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商务英语交际课程包括商务英语口语、谈判、口译、函电和应用文写作。本文主要从分析高职商务英语交际课程尚未建立较为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入手,找出该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所应采用的理念和方法方面提出商务英语交际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方法。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交际课程 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方法
1.引言
随着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加快开放开发,广西与世界各国商务贸易逐步增多。各商务企业对于掌握较高商务英语交际能力的涉外商务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为了顺应广西国际化趋势对商务英语人才提出的要求,高职院校商英专业陆续开设了商务英语口语、口译和写作课程。然而,目前此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尚属初级阶段,还没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
本文主要从分析高职商务英语交际课程尚未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入手,找出该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所应采用的理念和方法、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方式、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的衔接手段、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形式、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和构建的实践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构建高职商英交际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方法。
2.商英交际课程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2008年9月起,课题组就对广西企业(含北部湾经济开发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任课教师实践教学的指导方法手段和在校的06、07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的课程包括商务英语交际、口译、函电和应用文写作。调查显示,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急需一批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的交际人才。
企业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有进出口权的企业所需要的是本科毕业生,而对高职院校毕业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招聘极少,原因是他们商务综合能力不强和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英语交际能力低、翻译能力弱、不懂得商务礼仪和进出口业务实操能力差。90%的企业认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必须在以上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才能改变目前就业率低的局面。
指导老师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师还是采用以课堂讲解为主的方式;85%的教师主要采用交际法;一半的教师在仅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传统教室授课,校内实训机会少;大部分教师还没有机会利用校内模拟实训室进行商务英语交际类课程实训教学,因这方面的设施尚未完善。
06和07级商务英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缺乏实践环节和实际工作的情景;75%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应该更贴近实际工作环节和情境;80%的学生认为开设这类课程对今后的就业比较有用;78%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环节不模拟仿真,不贴近实际工作情景;47%的学生认为课程的课堂理论讲解和实训的比例应该达到均等;78%的学生认为学生实训的时间应该大于教师讲解时间。
从各方面的调查显示,商务英语交际类课程只有改变落后的实践教学现状,将重心放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适应广西泛北部湾开放开发的需要。
3.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以工作情景为导向编写的实训手册。
因为没有以实际工作过程及情境为导向作为背景编写的实训手册,所以课程教学内容重复,脱离实际,死板陈旧,而现有教材在编排上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
3.2缺乏配备良好设备的实训室。
缺乏仿真的模拟实训环境致使学生参与积极性低,实战演练机会少、不到位,而设备的不完善致使缺乏仿真性,实战演练困难,达不到实训目标。
3.3缺乏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指导老师。
严重缺乏有工作经验的指导老师,没有到企业培训学习的机会。在实训指导不全面到位,脱离现实,互动性少。
3.4缺乏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引导。
指导老师仍习惯于采用交际法贯穿始终,大多数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理念为指导。
3.5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和系部设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太少,而且学生基本上没有机会到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校企之间的合作基本上有名无实。
3.6缺乏政策支持。
学院在实践教学的管理上制度不健全,因此,不论是请企业专家来进行讲座还是到企业参观见习都是一件申请手续复杂的事情。
4.建立高职商务英语交际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方法
高职商务英语交际课程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实践教学模式。
4.1以构建主义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理念为引导。
采用构建主义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企业的工作过程和情景带入到校内教学中,形成实践教学课堂,即根据实际工作过程设计模拟仿真的情景和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使学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融“教学做”为一体,达到在校期间将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程序相融合的目的。
4.2构建四级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课堂实训、校内模拟实训室实训、校外实习基地及企业顶岗实习和根据校内校外实习工作过程和岗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四级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办法如下。
第一,以工作过程/情景为导向,编写以商务英语接待、国贸谈判、口译、函电和应用文为模块的实训手册。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融合理论讲解与实训,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而且能使课堂内容工作化。
第二,以工作过程/情景为导向,编写商务英语接待谈判、口译、函电和应用文写作实训指导书。进行集中实训,将一学期教学内容从头到尾实战演练,实训地点可是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和计算机房,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做的,就如何实训学生。
第三,开发商务英语综合技能实训课。以进出口业务为轴心,以真实的公司业务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涉外商务办公自动化操作、接待、谈判、函电磋商及签订合同、信用证业务、制作全套单据及财务核算以模块的形式融合在一起,模块本身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模块与模块之间以工作流程为导向,提升学生商务英语交际的综合技能。
第四,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和企业顶岗实习。课题组与实训基地联系,协商好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岗位,在第六学期有计划地安排部分毕业生到基地和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达到有效、充分地利用实训基地的目的。
第五,组织学生进行商务接待、谈判、口译、交易磋商、文秘应用文等方面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校内所学课程的知识、所掌握的国际贸易操作技能和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交际能力、结合校内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实训、暑期对(外贸)公司(企业)经营管理及业务情况的调查、中国—东盟博览会实训、校外实习企业的实习岗位及实际业务情况和本行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流程及方案的设计。毕业设计要求体现可行性与操作性,内容包括:国际商务环境下的接待、谈判、口译、交易磋商、文秘等具体活动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案的设计。
第六,有效衔接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教师可采用以下手段:邀请企业专业人士进入课堂。邀请企业专家和专业人士给学生作业务讲座和实训指导;开设现场课。将学生带到企业和公司,边参观边讲解;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让学生参加校园招聘会,在校园内就能够有与企业直接见面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假期外贸企业(公司)经营情况和业务情况的调查;组织学生参加东盟博览会和参与涉外商务活动。与东盟博览会建立长期业务关系,让学生担任志愿者和翻译人员;每年定期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不断扩大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切实利用校外实训基地。
4.3采用工作情景模拟、任务/项目驱动法和角色扮演法开展实训。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交际课程 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方法
1.引言
随着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加快开放开发,广西与世界各国商务贸易逐步增多。各商务企业对于掌握较高商务英语交际能力的涉外商务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为了顺应广西国际化趋势对商务英语人才提出的要求,高职院校商英专业陆续开设了商务英语口语、口译和写作课程。然而,目前此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尚属初级阶段,还没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
本文主要从分析高职商务英语交际课程尚未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入手,找出该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教学所应采用的理念和方法、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方式、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的衔接手段、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形式、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和构建的实践教师队伍等方面提出构建高职商英交际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方法。
2.商英交际课程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2008年9月起,课题组就对广西企业(含北部湾经济开发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任课教师实践教学的指导方法手段和在校的06、07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调查的课程包括商务英语交际、口译、函电和应用文写作。调查显示,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急需一批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的交际人才。
企业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有进出口权的企业所需要的是本科毕业生,而对高职院校毕业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招聘极少,原因是他们商务综合能力不强和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英语交际能力低、翻译能力弱、不懂得商务礼仪和进出口业务实操能力差。90%的企业认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必须在以上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才能改变目前就业率低的局面。
指导老师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师还是采用以课堂讲解为主的方式;85%的教师主要采用交际法;一半的教师在仅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传统教室授课,校内实训机会少;大部分教师还没有机会利用校内模拟实训室进行商务英语交际类课程实训教学,因这方面的设施尚未完善。
06和07级商务英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缺乏实践环节和实际工作的情景;75%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应该更贴近实际工作环节和情境;80%的学生认为开设这类课程对今后的就业比较有用;78%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环节不模拟仿真,不贴近实际工作情景;47%的学生认为课程的课堂理论讲解和实训的比例应该达到均等;78%的学生认为学生实训的时间应该大于教师讲解时间。
从各方面的调查显示,商务英语交际类课程只有改变落后的实践教学现状,将重心放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适应广西泛北部湾开放开发的需要。
3.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以工作情景为导向编写的实训手册。
因为没有以实际工作过程及情境为导向作为背景编写的实训手册,所以课程教学内容重复,脱离实际,死板陈旧,而现有教材在编排上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
3.2缺乏配备良好设备的实训室。
缺乏仿真的模拟实训环境致使学生参与积极性低,实战演练机会少、不到位,而设备的不完善致使缺乏仿真性,实战演练困难,达不到实训目标。
3.3缺乏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指导老师。
严重缺乏有工作经验的指导老师,没有到企业培训学习的机会。在实训指导不全面到位,脱离现实,互动性少。
3.4缺乏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引导。
指导老师仍习惯于采用交际法贯穿始终,大多数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理念为指导。
3.5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和系部设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太少,而且学生基本上没有机会到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校企之间的合作基本上有名无实。
3.6缺乏政策支持。
学院在实践教学的管理上制度不健全,因此,不论是请企业专家来进行讲座还是到企业参观见习都是一件申请手续复杂的事情。
4.建立高职商务英语交际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方法
高职商务英语交际课程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实践教学模式。
4.1以构建主义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理念为引导。
采用构建主义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企业的工作过程和情景带入到校内教学中,形成实践教学课堂,即根据实际工作过程设计模拟仿真的情景和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使学生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融“教学做”为一体,达到在校期间将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程序相融合的目的。
4.2构建四级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课堂实训、校内模拟实训室实训、校外实习基地及企业顶岗实习和根据校内校外实习工作过程和岗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四级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办法如下。
第一,以工作过程/情景为导向,编写以商务英语接待、国贸谈判、口译、函电和应用文为模块的实训手册。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融合理论讲解与实训,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而且能使课堂内容工作化。
第二,以工作过程/情景为导向,编写商务英语接待谈判、口译、函电和应用文写作实训指导书。进行集中实训,将一学期教学内容从头到尾实战演练,实训地点可是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和计算机房,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做的,就如何实训学生。
第三,开发商务英语综合技能实训课。以进出口业务为轴心,以真实的公司业务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涉外商务办公自动化操作、接待、谈判、函电磋商及签订合同、信用证业务、制作全套单据及财务核算以模块的形式融合在一起,模块本身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模块与模块之间以工作流程为导向,提升学生商务英语交际的综合技能。
第四,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和企业顶岗实习。课题组与实训基地联系,协商好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岗位,在第六学期有计划地安排部分毕业生到基地和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达到有效、充分地利用实训基地的目的。
第五,组织学生进行商务接待、谈判、口译、交易磋商、文秘应用文等方面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校内所学课程的知识、所掌握的国际贸易操作技能和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交际能力、结合校内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实训、暑期对(外贸)公司(企业)经营管理及业务情况的调查、中国—东盟博览会实训、校外实习企业的实习岗位及实际业务情况和本行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流程及方案的设计。毕业设计要求体现可行性与操作性,内容包括:国际商务环境下的接待、谈判、口译、交易磋商、文秘等具体活动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案的设计。
第六,有效衔接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教师可采用以下手段:邀请企业专业人士进入课堂。邀请企业专家和专业人士给学生作业务讲座和实训指导;开设现场课。将学生带到企业和公司,边参观边讲解;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让学生参加校园招聘会,在校园内就能够有与企业直接见面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假期外贸企业(公司)经营情况和业务情况的调查;组织学生参加东盟博览会和参与涉外商务活动。与东盟博览会建立长期业务关系,让学生担任志愿者和翻译人员;每年定期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不断扩大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切实利用校外实训基地。
4.3采用工作情景模拟、任务/项目驱动法和角色扮演法开展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