保证开挖工作持续进行。
结束语
市政管道施工因地面及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对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难度的挑战,施工过程对工程质量的保证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在每一个环节做到疏而不漏,才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彭东安;小城镇的给排水规划[J];城市规划;2013年06期
[2]郭功全,焦兆明;我国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05期
[3]陈礼明;关于小城镇给水排水规划的几点认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1、管道铺设前的土方工程。
(1)沟槽开挖前,在进行道路的拆除施工时,一定数量的既有路面将被破除。首先必须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准确计算出开口宽度,清除各种施工障碍,特别是地下障碍务必搞清并加以清除。开挖前用白漆标注开挖线,而后再用切割机切断路面,道路表层的沥青面,用挖掘机开挖。
(2)对公用设施的保护管道进行沟槽开挖时,应根据土层的实际情况及时支撑加固,避免造成塌方。开挖边坡及支撑加固的形式须由项目监理审查通过后方能施工。在有路灯、电线杆、建筑物、构筑物的附近开挖时应将工程详细计算书和图纸上报项目监理审批,主要避免其沉降或变形。
(3)施工排水
某些地段的沟槽开挖的同时,因开挖深度低于地下水位,需考虑排水问题。一般有集水井排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两种方式。集水井排水时,需在坑底两侧设置排水沟并以3%-5%的坡度将水引入集水井,集水井一般采用土井加板桩撑护,也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00mm的混凝土管做集水井,集水井艰巨一般不超过100m。在建筑物、构筑物附近开挖时,采用钢板桩加固。在高压线下开挖时,挖掘机要求不能在高压线正下方工作,需采用人工开挖。
2、管道铺设与安装。
(1)管材的现场检查。
管材一般涉及塑料管、铜管、镀锌管、复合管、铸铁管等,进场前必须经过专业实验室批量检验合格并取得检验合格报告。管材进场后,由施工方材料负责人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主要检查其外观的光滑、平整、无裂缝、无砂眼和损伤,以及接口处承插口工作面的尺寸和质量。当外观检查不能确保管材的质量时,需进行内、外压力试验。
(2)下管。
下管和机械下管两种方式。采用机械(汽车时起重机)下管时,起重机沿沟槽开行,沟槽两侧堆土时,其一侧堆土与槽边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便起重机开行。起重机距沟边至少1m,以免槽壁坍塌,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下管时,起重吊钩与管端相接触时,应垫上麻袋,.以保护管口不被破坏。在施工现场狭窄不便使用机械的地段,宜采用人工贯绳、压绳或塔架法下管。有架空线路时,应注意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稳管。
通常情况下,敷设承插式管节时,承口朝来水方向,由低处向高处敷设。承插式铸铁管的撞口(将插口装在承口中)过程,最好在撞口前在承口处做好标记,以保证一定的缝隙宽度。顶入时要保证一定的速度和冲击,使管子顶入承口时产生撞击并回弹一个小的间隙,这是防止温度应力变形的有效措施。稳管工序是决定管道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保证管道中心线与高程的准确性。
(4)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管道和接口安装的质量,主要从强度和严密性两方面来检查。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管材为钢管、铸铁管时,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5 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管材为塑料管时,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排水管道敷设后,在回填土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和通水试验,试验管段应按排水检查井分段试验,一般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头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从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时间不少于30min,逐段检查。
3、施工场地恢复。
(1)土方回填
管道敷设完毕并经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管沟回填。在验收之前除管道接口外,管道的两侧和管顶以上应回填一定高度的碎石土,严禁大石块与管道直接接触,以防止出现浮管等其它质量事故。回填前应先将检查井盖板盖好,并通测量保证标高准确,井墙和井筒周围要同时回填。
(2)路面恢复
1)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该项施工宜在环境气温5 0c以上进行,摊铺沥青混凝土前不少于2h,应在水泥稳定砂基层上用汽车式沥青喷洒机喷洒透层沥青;在与路缘石、雨水口等其他构筑物侧面浇洒粘层油。
2)沥青混凝土的碾压和成型。
沥青混合料摊铺后紧跟碾压程序,各层的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壅包,碾压时驱动轮应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速度及方向不能突然改变。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缓慢进行。正常施工时,碾压温度应在控制在1100c—1400c。低温施工碾压温度控制在1200c—1500c,碾压终了温度一般在650c—800c。
(3)接缝。
摊铺前应将熨平板预热15 min以上,使接缝处原路面的温度达65℃以上再开始新的铺筑路段。当对已铺好的沥青层进行连接铺筑时,应测出横缝处新铺路面的实际厚度,乘以各层的松铺系数,确定在已铺路面上应垫的高度。开始摊铺时,混合料的温度不应低于130℃。通过调整摊铺机的振夯频率和振幅,使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具有80%以上的初始密度。铺筑工作应使纵、横向两种接缝都保持在最小数值。
二、市政排水管道建设工程
虽然施工工艺相对不太复杂,但是由于大多项目是在市区施工,环境复杂,既有的地下管线及电缆情况不明,在确保既有工程安全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地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难度增加,施工质量和工期往往无法保证。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市政管道施工中的质量如何控制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根据市政管道施工的实际情况,可将施工的全过程分为管道铺设前的准备、管道铺设和施工场地恢复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关键工程是:
(1)管道铺设前的准备
1)道路的拆除与恢复城区管道施工时,将有一定数量的既有路面被破除。为保证施工安全和路基質量,施工时要求管道在道路上开挖时,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计算出开口宽度,并用白漆标注出开挖线,用切割机将路面切断,表层的破碎沥青面层及路基渣层,由挖掘机开挖,路基稳定砂层合理堆放以备回用,余土由自卸车运至弃土场。管道施工完成后,沟槽回填质量将直接影响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功能。
2)地上、地下公用设施的保护管道沟槽开挖时,应根据地质土层情况及时采用支撑,以免造成滑坡、塌方。开挖边坡及支撑形式要交项目监理审查,得到认可后方能施工。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及电线杆、灯杆附近开挖时应上报防止其下沉或变形的措施、加固工程计算书及图纸,并交项目监理审批。
2、管道施工
在开挖前逐一探明地下既有管道、电缆和其他构筑物的位置,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方案送交业主和相关管理单位确认,以便进行相应的保护、迁移等措施,保证开挖工作持续进行。
结束语
市政管道施工因地面及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对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难度的挑战,施工过程对工程质量的保证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在每一个环节做到疏而不漏,才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彭东安;小城镇的给排水规划[J];城市规划;2013年06期
[2]郭功全,焦兆明;我国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给水排水;2011年05期
[3]陈礼明;关于小城镇给水排水规划的几点认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