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结合笔者建筑工程参建经验,文章首先对模板施工技术的要点进行了分析,随后主要对房建工程施工中模板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作为同行交流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控制要点;技术要求
前言:
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模板技术的应用为建筑工程增添了新的活力。在国家建设部提出的建筑事业中的十种新技术中,模板施工技术就占有一席之位。目前,模板施工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模板技术作为重点推广的新技术之一,其主要特点就是在增长建筑施工效益的同时,将对施工质量的保障发挥到最大限度,有效的弥补了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不足,进而推进了建筑事业的稳健发展。
一、模板工程的概念
模板工程是指新澆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其中,接触混凝土并控制预定尺寸、形状与位置的构造部分称为模板。支持和固定模板的杆件、桁架、金属附件、连接件、工作便桥等构成支承体系。对于滑动模板、自升模板则增设提升动力以及提升架、平台等。模板工程在混凝土施工中是一种临时结构。
二、范本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范本施工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作用是保证工程所用构件的尺寸和形状正确,符合工程要求,是混凝土施工成功与否的前提,因此,对模板技术的要求特别严格,模板必须保证拥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便于施工中的安装与拆除,除此之外,模板还需具备表面光滑、拼接缝严密保证不漏浆的特点。以上的特点决定了范本施工技术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模式工程施工基本技术要求
为了达到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缩短工程施工进度的目的,要求在建筑施工中,模板技术必须达到以下四点要求:1.根据图纸要求的尺寸和位置制作模板,尽量将成品的误差降到最低。2.在范本的构造上尽可能的简单,方便施工过程中的安装和拆除。3.考虑到混凝土的重量和压力等方面的因素,要求模板具有一定的稳定度和硬实的强度,更需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避免范本承受极限状态之上的压力。4.范本的拼接处要严密,尤其是接缝处必须采取加密措施,达到接缝处不漏浆的要求。
(二)范本配制技术
对于模板的配置要严格根据图纸的要求,符合图纸的尺寸,实际操作中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具体的配置参考标准。如当制作结构简单的模板时,可以直接按照图纸进行配置;当配置结构复杂的模板,譬如楼梯的模板时,通常采取的方法是依据实际的场地,在实际空间中放大图纸,对每个部分进行精确测量,根据实际所得数值配置模板;当遇到结构特别复杂的模板时,上述方法就显得繁冗复杂,可操作性不强,这时可以通过计算的方式来完成模板的配置。
三、房建工程施工中模板技术的应用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序为:垫层模板→基础梁模板→构造柱模板→柱模板一墙板模板→圈梁模板→梁模板→楼板模板→楼梯模板。
(一)垫层模板,其基础的高度不高,但是体积很大,安装模板前必须准确核实基础的中心线以及标高,事先弹出轴线和四周边线,根据边线尺寸将侧面范本对准,并且在校正范本垂直度以及标高之后,用支撑将模板固定,用以维持模板的稳定度。模板安装完毕之后,必须清扫杂物,复查模板的尺寸、标高等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二)基础梁范本施工
基础梁底的土方经过压实后,采用砖砌胎模,并配置1:3水泥砂浆,以利砼浇捣。一般而言,基础梁的跨度较大并且梁宽较小时,其外侧模板只需要拼装即可,但是必须要在垫层上弹出梁两侧边线,确保标高尺寸正确后,利用支撑稳固。
(三)柱模板施工,由于柱的尺寸较小,但是高度较高,所以在安装模板前,必须弹出交叉纵横线以及边线,由两边与柱断面长边一样的板,加两块柱断面短边尺寸的板,拼装成组合定型模板。钉柱模时两块板相互接触处应加海绵条,以防漏浆。柱模底部应开有清理范本内杂物的清除口,范本外面加设柱箍箍牢,柱箍间距45cm。柱模板安装时,先搭设好井字形钢管架,井字形钢管架横管与柱模外边必须预留空间,距离以50mm为宜。如果两个柱在一个平面上,必须校正柱范本的两头,并在模板的上口中心线位置拉线来校正中间的模板,用锤球校正垂直,检查无误后,用木楔塞紧,将柱箍箍紧,再用支撑钉牢固定。还要用水平撑及剪刀撑相互撑牢,来保证柱子的准确位置。
(四)墙体范本
一般采用两侧模板进行拼装。具体施工步骤如下:首先由基层中心线找出两侧墙体边线,然后将侧模对准找出的边线,并校正侧范本垂直度和标高无误后,用斜撑和支撑钉牢稳固,根据长、高尺寸确定间距加固穿心螺杆,搭设钢管夹板架,沿墙体两侧范本外留50mm左右空隙。用锤球校正墙体范本垂直,用木楔上下塞紧,再用斜撑钉牢固固定,上口加设水平拉子固定.用钢管桁架夹紧支撑,以保证墙面垂直平整。梁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检查,复核各梁模板中心线位置是否正确,底模安装时,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钢管支承架要设斜撑,避免因为范本不稳定而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如果梁的跨度超过4m甚至更多时,确保梁模的跨度中间为拱形,并且起拱的高度保持在梁的跨度1.5‰~3‰范围之内。
(五)梁范本施工
众所周知,楼房建筑的支撑结构就是梁,因而梁范本的施工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其主要包括六个环节,分别是“搭设支架”、“头模板的支柱”、“底模板的铺设”、“找平拉线”、“封侧模”和“预检”。在选材上,通常选用48×3.5的圆形双钢管作为大龙骨,采用60mm×80mm的方木作为小龙骨。除了选材上的要求外,在六个环节中,“底模板的铺设”和“封侧模”也需要施工者重视。在铺设底范本时,要紧循先主梁后次梁的顺序。在铺设梁侧模板时,按照先侧范本,再压脚板,后斜撑的顺序。
(六)楼板范本施工
建筑施工中,处于水平位置的楼板模板的施工相对而言是较为简单的。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分别是“支架搭设”、“铺设龙骨”、“安装范本”和“预检”。选材上,一般选用木胶合板。使用时尽量整张铺设,局部可以小块拼补,同时注意将模块的接缝设置在龙骨上。在龙骨的选择上,选取规格为48×3.5mm双钢管作为大龙骨,60mm×80mm的方木作为小龙骨。操作步骤为先根据图纸上的标高来确定大龙骨顶面的高度,再架设小龙骨,最后铺设范本。全部工作完成之后,需要认真检查各个支架的牢固程度。
(七)楼梯模板施工
房建工程中较为复杂的模板施工就是楼梯模板施工,应具备更为先进与精准的施工工艺。在进行楼梯模板材料的选择时,必须以楼梯的实际尺寸为依据,其安装顺序为“休息平台梁模板”→“斜楞模板”→“楼梯底模”。同时因楼梯模板外侧为三角形的特殊形状,要求在施工之前“大放样”,即根据实际空间测量后的基础上进行模板的制作。此外,还应该注意在楼梯模板的安装过程中,应重视斜向支柱的固定工作,避免发生塌滑事故。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的经济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进而带动了国内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同时也逐步提升了人们对建筑物的的审美,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及质量问题的关注也逐步提升。在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当属模板工程,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都有很重要的联系。目前,模板施工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地位,其对建造的混凝土结构外形和尺寸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琳.浅析模板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3,(4).
[2]夜军朋.解析建筑施工中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2012,(10).
[3]马晶晶.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3,(22).
[4]戴轶宏.谈建筑施工中的模板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6).
【关键词】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控制要点;技术要求
前言:
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模板技术的应用为建筑工程增添了新的活力。在国家建设部提出的建筑事业中的十种新技术中,模板施工技术就占有一席之位。目前,模板施工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模板技术作为重点推广的新技术之一,其主要特点就是在增长建筑施工效益的同时,将对施工质量的保障发挥到最大限度,有效的弥补了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不足,进而推进了建筑事业的稳健发展。
一、模板工程的概念
模板工程是指新澆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其中,接触混凝土并控制预定尺寸、形状与位置的构造部分称为模板。支持和固定模板的杆件、桁架、金属附件、连接件、工作便桥等构成支承体系。对于滑动模板、自升模板则增设提升动力以及提升架、平台等。模板工程在混凝土施工中是一种临时结构。
二、范本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范本施工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作用是保证工程所用构件的尺寸和形状正确,符合工程要求,是混凝土施工成功与否的前提,因此,对模板技术的要求特别严格,模板必须保证拥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便于施工中的安装与拆除,除此之外,模板还需具备表面光滑、拼接缝严密保证不漏浆的特点。以上的特点决定了范本施工技术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模式工程施工基本技术要求
为了达到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缩短工程施工进度的目的,要求在建筑施工中,模板技术必须达到以下四点要求:1.根据图纸要求的尺寸和位置制作模板,尽量将成品的误差降到最低。2.在范本的构造上尽可能的简单,方便施工过程中的安装和拆除。3.考虑到混凝土的重量和压力等方面的因素,要求模板具有一定的稳定度和硬实的强度,更需注意的是,在施工过程中,避免范本承受极限状态之上的压力。4.范本的拼接处要严密,尤其是接缝处必须采取加密措施,达到接缝处不漏浆的要求。
(二)范本配制技术
对于模板的配置要严格根据图纸的要求,符合图纸的尺寸,实际操作中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具体的配置参考标准。如当制作结构简单的模板时,可以直接按照图纸进行配置;当配置结构复杂的模板,譬如楼梯的模板时,通常采取的方法是依据实际的场地,在实际空间中放大图纸,对每个部分进行精确测量,根据实际所得数值配置模板;当遇到结构特别复杂的模板时,上述方法就显得繁冗复杂,可操作性不强,这时可以通过计算的方式来完成模板的配置。
三、房建工程施工中模板技术的应用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序为:垫层模板→基础梁模板→构造柱模板→柱模板一墙板模板→圈梁模板→梁模板→楼板模板→楼梯模板。
(一)垫层模板,其基础的高度不高,但是体积很大,安装模板前必须准确核实基础的中心线以及标高,事先弹出轴线和四周边线,根据边线尺寸将侧面范本对准,并且在校正范本垂直度以及标高之后,用支撑将模板固定,用以维持模板的稳定度。模板安装完毕之后,必须清扫杂物,复查模板的尺寸、标高等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二)基础梁范本施工
基础梁底的土方经过压实后,采用砖砌胎模,并配置1:3水泥砂浆,以利砼浇捣。一般而言,基础梁的跨度较大并且梁宽较小时,其外侧模板只需要拼装即可,但是必须要在垫层上弹出梁两侧边线,确保标高尺寸正确后,利用支撑稳固。
(三)柱模板施工,由于柱的尺寸较小,但是高度较高,所以在安装模板前,必须弹出交叉纵横线以及边线,由两边与柱断面长边一样的板,加两块柱断面短边尺寸的板,拼装成组合定型模板。钉柱模时两块板相互接触处应加海绵条,以防漏浆。柱模底部应开有清理范本内杂物的清除口,范本外面加设柱箍箍牢,柱箍间距45cm。柱模板安装时,先搭设好井字形钢管架,井字形钢管架横管与柱模外边必须预留空间,距离以50mm为宜。如果两个柱在一个平面上,必须校正柱范本的两头,并在模板的上口中心线位置拉线来校正中间的模板,用锤球校正垂直,检查无误后,用木楔塞紧,将柱箍箍紧,再用支撑钉牢固定。还要用水平撑及剪刀撑相互撑牢,来保证柱子的准确位置。
(四)墙体范本
一般采用两侧模板进行拼装。具体施工步骤如下:首先由基层中心线找出两侧墙体边线,然后将侧模对准找出的边线,并校正侧范本垂直度和标高无误后,用斜撑和支撑钉牢稳固,根据长、高尺寸确定间距加固穿心螺杆,搭设钢管夹板架,沿墙体两侧范本外留50mm左右空隙。用锤球校正墙体范本垂直,用木楔上下塞紧,再用斜撑钉牢固固定,上口加设水平拉子固定.用钢管桁架夹紧支撑,以保证墙面垂直平整。梁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检查,复核各梁模板中心线位置是否正确,底模安装时,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钢管支承架要设斜撑,避免因为范本不稳定而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如果梁的跨度超过4m甚至更多时,确保梁模的跨度中间为拱形,并且起拱的高度保持在梁的跨度1.5‰~3‰范围之内。
(五)梁范本施工
众所周知,楼房建筑的支撑结构就是梁,因而梁范本的施工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其主要包括六个环节,分别是“搭设支架”、“头模板的支柱”、“底模板的铺设”、“找平拉线”、“封侧模”和“预检”。在选材上,通常选用48×3.5的圆形双钢管作为大龙骨,采用60mm×80mm的方木作为小龙骨。除了选材上的要求外,在六个环节中,“底模板的铺设”和“封侧模”也需要施工者重视。在铺设底范本时,要紧循先主梁后次梁的顺序。在铺设梁侧模板时,按照先侧范本,再压脚板,后斜撑的顺序。
(六)楼板范本施工
建筑施工中,处于水平位置的楼板模板的施工相对而言是较为简单的。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分别是“支架搭设”、“铺设龙骨”、“安装范本”和“预检”。选材上,一般选用木胶合板。使用时尽量整张铺设,局部可以小块拼补,同时注意将模块的接缝设置在龙骨上。在龙骨的选择上,选取规格为48×3.5mm双钢管作为大龙骨,60mm×80mm的方木作为小龙骨。操作步骤为先根据图纸上的标高来确定大龙骨顶面的高度,再架设小龙骨,最后铺设范本。全部工作完成之后,需要认真检查各个支架的牢固程度。
(七)楼梯模板施工
房建工程中较为复杂的模板施工就是楼梯模板施工,应具备更为先进与精准的施工工艺。在进行楼梯模板材料的选择时,必须以楼梯的实际尺寸为依据,其安装顺序为“休息平台梁模板”→“斜楞模板”→“楼梯底模”。同时因楼梯模板外侧为三角形的特殊形状,要求在施工之前“大放样”,即根据实际空间测量后的基础上进行模板的制作。此外,还应该注意在楼梯模板的安装过程中,应重视斜向支柱的固定工作,避免发生塌滑事故。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的经济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进而带动了国内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同时也逐步提升了人们对建筑物的的审美,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及质量问题的关注也逐步提升。在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项目中,最重要的当属模板工程,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都有很重要的联系。目前,模板施工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地位,其对建造的混凝土结构外形和尺寸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琳.浅析模板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3,(4).
[2]夜军朋.解析建筑施工中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2012,(10).
[3]马晶晶.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3,(22).
[4]戴轶宏.谈建筑施工中的模板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