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之用与学统之承——兼评《起步与跨越: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来源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ks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发表了陈寅恪先生的《吐蕃彝泰赞普名号年代考》(蒙古源流研究之一),后此文又收入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金明馆丛稿二编》.此篇文章,虽寥寥数千字,但字字有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其文以彝泰赞普的名号为线索,实抓住了吐蕃王系历史演变的主脉,继而便明晰了整个吐蕃王朝世袭罔替的图谱.以往,吐蕃名号相关资料散见于各种典籍,故断不可比肩于司马迁《史记》中所列之商王系等.其所涉及的文字有吐蕃文、蒙文、梵文、汉文、英文、德文以及突厥文、吐火罗文等;涉及的文献有汉文的史籍、蒙文的诏书
其他文献
各类电教媒体在中小学课堂得到普遍应用,为原本沉闷的课堂教学增加了不少色彩,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应用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用计算机进行教学
2001年128团从印度尼西亚引进美国大陆鹰公司生产的成套机采棉加工二手设备,建成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机采棉加工厂,总投资1400余万元,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建厂、当年安装、当年
1927年12月12日下午,广州起义总指挥张太雷壮烈牺牲,年仅29岁。在他短暂的人生中有两次婚恋:第一次婚恋发生在1918年夏,还在天津北洋大学读书的张太雷,奉母命趁暑假回乡与陆静华成婚,婚后共生下了3个孩子,大女儿张西屏1920年出生,二女儿张西蕾1922年出生,大儿子张一阳1923年出生。第二次婚恋发生在1925年春,张太雷与湖南侗族女子王一知在工作中产生恋情。王一知是张太雷的革命伴侣,她与张
<正>10月30-31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我校民族研究院、国家民委"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承办的第六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在我校召开。来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加强了师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率,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更直接,有利地将师生、书本知识以及多媒体等优势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资源的应
相对于内地省份,西藏自治区的报刊市场发育程度并不高,现有报刊以机关党报为主。《西藏日报》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处于重要的舆论引导地位,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舆论宣传工具,承
广东省国立中山图书馆收藏有清抄本《卫藏和声集》,题下署"甲寅"字样,诗题下分别署"希斋"、"太庵"字样,鲜有学者注意到此集。此集系乾隆五十九年和琳、和宁在西藏任职期间的唱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