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标题作用类题型答题思路例析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uan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标题作用类题是高频考题。此类题的设题形式主要表现为三种:①联系全文,分析标题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有什么好处)。②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为什么?③作者以什么为标题?有何意图?分析标题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理解题干所问
  诸如“某标题好在哪里?”“某标题能否更换?”“作者为什么要以某某为标题?”实际上都可以归结到分析该标题在文中具有哪些作用或效果。这是答题的基础。
  二、熟悉不同类型标题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标题,其作用也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如下。
  1.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
  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某种环境氛围,暗示或比喻什么”的作用。如一篇以《黄昏渡》为题的小说,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标题“黄昏渡”包括时间“黄昏”和地点“渡口”两方面的内容,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创设特定的活动背景。
  ②“黄昏”作为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其实也是一种夕阳西下的景象,加上地点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渡,形成了一幅萧瑟凄清的画面,渲染了萧索的氛围。
  2.以物件(物象)为题
  如果以物件(物象)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交代写作对象、寄托作者某种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尤其是以某物为标题的小说,表现写物,实则以物喻人;表现写物的特点,实则以物象征人的精神;标题中的物也是小说的线索,串起主人公的主要经历;标题中的物也可能成为小说主人公回忆的起因(触发点),也可能成为主人公某种精神或情感的载体。
  如阿城的小说《炊烟》,分析小说为什么要以“炊烟”为标题?①有概括情节的作用,小说中写到饥荒年代吃人时升起的炊烟,让人印象深刻;②有隐喻象征的作用,炊烟代表美好的生活,表达作者对温暖宁静生活的向往;③有揭示主题的作用,小说中今昔不同生活的对比,能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3.以人物为题
  如果以人物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交代写作对象、统领全篇、突出作者对人物的某种情感、突出人物形象的某些特点、深化某个主题”的作用。
  4.可以看出主要故事情节的标题
  如果通过标题能大体看出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那么这个标题则具有“统领全篇,交代故事的主要情节”的作用。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类标题往往以主谓短语、动宾短语为主。
  三、掌握分析角度或思考角度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定是文章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分析标题的作用时,应从标题本身、情节结构、内容主旨、表达效果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
  1.标题本身方面
  ①点明写作对象。主要表现为以人物为标题的小说。②要分析标题本身的语言特点。多体现为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标题。如果使用了比喻或拟人的标题,一般有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引发读者的联想等作用;如果使用双关的标题,一般有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如果使用了设问或反问的标题,一般有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激起阅读兴趣的作用。③要分析标题本身的意境特点。有的标题本身就有一种很强的画面感,如穆时英的小说《莲花落》。
  2.情节结构方面
  ①统领全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如《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概括了人物经历的主要事件。②是文章的线索,或串起文章哪些故事情节,或见证(记录)了什么事件的发展变化,或写了什么与这个物象有关的什么经历。答题时通常表述为:什么是小说的线索,串起小说具体什么样的故事情节。起线索作用的标题在文中总是反复出现。
  3.内容主旨方面
  ①作者借标题表达态度。如阿城的小说《棋王》,一个“王”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②标题是文中主人公某种精神品质的载体,如梁晓声的《丢失的香柚》,香柚象征着“文革”中一个帮助“我”的素不相识的大姐的美好心灵。③标题比喻(象征)某种形象。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把平凡而生命力极强的白杨比喻或北方的农民和戍守边疆的哨兵。④标题揭示某种精神或哲理,突出了什么主旨,升华了主题。如张笑天的《上善若水》,标题以水比喻“上善”,既说明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也表明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是上善之人,更揭示了“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的哲理。
  4.人物塑造方面
  标题为某物时,往往用物的特点突出(或烘托)人物的某一特点或品质。如梁晓声的小说《孩儿面》(注:“孩儿面”是一方古砚的名称),作者用孩子面的古朴特点突出归还古砚的青年也具有古朴淡泊的美好品德。
  5.表达效果方面
  ①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如都德的《最后一课》、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此类标题共同的特点即读起来感觉有点奇怪,或者标题本身看似自相矛盾,在表达效果上都有“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②渲染(营造)某种氛围,如凄凉阴冷、孤寂忧伤、紧张恐怖、温馨和谐、宁静祥和、恬静淡然、幽静宁和,等等。如前面讲的小说《黄昏渡》,有很明显的场景感,而且这个场景常常染上某种感情色调。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中学 (333000)
其他文献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行问题导学策略要思考和分析问题设计的质量、师生互动课堂中问题推进的方法等问题。就散文教学而言,问题设计是师生取得很好的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而开展的,还是凸显散文文体和特色,促成学生学会学习散文,学会阅读和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成长而实施的。那么,我们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在注意方法、原则之外,还要注意什么呢?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散文
文章从高层建筑电气火灾成因、建筑火灾预防需要起步考虑,点明高层建筑电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必要性,指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点。
理论分析了在切除过程中磨粒与材料表面的交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砂带磨削燃气轮机叶片材料0Cr17Ni4Cu4Nb的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各磨削工艺参数对材料切除率的影响规律,该研究对
根据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与写作教学实践中应渗透生活化理念。初中语文教师应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对生活化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并在阅读与写作实践中进行渗透,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引导中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一、深入观察生活,注重阅读积累   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依据生活化理念,引导学生主动融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从生活
环保型高固体分环氧涂料因其VOC排放量较低(小于100),且本身具有优异的防腐蚀、良好的施工性、适应低表面处理要求,且尽量采用新型无危害(低毒)有机溶剂,有效改善了施工环境
<正> 1991年9月20日至10月23日,笔者率团应邀到新加坡进行了考察访问。先后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金融管理局、中央公积金局、建屋发展局、证券交易所、裕廊镇工业管理局、航
眶壁和眶缘的骨折可引起眶内软组织嵌顿在骨折处或疝入到鼻窦内,造成眼球内陷或移位、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严重者还可引起眶下神经损伤、感觉丧失、局部麻木等不适。若得不到及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术对小梁切除术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长期影响.方法 研究为系列病例观察性研究.选取已接受小梁切除术具有功能性滤过泡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需行超声乳化术的患者19例,每例随机选择1眼进入研究.记录患者超声乳化术前,术后1、3、6个月,1年、2年的眼压和抗青光眼药物治疗情况.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年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介绍了2K-H型球面锥摆线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特殊的设计结构、优点以及样机的性能试验结果。针对2K-H型进动式减速器。考虑基本参数的计算、运动分析、强度计算、齿形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