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堂的应用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c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徐俊彬(1981-),男,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广东 开平/529381)摘要:随着国家示范性中职业学校建设的不断深入,我校的课改教改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其根本目的就是改变和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从而为企业培养真正的岗位技能型人才。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上引入项目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学;项目教学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123-02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职业教育中非常普遍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是一种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岗位任务流程的教学模式,其基本思路是在课程教学中根据企业工作的典型任务而设计一个学习课题,并为学生设计一个或多个实际工作项目,创设相应的岗位工作情景,组织学生围绕工作项目运用操作技能、整合专业知识、团队协作、检测评价,从而让学生在该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也能提高学生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而且锻炼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亲身体会企业实际的工作模式,从而提高学生今后就业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是以任务为引领,行为为导向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从项目开展的真实情境中获取相关的专业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项目教学的设计原则
  1.教学情境的设计
  (1)设定的教学情境,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时,要按教学内容需求,结合学校课堂实际情况,选取与现实生活相近的工作为项目对象,最好能与企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接轨。
  (3)教学情境,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4)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同样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通过思维碰撞,互相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学目标要明确
  项目教学法,以学习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其中应包含职业关键能力的三个方面:(1)专业能力(项目过程中运用的专业技能与操作技巧);(2)方法能力(项目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社会能力(项目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因此,教师在设计项目的时候应当考虑教学目标与职业技能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项目过程要严谨
  采用项目教学法,决不能停留在形式表面,要切实结合企业公司规范的工作流程进行设计,让学生亲身体会实际的职业岗位工作,要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操作能力与就业能力。
  (1)项目的设计应当包括:项目的内容、完成项目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时间、与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相关的问题探讨、项目过程需要的工具和资料等。
  (2)项目的实施过程应当体现出学生有独立工作与小组协作的过程。
  (3)项目过程的设计应结合学校具体的教学设备情况、学生知识技能的基础与实际学习水平,不能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4.多方位的评价体系
  (1)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在评价目标方面应考虑到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项目环节、不同的完成情况作出公平、客观的评价;
  (2)在评价主体方面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体系中,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让学生在每次评价中都能体会到进步的喜悦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加强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评价是基于发展性教学评价,其中包含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应包含工作态度的评价、工作过程步骤及学习方法、知识的应用的评价等;而终结性评价主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与成效等。
  三、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课堂应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包括有:计算机各硬件的分类、性能及选购策略,计算机的拆装步骤与方法,常见的硬件、软件维护及故障排除,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
  目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但长期以来,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突出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为此,我们需要积极探讨与实践,一步步探索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的一体化结合。鉴于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和学习探究,笔者对课堂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下面通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计算机组装”这一学习任务采用项目教学法为案例,具体描述该教学法的基本教学步骤。
  ·教学教法·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堂的应用1.明确项目任务
  教师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任务内容与实际教学环境创建相应的情境。笔者在这次学习任务中创建的学习情境为:假如你是某电脑公司的技术人员,某天一位客户要求买一台组装机,在准备各硬件之后,你如何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教师结合本次学习任务,向学生明确项目任务:要求各小组在40分钟内完成一台计算机主机的组装。
  2.制定计划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成立项目小组(3~4人),确定小组长,小组内进行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及查阅相关知识,填写“装机实施方案”(教师提供相关表格),主要内容包括各小组成员的分工、拟定组装的流程和时间安排、需要的工具、组装过程中注意事项及相关的安全措施等。
  3.确认方案
  将“装机实施方案”上交,各小组进行互评,并提出修改建议,最后教师对各小组方案进行点评,并引导各小组修改方案,小组内再进行讨论、修改,最终方案要得到教师的确认后才能开始实施。
  4.实施项目计划
  根据小组制定“装机实施方案”,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准备好组装所需的工具及主机各硬件,按照之前拟定的组装流程进行硬件的组装。各小组长负责组织与协调组成员各司其职,积极参与到学习项目中,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组员轮换岗位工作,让学生从不同的岗位去了解整个组装流程。在组装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小组内进行讨论寻找解决方法;如小组内无法解决,应及时向指导老师请教,商讨解决方法。同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对各小组的开展情况具有全面的掌控,及时对各小组给予适当指导,并督促各小组要按时完成“装机实施方案”中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组装项目。
  5.课堂评价
  教师应结合本次的学习任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多方位的合理的评价体系。可先由各小组学生对自己在整个组装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包括硬件的学习情况、装机的参与情况、团队协作情况等多方面),再由各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组内互评,最终由教师对各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性评价。同时,教师也应对各小组的主机组装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探究在组装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相应的解决方案。
  6.课后总结
  组装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过程,为了能提高教学成果,课堂总结是非常必要的。它其中包括了思维总结与技能总结。思维总结,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组装过程找到最佳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从而发现自己对硬件知识的不足;技能总结中,无论任何一种组装方法都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各种组装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样学生才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技能与操作技巧,全面掌握整个组装的流程。
  
  参考文献:
  [1]肖胜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2]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3]百度百科.创设教学情境[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997938.htm.
  [4]江晖.项目式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大众科技,2010(08).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中职文化课程中尤为重要的语文科目,面临着被中职生丢弃的尴尬局面。本文立足于提高中职生综合素质,就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等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改革的建议,以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改革  一、中职教育中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语文在中职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职教育中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的语文能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的知识载体都是语
摘要:本文从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流失现状出发,对中职学校生源流失的原因及应对策略进行了一番探讨。  关键词:中职;生源流失;控流对策    生源流失现象是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已成为影响学校形象、制约学校招生的重要因素,受到了各中等职业学校的高度重视。据调查,为了做好控制学生流失(以下简称控流)工作,有的学校成立了劝学办公室,制定中层干部挂扶制度、控流成效与中层干部、班主任绩效考核挂钩等一
摘要:开展语文第二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及职业素养, 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语文第二课堂可以读书征文活动、组织学生创办报刊、举办竞赛活动、组织各种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使学生在阅读能力、口语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职校语文;第二课堂;语文能力  由于近年我国高校连续扩招等因素,中职教育面临重大冲击,特别是职业学校语文课的处境显得更为尴尬。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