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一个优质的水利建设工程,是实施严格且先进的质量管理的结果。一般来说,它是通过施工前期的质量管理和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來实现的,现场质量管理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切实抓好水利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是创造优良工程的关键。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国水利水电建设领域已经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在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的同时,在相关专题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随着水利水电建设项目规模的日益扩大,其建设条件也日趋复杂,还需对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管理专业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
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现阶段,在质量管理上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政府行为。近几年国家把水利建设作为安民兴邦的大事予以高度重视,水利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在大规模水利建设过程中,尤其强调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工作方针,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级党委、政府到水行政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总体而言,近几年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大力推行“三项制度”改革(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工程质量大幅度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可简要概括如下:
1.1以行业幅度管理和分级层次管理为基本构架,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一是表现为工程质量管理权限的逐级分解。二是表现为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基本完善。三是表现为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主体与责任事项的具体对应。这标志着工程质量管理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方式向以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综合运用的多重管理方式的转变。四是表现为质量监督网络的建立健全。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除设置有水利建设与管理司(处、科等)归口管理工程质量外,一般都单设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总站、中心站、分站、项目站),授权其代行政府质量监督职责。
1.2以推行和规范“三项制度”为管理动力,质量管理工作全面开展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本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以来大力推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为主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对促进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项目法人制逐步完善。招标投标制大力推行。工程监理制迅速发展。工程质量责任制度全面落实。按照国办发〔1999〕16号《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全面落实了工程质量行政领导人负责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各地方主管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各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各参建单位负责人、有关工程技术负责人以及具体工程技术人员等均以责任书、党委政府文件、会议纪要、工程合同,项目管理制度等形式明确了工程质量责任并终身负责。责任制度的推行,体现了现阶段工程质量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现状。
1.3以监督检查和执法监察为辅助手段,达到质量管理目标基本实现行业自查自纠。水利厅召开水利建设管理会、水利建设现场会等专门会议,研究部署行业自查自纠工作,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进行工作督促和指导。部门联合督查和重点稽察审计也及时进行了督促整改。
2.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施工企业管理机制缺乏创新 许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特别是大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都具备历史悠久、人才众多、工种齐全、施工技术和装备较先进、施工资质和资信等级较高、施工质量和社会信誉较好、施工经验丰富等优势,但因存在资本金不足、企业资质存在缺陷、经营机制僵化、历史包袱沉重、企业办社会开支和离退休人员费用开支庞大、冗员较多、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弱点,缺乏在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导致经济效益较差。
2.2 施工单位工作量不足 最近几年,水利水电基建项目发展迅速,水利水电工程在众多企业或个人的眼中成了一块炙手可热的“蛋糕”,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也迅速发展,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又导致了水利水电工程竞争的激烈,最终导致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施工任务不足。
为了争取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可能运用各种手段达到这一目的,从而确保企业正常运行。
2.3 市场竞争能力不足 水利水电工程同任何商品的生产经营一样,需要占有市场,而许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足。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原因,是因招标及评标不合理现象,这有待于社会去改进。另一方面,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自身存在竞争能力不足的问题,技术、设备、资金不足,不太注重信息管理,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缺乏,科技人才缺乏。激烈的市场竞争容易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生产成本的加大,这就要求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效益,使自己的工程“价廉物美”,适应市场竞争。
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
3.1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作用与目的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3.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在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及时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中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抓分部、分项工程,并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3.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对施工现场来说,质量监控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
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止。
4.质量验评管理
查要细、面要广是正确评定质量的基础。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办法的规定,否则评定的结果会缺乏代表性。分项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不能认为分项质量是个局部、不碍大局,应看到它能牵动全局,因此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5.尊重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室的意见
工程实践中,项目业主不负责工程方面的问题,而是主要负责项目的宏观控制和高层决策。监理工程师受项目业主委托,在监理过程中代表项目业主的利益,服务于项目业主。设计室也是接受项目业主委托,在合同工期内完成设计工作任务,并对设计文件负责。施工单位在履行工程施工过程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关于设计方面的问题要多请教设计室。施工单位要尊重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室的意见,对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及疑问,应多听取意见并与之协商解决。只有遇到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室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时,再由项目业主解决。
6.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众多,这就要求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每一个参与制造的人员要切实提高质量意识,尤其是施工人员要有高度的质量意识,重视对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的控制,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尽可能地消除影响因素。按照设计文件、国家施工规范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综合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火利,章润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6月.
[2] 赵鹏,贡志飞.浅谈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8(34):168.
[3] 张迎鸿.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8):53-55.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国水利水电建设领域已经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在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的同时,在相关专题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随着水利水电建设项目规模的日益扩大,其建设条件也日趋复杂,还需对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管理专业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究。
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现阶段,在质量管理上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政府行为。近几年国家把水利建设作为安民兴邦的大事予以高度重视,水利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在大规模水利建设过程中,尤其强调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工作方针,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级党委、政府到水行政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总体而言,近几年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大力推行“三项制度”改革(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工程质量大幅度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可简要概括如下:
1.1以行业幅度管理和分级层次管理为基本构架,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一是表现为工程质量管理权限的逐级分解。二是表现为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基本完善。三是表现为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主体与责任事项的具体对应。这标志着工程质量管理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方式向以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综合运用的多重管理方式的转变。四是表现为质量监督网络的建立健全。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除设置有水利建设与管理司(处、科等)归口管理工程质量外,一般都单设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总站、中心站、分站、项目站),授权其代行政府质量监督职责。
1.2以推行和规范“三项制度”为管理动力,质量管理工作全面开展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本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以来大力推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为主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对促进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项目法人制逐步完善。招标投标制大力推行。工程监理制迅速发展。工程质量责任制度全面落实。按照国办发〔1999〕16号《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全面落实了工程质量行政领导人负责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各地方主管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各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各参建单位负责人、有关工程技术负责人以及具体工程技术人员等均以责任书、党委政府文件、会议纪要、工程合同,项目管理制度等形式明确了工程质量责任并终身负责。责任制度的推行,体现了现阶段工程质量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现状。
1.3以监督检查和执法监察为辅助手段,达到质量管理目标基本实现行业自查自纠。水利厅召开水利建设管理会、水利建设现场会等专门会议,研究部署行业自查自纠工作,加强工程建设管理,进行工作督促和指导。部门联合督查和重点稽察审计也及时进行了督促整改。
2.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施工企业管理机制缺乏创新 许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特别是大型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都具备历史悠久、人才众多、工种齐全、施工技术和装备较先进、施工资质和资信等级较高、施工质量和社会信誉较好、施工经验丰富等优势,但因存在资本金不足、企业资质存在缺陷、经营机制僵化、历史包袱沉重、企业办社会开支和离退休人员费用开支庞大、冗员较多、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弱点,缺乏在制度、机制、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导致经济效益较差。
2.2 施工单位工作量不足 最近几年,水利水电基建项目发展迅速,水利水电工程在众多企业或个人的眼中成了一块炙手可热的“蛋糕”,水利水电施工企业也迅速发展,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又导致了水利水电工程竞争的激烈,最终导致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的施工任务不足。
为了争取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可能运用各种手段达到这一目的,从而确保企业正常运行。
2.3 市场竞争能力不足 水利水电工程同任何商品的生产经营一样,需要占有市场,而许多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足。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原因,是因招标及评标不合理现象,这有待于社会去改进。另一方面,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自身存在竞争能力不足的问题,技术、设备、资金不足,不太注重信息管理,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缺乏,科技人才缺乏。激烈的市场竞争容易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生产成本的加大,这就要求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效益,使自己的工程“价廉物美”,适应市场竞争。
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
3.1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作用与目的
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3.2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范围较广,在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及时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中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抓分部、分项工程,并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3.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对施工现场来说,质量监控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
对于在施工中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则应重点加强过程中的监控,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纠正,真正做到把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工程虽然已经完成,但离整体交工尚有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对产品若不注意保护,则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应实行监控,直到交工为止。
4.质量验评管理
查要细、面要广是正确评定质量的基础。在质量评定中检查要细致,覆盖面要广,这是作出正确评定的基础。在班组操作时必须全数检查,质量部门检查时抽查面要大,不应低于评定办法的规定,否则评定的结果会缺乏代表性。分项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是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又是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不能认为分项质量是个局部、不碍大局,应看到它能牵动全局,因此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是做好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关键。
5.尊重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室的意见
工程实践中,项目业主不负责工程方面的问题,而是主要负责项目的宏观控制和高层决策。监理工程师受项目业主委托,在监理过程中代表项目业主的利益,服务于项目业主。设计室也是接受项目业主委托,在合同工期内完成设计工作任务,并对设计文件负责。施工单位在履行工程施工过程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关于设计方面的问题要多请教设计室。施工单位要尊重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室的意见,对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及疑问,应多听取意见并与之协商解决。只有遇到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室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时,再由项目业主解决。
6.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众多,这就要求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每一个参与制造的人员要切实提高质量意识,尤其是施工人员要有高度的质量意识,重视对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的控制,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尽可能地消除影响因素。按照设计文件、国家施工规范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综合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火利,章润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6月.
[2] 赵鹏,贡志飞.浅谈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8(34):168.
[3] 张迎鸿.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8):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