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应加强学生音乐表现中的审美性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u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得到充分体现。“音乐欣赏教学”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强调。“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但音乐表现活动依然是中小学音乐学习的基础性内容。然而,音乐教学中,“审美育人”的目标大部分或基本上“理所当然”地由音乐欣赏教学领域来承担。音乐表现活动和表现活动教学缺乏必要的审美因素,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功能,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审美育人”的目标和理念。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处理和理顺“音乐表现活动”、“音乐表现活动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而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又不知道如何在音乐表现活动的教学中体现“审美育人”这一理念。我认为,一方面,审美教育是音乐表现活动和表现活动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音乐表现活动和表现活动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审美教育是音乐表现活动和表现活动教学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音乐表演才能和音乐创造性潜能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直接目的,但这些并不违反和背离“审美育人”的宗旨与目标的。不单如此,音乐表现活动和音乐表现活动教学的这些较为直接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最终所追求的或者最终所要求达到的也都是“审美育人”这一终极目标与宗旨。正如《标准》中所要求的:“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因此,中小学音乐表现活动和表现活动教学人为地缺乏或缺失审美因素、审美性、审美功能,放弃其对“审美育人”目标与宗旨的追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中小学音乐表现活动和教学需要既确保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音乐表演才能和音乐创造性潜能,又不负“审美育人”的使命。
  
  二、音乐表现活动和表现活动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音乐课程改革以来,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和音乐欣赏教学被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音乐欣赏和教学实际上成为了“审美育人”的主要领域和主要途径,这反映了艺术的审美规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欣赏)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传统音乐课程“重知识技能轻欣赏”,所以音乐欣赏教学受压抑已久,也正是目前中小学生迫切需要的。但需要提出来的是,强调音乐欣赏和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领域、主要途径,并不意味着音乐教学的其他领域和途径诸如音乐表现活动和表现活动教学、音乐创作和音乐创作教学等就不再属于审美教育的领域或不再是审美教育的途径了。音乐表现活动和教学仍然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领域和重要途径,必须肩负起“审美育人”的责任,不能缺少审美因素。
  音乐表现活动和教学之所以必须渗透审美因素,是由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本质和艺术教育具有“审美育人”的内在需要决定的。斯托洛维奇说:“艺术的本质毕竟是审美的!”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在艺术教育的审美性问题上曾告诫人们:“如果教育中的人文艺术学科作为艺术要有意义,它们就必须从审美角度来教授。”因此,如果我们在音乐的创造、表演(表现)、欣赏中体现不出审美因素,而音乐教学又不肩负起“审美育人”责任的话,那么我们的音乐教学就达不到音乐与音乐教育内在的本质与要求。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们漠视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审美本质与内在要求,人为地把音乐和音乐教育“德育化”、“智育化”的做法实际上是违背艺术和艺术教育本质规律的。如果说得严重一点,它实际上已经是“非音乐”和“反音乐教育”的。如果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堂里仍然时不时充斥着“大声喊唱”和“胡乱弹奏”,那么,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去怀疑:那还是在上音乐课吗?或许有人会说,尽管这样的课不具备多少审美性,难以“审美育人”,但却也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音乐表演才能和音乐创造性潜能呀。但我认为,如果音乐表现活动和教学丧失了审美因素,不具备审美性,放弃了对“审美育人”的追求,把音乐表现活动和教学降低到这样一个庸俗的层次的话,那么,“它即便不至于‘半年的时间就会使一个人变成傻瓜’”,1“但却有可能不出半年的时间就会使一个对艺术充满渴望并有权享受艺术的学生变成艺术白痴。”2
  深刻认识和理解音乐表现活动和教学与“审美育人”的关系,有助于改善我们的音乐表现活动和教学,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审美育人”的目标与宗旨。当然,至于在具体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如何在音乐表现活动和教学中体现和实施“审美育人”目标和宗旨,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1卷.510
  2.郭节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90
其他文献
小外甥进屋后,就直嘀咕:“外婆又没开空调呀,冷煞了,冷煞了。”边说着,边搓着手,缩着脖子,求饶似的看着明人。  这个小外甥昵称“葫芦娃”,是明人姐姐的儿子,明人的母亲十分疼爱,一天不见这小外孙,就刨根问底,郁郁寡欢。葫芦娃正上小学。平常也爱往外婆家跑,外婆疼他呀,何况他爸妈管他挺严的,单位工作又忙碌,老是双双各自出差。外婆对他宠爱有加,几乎百依百顺,在外婆家他喜滋滋的,想干啥就干啥,像个小鸟一般快
作家刘震云说:“书是写给想再活一回的人去读的。”这话说得好,这是很有深意的。更确切地说,生活中失败的人,遭受了挫折的人,或者有著更高人生抱负的人,都需要从阅读中,从圣贤那里,获得智慧。想起一位西方思想家史狄的名言:“我不能告诉你成功的公式,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失败的公式,那就是:‘总是试着去讨好每一个人。’”  我对青年朋友们说,什么是成熟?哪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想着有个依靠,而是你已经成为他人的依
从2018年3月至5月,王雅一口气卖掉了家里的3套房子,交易额近300万元,这在哈尔滨一家房地产中介里绝对算是一个大手笔。王雅计划用这笔钱加上存款,在杭州购置一套房产,47岁的她已提前为自己的后半生做了打算。而之所以选择杭州,是因为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儿在那里工作,并在当地处了男朋友。这个看似是陪伴女儿的贴心之举,实则还有一段令她难过的隐情。结婚 20 多年,夫妻俩貌合神离  2017 年 10 月,
我有两位忘年交,都已84岁了,我喊他们“叔叔”。其实,他们的年纪比我父亲还大,我之所以叫他们“叔叔”,是因为他们比我父亲显得更年轻一些,更健谈一些。他们和很多活得年轻的老年人一样,眼不花,耳不聾,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到处参加社交活动,与年轻人打成一片,没有长者“一本正经”的严肃和自矜,更没有老态龙钟的体态。???  我是在一次社交活动上认识他们的。按理说,我们年龄相差三十几岁,应该有代沟,但接触后
壹  体温49摄氏度  办公楼新装了一套人脸感应测温设备。  第二天早晨,老王同志唉声叹气地走进办公室:“大清早的就不让进来,来回折腾了3次……”  豆苗:“怎么了,门卫不认识你了吗?”  老王:“是那个测温机器不认识我!把我的体温测了49摄氏度呢……”  豆苗:“啧啧啧,49摄氏度都快熟了……”  (豆苗)贰  新衬衣  周一,辉哥满脸喜悦,哼着小曲来上班。豆苗:“看来周末玩美啦,心情好啊。”辉
“在学兄的挈领襄助下,我越过悠长的甬道,来到古朴静穆的教学楼前。记忆中,教室到处充斥着单调无聊的装饰:政治说教、道德规范、学业鞭策……而当我轻步迈进通师教室时,顿觉豁然开朗:遒劲俊逸的书法、挥洒淋漓的国画、别致优雅的壁挂、美仑美奂的板报……浓郁的文化气息中,弥漫着现代学子的生机与活力,涌动着师范学人的浪漫与狂傲。”蒋保华君,1994年初中毕业后,就这样带着一份少年学子的理想与豪情,进入南通师范学校
1  等待下车的旅客在过道排起长队,人人都低头刷着手机,只有老钟伸着脖子,向站台一边的窗口打量,想找到妻子的身影。每次重逢,她都要与他打赌:“谁先发现对方谁就赢,输的人请客喝粥。”  冬天傍晚7点,天早已黑透,站台上的灯影影绰绰。车停稳了,他顺着队列往前走,果然在临近车门的窗前捕捉到她高高扬起的手。一下车,老钟的行李箱就被接了过去,他看到结婚十二年的妻子新染了红栗色的头发,带着“你又输了,请客”的
有一批与众不同的人,他们远离喧嚣,回归宁静,用传统乐器、自然天籁甚至电子科技作为手段,试图帮助当代人消解无处不在的焦虑? 。  他们是音乐疗愈师,为人们打造出放松心情的又一个音频技术的新选择。正在被饱受睡眠困扰的人们需要  刘曦曾体会过音乐疗愈为自己带来的改变。她性格要强,无论是职业还是婚姻都要胜人一筹,前半生也颇为如意:定居于上海,在知名律师事务所就职,收入颇丰;丈夫在银行工作,家庭稳定。  3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如果你用心掌握了这门艺术,班级管理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建设一个有共同理想、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充满竞争又处处体现合作的高素质的班集体。这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动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更要奉献自己的爱心,以身作则,重视身教。    一、细心观察,“望”其表    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看学生的眼睛、嘴、额的动作来了
疫情期间,我出家门的次数不超过五次,其中四次还是出门倒垃圾。出门主要是因为在网上抢不到蔬菜,到超市一看,绿叶菜倒是很多,人也很多。当时我吓到了,草草买点东西,以最快的速度离场。隔几天有条热搜出来,说超市里全是男人在买菜,一边买一边打电话问老婆:“要菠菜还是青菜?青豆是不是就是豌豆?”  女人一定跟我一样,都吓怕了。另外,对大部分女人来说,宅在家里并不算一件煎熬的事情,甚至在一开始还觉得有点开心,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