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今教师的心理压力过大,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的成长需要卸载、需要时间、需要快乐。“红烛”将要燃尽,是否要换上“感应灯”了。
关键词 卸载;时间;快乐;成长
一提到“教师”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就和“红烛”、“春蚕”联系起来了。像“红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像春蚕”到死丝方尽;“像园丁”,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幼苗;这无疑歌颂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师的关注愈来愈明;对教师的要求愈来愈严;对教师的观察愈来愈细;对教师的斥责声愈来愈响;以至对教师的舆论谴责愈来愈频;在论坛上对教师的负面报道也屡见不鲜……
诸如:教师对学生说话声调高了,人家会说:“言语重了,他们毕竟是孩子”,教师对孩子说话柔了,关心了,关爱了,人家又会说:“这哪是在管孩子,严是爱,松是害”。让孩子把错题再做一遍或者补做在作业本上,人家又会说:“变相体罚”,好在“网络”也似乎给家长“大人”们开辟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发表论坛,当今的教师“云云……”这些都有损于教师的群体形象,影响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我不禁想起:电视剧“武则天”里的一段对白:武则天问大臣:“我和天相比,如何呀?”大臣们回答:“您就是天啊!”天高高在上!您对我们是“天大的恩情”,武则天笑了。她又问:“那我和地相比,又如何呀?”大臣们回答:“那您就是地呀!地能孕育万物,有句成语,您听过‘天塌地陷’,天塌下来有地接着不是?”武则天听了,又笑了。
唉!当今教师想教不敢教,想谈不敢谈,想管不敢管……何必呢?……你们忘了?古代教师教学,教师还有“戒尺”,该听说了吧?
难怪教师长叹:现在的学生真难管,现在的教师真难当
诸如:教师需用“情商”感化学生,领教“家长”的“超前”意识,破译孩子“先闻道”的“密码”(难题),教师还要不断地“培训”、“提高”、“加油”、“充电”,也要体会“学无止境”的乐趣……
一、教师的成长需要“卸载”
提倡素质教育,今天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它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国家的兴旺,但家长看到的是“一张考卷”,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来评价学校,评价教师。可以说,教师很负责任了,尽职尽责了,又有多少时间是在为自己“加油”、“充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现在教师的待遇是普遍提高了,但有谁知道教师是不是真的快乐?我又想起了电视里的一幕:选中入宫的宫女,她们有着优厚的待遇,吃尽天下“珍品”;用尽天下“极品”,还绞尽脑汁,离宫出逃……可见,精神压力大于物质享受……
教师要成长,需要“卸载”,要卸掉一切不利于教师成长的精神上的和其他方面的包袱,真正把心用在教育事业上,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事事求全,倍加责备,就会极大的挫伤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从长远的目标来看,都将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师的成长需要时间
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殊的职业规律。但他们也是普通人,为人妻,为人父母,也有着自己的角色,有着自己温暖的家,也有着等爸爸妈妈早点下班回家的孩子……教师也需要有一个调整自己心态的时间。
又有谁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公平的时间。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正的,它既不多给某人一分,也不少给某人一秒,教师也是每天公平的拥有24小时。教师一心为了学生,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所有的人们去尊敬,教师也以此为荣,但当教师有了身体疾病,也是要及时治疗的,“就是死也得死在黑板下”的说法,我们不太赞成。如果说,能给教师多一点关爱,身体健康了,那么对教育的贡献是不是也会更多一些。如果也谈“对得起”这三个字,我想教师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社会,对得起人民,更对得起学生,而唯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丈夫、孩子,或者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三、教师的成长需要快乐
教师每天把微笑送给学生,通过愉快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谈心和家长沟通,倘若教师有哪一天,有了一些困难、疾病、或重大的事情,或许此时的教师,心理状态也会受到一些或多或少的影响,如果说,教师能在一些很不常见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为同学们上课,我想,这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是教师的一种敬业精神,也同样是教师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的表现。而在这种极特殊的情况下,如果有一个学生一次不到学校,教师的电话没有及时通知家长,谁之过?——“教师!你不负责任!”那么,请问家长“大人”:您自己的孩子没有到学校上课,难道您自己还不清楚吗?,我认为,事情要辩证地看嘛。
长此以往,教师心有烦恼,又向谁诉说……
四、教师的成长需要宽容
学校有效的管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从管理者的角度讲,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无可厚非,况且还有待于完善和改进,教师的成长需要包容,而不是限制,需要平等、调整、适当放松,因为教育的发展,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作用总体上体现在社会效应上,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不能不说是社会问题的一种“反馈”。
“心理健康”研究者经过对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统计,现在的中小学教师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这极不利于教师的成长。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它不是工厂里的车间,生产产品当日验收,算出合格率,教师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体现的是教师的社会价值与功效,离开了这一点来谈教师的成长,教育的发展,都将毫无意义。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当今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教师在转变角色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更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那么,说教师“云云”……的,是否可以休矣?
红烛将要燃尽了,是否要换上“充电式”电筒,而今是否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要换上“感应灯”了。
关键词 卸载;时间;快乐;成长
一提到“教师”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就和“红烛”、“春蚕”联系起来了。像“红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像春蚕”到死丝方尽;“像园丁”,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幼苗;这无疑歌颂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师的关注愈来愈明;对教师的要求愈来愈严;对教师的观察愈来愈细;对教师的斥责声愈来愈响;以至对教师的舆论谴责愈来愈频;在论坛上对教师的负面报道也屡见不鲜……
诸如:教师对学生说话声调高了,人家会说:“言语重了,他们毕竟是孩子”,教师对孩子说话柔了,关心了,关爱了,人家又会说:“这哪是在管孩子,严是爱,松是害”。让孩子把错题再做一遍或者补做在作业本上,人家又会说:“变相体罚”,好在“网络”也似乎给家长“大人”们开辟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发表论坛,当今的教师“云云……”这些都有损于教师的群体形象,影响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我不禁想起:电视剧“武则天”里的一段对白:武则天问大臣:“我和天相比,如何呀?”大臣们回答:“您就是天啊!”天高高在上!您对我们是“天大的恩情”,武则天笑了。她又问:“那我和地相比,又如何呀?”大臣们回答:“那您就是地呀!地能孕育万物,有句成语,您听过‘天塌地陷’,天塌下来有地接着不是?”武则天听了,又笑了。
唉!当今教师想教不敢教,想谈不敢谈,想管不敢管……何必呢?……你们忘了?古代教师教学,教师还有“戒尺”,该听说了吧?
难怪教师长叹:现在的学生真难管,现在的教师真难当
诸如:教师需用“情商”感化学生,领教“家长”的“超前”意识,破译孩子“先闻道”的“密码”(难题),教师还要不断地“培训”、“提高”、“加油”、“充电”,也要体会“学无止境”的乐趣……
一、教师的成长需要“卸载”
提倡素质教育,今天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它关系到民族的素质,国家的兴旺,但家长看到的是“一张考卷”,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来评价学校,评价教师。可以说,教师很负责任了,尽职尽责了,又有多少时间是在为自己“加油”、“充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现在教师的待遇是普遍提高了,但有谁知道教师是不是真的快乐?我又想起了电视里的一幕:选中入宫的宫女,她们有着优厚的待遇,吃尽天下“珍品”;用尽天下“极品”,还绞尽脑汁,离宫出逃……可见,精神压力大于物质享受……
教师要成长,需要“卸载”,要卸掉一切不利于教师成长的精神上的和其他方面的包袱,真正把心用在教育事业上,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事事求全,倍加责备,就会极大的挫伤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从长远的目标来看,都将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师的成长需要时间
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特殊的职业规律。但他们也是普通人,为人妻,为人父母,也有着自己的角色,有着自己温暖的家,也有着等爸爸妈妈早点下班回家的孩子……教师也需要有一个调整自己心态的时间。
又有谁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公平的时间。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正的,它既不多给某人一分,也不少给某人一秒,教师也是每天公平的拥有24小时。教师一心为了学生,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所有的人们去尊敬,教师也以此为荣,但当教师有了身体疾病,也是要及时治疗的,“就是死也得死在黑板下”的说法,我们不太赞成。如果说,能给教师多一点关爱,身体健康了,那么对教育的贡献是不是也会更多一些。如果也谈“对得起”这三个字,我想教师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社会,对得起人民,更对得起学生,而唯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丈夫、孩子,或者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三、教师的成长需要快乐
教师每天把微笑送给学生,通过愉快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谈心和家长沟通,倘若教师有哪一天,有了一些困难、疾病、或重大的事情,或许此时的教师,心理状态也会受到一些或多或少的影响,如果说,教师能在一些很不常见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为同学们上课,我想,这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是教师的一种敬业精神,也同样是教师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的表现。而在这种极特殊的情况下,如果有一个学生一次不到学校,教师的电话没有及时通知家长,谁之过?——“教师!你不负责任!”那么,请问家长“大人”:您自己的孩子没有到学校上课,难道您自己还不清楚吗?,我认为,事情要辩证地看嘛。
长此以往,教师心有烦恼,又向谁诉说……
四、教师的成长需要宽容
学校有效的管理,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从管理者的角度讲,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无可厚非,况且还有待于完善和改进,教师的成长需要包容,而不是限制,需要平等、调整、适当放松,因为教育的发展,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作用总体上体现在社会效应上,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不能不说是社会问题的一种“反馈”。
“心理健康”研究者经过对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统计,现在的中小学教师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这极不利于教师的成长。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它不是工厂里的车间,生产产品当日验收,算出合格率,教师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体现的是教师的社会价值与功效,离开了这一点来谈教师的成长,教育的发展,都将毫无意义。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当今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教师在转变角色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更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那么,说教师“云云”……的,是否可以休矣?
红烛将要燃尽了,是否要换上“充电式”电筒,而今是否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要换上“感应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