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把生活引入数学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ys0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知识的原型。
  一、学习内容的生活化
  1.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资源。教师在挖掘生活化学习资源时,可以直接从教科书中的信息窗入手,根据教材提示,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合理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内容,重组教材。尽量挖掘教材中生活信息,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为学生营造这种体验式学习的氛围,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开放性学习内容。只有开放、自由、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与研究内容,才会真正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所以,在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先应考虑的便是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内容的开放,是构建开放课堂的前提,也只有内容的开放,才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他们的独特思考才会得到张扬与展示。学生才能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去发现数学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思维,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学。
  二、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1.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学问题,我们可以结合数学内容将其引入课堂,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可以从学生最熟悉的学生奶的情景中引出数学内容:“学生奶一箱36瓶,15箱一共有多少瓶?”由此引出新的课题。还有新房装修的地板面积、计算操场的跑道长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题材,由此引出的数学问题,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2.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探究数学
  在教学《认识负数》时,我利用网络资源播放了天气预报的节目片头,然后谈话引导,老师收集了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资料,并通过温度计表示出来,接着出示了例题中的三个城市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图。这样一个通过电视节目的生活情境,自然而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符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便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探究。
  3.从学生实践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
  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一天,妈妈拿出一块大饼,给两兄妹吃,分成较大的一块,较小的一块,你们愿意吃哪一块?老师让两个学生来扮演兄妹。扮演哥哥的学生说:“我要较大的那一块。因为我喜欢吃。”扮演妹妹的学生说:“我最小,我要吃较大的那一块。”老师便说:“假设我一定要分出结果,妹妹拿到较大的那 一块,哥哥拿到较小的那一块。要问哥哥,这样分你心里高兴吗?”扮演哥哥的学生说:“不高兴,这样不公平。”老师说:“那怎样分,才是最公平的呢?请同学们说一说。”大家一致认为要把饼拿来平均分,一人一半,这样最公平。老师说:“那么这样还能说是一块饼吗?”“不能。”学生异口同声地答。老师说:“我们现在要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就把其中的一份叫二分之一。这个二分之一是一个分数。”这样贴近生活的设计,使学生知道了分数的来历,又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还懂得了做事要公平公正。
  三、认知数学,回归生活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其他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学习了简便运算后,走进市场,了解商人的口算技能;在学习了“利息”后,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在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后,组织学生在校门口记录来往车辆,然后加以统计,并发现规律。学生兴趣浓厚,知识也在娱乐中得到了巩固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的民主化
  1.科学引导,尊重学生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中,要注意让所有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数学活动中,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形成人人有活动、个个都参与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尽量提出不同的活动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最近发展区”中获得尽可能的发展。二是创设富有弹性的活动情境,即同一活动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并能折射出他们不同的智力水平和动手能力。
  2.激励性评价,树立学习自信心。在新理念的教学中,教师应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观点,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或不同的观点。每个学生的观点,只要是合理的,都应受到尊重。它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以教师的评价为准绳。学生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努力探究数学知识、方法和规律,使学习内容更为广泛,更为深刻。通过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使学生更好地完善方案、取长补短。
  3.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个性化发展,就是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发展。千篇一律的学习方法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思维方法。教师应鼓励与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课堂上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方法,生活化课堂教学,要以课本为主源,又不受课本的禁锢,使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既能落实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龙海市浮宫中心下圳小学 福建】
其他文献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酸性菜园土壤(强酸性、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不同氮磷钾配比及其与硝酸盐复合控制剂配施对莴笋产量、硝酸盐及叶片养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莴笋产量以微
  综合考虑蜗杆副全部接触线的微观与宏观啮合质量能准确反映其传动性能。为改善蜗杆副传动性能,提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齿面参数优化方法。首先运用微分几何学与坐标转
《小学语文标准中》中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要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们的身心发展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注意维护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关注学生们对问题的质疑态度。同时,留给充足的时间供他们去思考问题,总结学习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减负”,从而松绑学生的心灵。  一、课前充分预设,突出教学重难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样化的环境。教师作为
从事幼教这么多年,这样的现象常常困扰着我:孩子在幼儿园能认真吃饭,会自己穿衣裤。可是一过周末或者假期,孩子原本养成的好习惯总是回归到了起点。不会自己吃饭了,自理能力明显下降等等。其实这就是教育中“5 2≤0”现象,即5天在园坚持,2天在家放弃。孩子在幼儿园接受教育,培养习惯,但家庭教育如果没有和幼儿园衔接或者不统一,家长一味溺爱孩子,由着孩子随意发展,那么五天的好习惯会在两天内“清零”。   在
采用壳体形貌优化对汽车油盘进行了动力学再设计。由于高阶模态阻尼的指数式增大,因此会削弱高阶频率的共振,在这里只考虑前12阶本征频率对油盘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分别以前
设计了一款应用于生物质压缩领域,以FPGA为控制核心,具有功率可调和频率自动跟踪功能的数字化超声电源。电源硬件电路采用KD301L芯片驱动半桥逆变主电路设计,并对电源设计了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