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效能有了进一步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但不可否认,目前的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漏洞和缺陷,需要农村小学班主任积极的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以问题为依托和指引全面的改进德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方式和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效能,助力农村小学生健康的成长和提高。本文将就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索。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施;策略
  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农村小学班主任要进一步强化对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积极的联合优秀的、经验丰富的小學班主任同行一起探索和研究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对策,进一步把握德育教育有效开展的基本规律,从而真正的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效能,为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提升打好坚实基础。
  一、提高重视程度、全面明确德育目标是基础
  班主任是否重视德育工作,其重视的程度是高还是低,对于农村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会产生直接和重要的影响,从实际的情况来看部分农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学生德育教育,因而使得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效能和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积极进行反思。一方面,需要班主任全面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对于学生成长和提升的价值所在,有效的将高质量的德育教育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相联系,进一步的摆正思想认识。另一方面,需要班主任积极的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定位德育教育目标,并进一步的提升德育教育目标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如班级学生纪律性较弱,就积极的在目标设计中强化纪律管理,班级学生学习意志不坚定,就积极在目标设计中强化信念教育等,为德育教育较好开展打好基础。
  二、转变教学观念、有效构建和谐关系是良方
  从以往的德育工作开展实践来看,班主任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往往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和地位使得师生关系不够和谐,自然影响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顺畅开展和实施,还需要农村班主任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有效的构建和谐关系,从而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质量。例如,在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积极的征询学生的德育教育建议,合理的回应学生的诉求,并在德育教育中平等而无差异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如不因为学生的美丑、贫富等而有任何偏颇,并在德育教育中倾注浓浓爱心,向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正的将德育教育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学生成长上,此外,教师还要积极的发挥自身榜样,给予学生较好的行为示范,从而积极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后续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和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三、引入多样活动、积极带动学生参与是关键
  学生是否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参与的积极性是高还是低,也会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从以往的德育教育工作实践来看,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参与度相对较低,积极性也不够高,使得德育教育工作的推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还需要农村小学班主任积极的引入多样化的活动,以有效的带动学生的参与,进一步助力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和实施。例如,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探寻我们的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在讨论活动中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一起对中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不同的传统节日有什么习俗、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有哪些等内容进行细致化讨论研究,而班主任可以给予有效的指导,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四、拓展德育途径、不断发挥各方优势是侧重
  传统的农村德育教育往往对合力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使得德育教育的途径较为单一,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效能的提升,还需要农村小学班主任积极的拓展德育途径,以不断的发挥各方的优势,进一步的助力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与实施。例如,班主任可以积极的与农村学生家长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像建立微信群组,每天通过该群组和家长分享学生在学校的动态,并讨论如何给予学生更好的德育教育,积极的听取家长的德育教育建议,同时班主任还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积极的在家中做好学生的榜样,从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助力德育教育效能的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积极的提升农村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效能和质量是每一名班主任的使命所在,也是助力教学效能提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农村小学班主任要进一步提高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并积极地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全面改进和优化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同时在具体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提高重视程度,积极转变德育观念,引入多样活动,拓展德育途径,进一步的把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规律,助力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史永杰.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J].中国培训,2016(08):113.
  [2]  方月芹.农村中心小学校的德育途径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中挖掘诗意与浪漫,适当选择富有浪漫与诗意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还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
期刊
摘 要: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其实是指在40分钟内实现“吸收知识”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感官,实现眼、嘴、手、脑都集中在某件事情上。语文是小学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课程,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与我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因此,学好语文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必要前提,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对所有学科打下坚
期刊
摘 要:物理在高中阶段是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从学科本质来看,其学习效果关系着学生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与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做好高中物理教学工作,广大教师一直在进行研究实践,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成果。而时代的发展,要求相应的研究实践活动要长期持续下去,不断推陈出新,才能适应出现的各种新的需求。本文即从优化教学方法、理论实验并重和利用现有设施三个方面对高中物理的教学策略进
期刊
摘 要:“双导师制”自产生以来,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方面就展现出其独特优势,小教本科生培养呼吁“双导师制”,它具有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应变能力和人文关怀等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双导师制;小教本科生;实践能力;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一、双导师制的内涵  源于英国牛津大学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导师制,一经传入我国,便备受高校青睐,我国高校已
期刊
摘 要:“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其也考虑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各项特征。因为此时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学习的基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因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笔者也因此对其进行了研究。接下来笔者就围绕“先学”和“后教”两方面的具体实施策略展开详细的阐述,旨在给各位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先学后教;有效应用
期刊
摘 要:如今信息科技高速发展,为适应时代的需求,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及时与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的沟通,同时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而这一切都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备条件,但是很多老师收以往的教学模式影响较大,对如何进行高效的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感到苦恼,对此笔者就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进行策略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作业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教学工具,既肩负着引导学生课后学习的导向作用,又兼顾了帮助学生夯实学习基础、实现能力提升的作用。为了使作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切实地发挥积极意义,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应认识到作业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使课后作业能够在科学的设计方向指导下起到更加全面、更加灵活的作用,助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方向  作业在以往各个阶段的教学中虽
期刊
摘 要:美术是艺术教学的重要方式,所有的儿童都是爱美的,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天赋,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学生对美术的感知是感性的,这种感知能力对学生以后的美术学习有着重要的帮助,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美术欣赏  儿童是爱美的,这种对美的感受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喜
期刊
摘 要:“儒雅”一词源远流长,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更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种行为思想概念。在德育教育于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工作中愈发受到重视的今天,我校及时地从我国传统儒雅文化中汲取其中精华并与当代德育教育的精神相结合,推出了儒雅文化进校园的德育教育渗透研究。在研究工作中,我校将礼仪、书法与经典诵读作为细化后的儒雅文化进行了重点性的融合化研究,推动了德育教育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农
期刊
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追求目标,而差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较差的高中,学生整体水平更低,如何辅导这么一大类差生才是我们提高整体教育成绩的根本目标。在高中差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都是因为基础较差造成的,大多数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有的是因为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意,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业和生活习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落后;有的是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