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l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后疫情时代,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途径,当然这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给予了更多的挑战。如何强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非常关键。汽车专业教学对于实践能力具有更高要求。在教学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实现教育成功改革的关键。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汽车专业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专业;线上与线下教学;理论与实践;理论教学;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08-0221-02
  0  引言
  众所周知,汽车专业涉及的理论专业性强,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较强。为此,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将线上、线下教学充分混合,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进而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其后期行业中的就业能力,加强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充分认知。围绕着“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理念,更应该加强对汽车专业线上教学内容的回放与线下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拓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  当前汽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倾向理论教学
  可以发现在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注重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汽车专业教学之中更加偏向于专业性理论知识的灌输,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无法与实践内容进行结合,很难加强对于理论问题的实践性体认[1]。
  1.2 倾斜实践教学
  很多教師并没有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直接强化对于实践问题的操作,这种实践操作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使得很多操作都缺乏章程,这无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体认,很难实现对知识的系统性提炼和沉淀,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认知会造成很多负面影响[2]。
  1.3 教学的一次性
  汽车专业的专业性强,其涉及到的知识非常繁杂。因此,学生在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很难实现对于知识的准确记忆和全面把握。然而这种课堂教学的一次性会使得学生无法实现对于知识的充分学习和掌握,致使对于后期岗位和工作内容的理解造成一定阻碍[3]。
  1.4 教学模式不适应
  在疫情之下,很多教学不得不将网络作为教学资源的整合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背景之下还表现出了较强的不适应性,在教学过程当中更加偏向于对于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得课程的节奏很难得到把控,课堂氛围很难得到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偏向于单方面的知识灌输。而且网络更使得教师很难展开传统的线下实践教学,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造成更多的阻碍[4]。
  2  汽车专业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策略
  2.1 科学建立课程
  在汽车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在通过线上方式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压缩[5]。例如:在学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这一课程时,需要结合实际的学习情况和学生们的自身学习能力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进行二次提炼加工,使得其符合实践中的工作岗位内容和工作流程,在此情况之下再进行知识的传授,并有效把握授课节奏,使得知识点能够在简短的时间内得到集中的展示,这样非常便于学生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吸收,而且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减少疲惫感。
  2.2 积极做好充分备课
  以《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为例,课程设计是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要对课前提问、课中讲授以及课后答疑等诸多环节进行精心且充分准备[6]。在上课之前,教师不仅要结合相应的教材内容还要通过网络资源来对于资料进行搜集、拓展和查询,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制作PPT等多种方式将内容进行呈现,并在课堂中将相应的教学资源和课件通过教学平台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和课后巩固[7]。
  2.3 将线上与线下模式结合
  在展开《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这门课堂教学时,可以将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即将每一次上课的课件还有学习视频以及资料都放到学习的软件客户端中,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并在课上利用其进行强化。教师可以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对内容进行展现和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整个汽车的构造和主要诊断操作手法,便于学生对汽车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学习,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2.4 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
  在展开《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过程当中,每一堂课的教学都应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教师可以通过展开情境化教学的方式来播放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而且教学情境可以是多媒体的演播室,也可以是车间的某一个区域,例如人:在讲解汽车检测时,教师就可以直接到一个车间之中,并且以一个汽车检修员的身份来对具体的故障情况进行实践检测,例如:教师可以先对汽车的检测与维修进行一个方向的讲解,将汽车大修和汽车小修等主要的检测部位进行讲解,并结合汽车的实际构建来进行知识地梳理。例如:大修是指对汽车的任何零部件进行更换或者修理,而小修是指对汽车的个别零部件进行修理或者更换,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指挥部位来帮助同学了解知识的实际意义。教师在对于知识讲解时能够更好结合车身的构造对内容进行讲解,便于学生反复观看。通过视频的录制方式便于学生对于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性的锤炼。
  2.5 运用虚实实践教学   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采取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刻了解汽车的构造原理和作用机理,通过这样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加入对于VR技术的应用,让学生通过鼠标去进一步对汽车的零部件和结构发出操作命令,使汽车的零部件发挥功效,通过鼠标操作:发动机、底盘、车身以及电气设备中等各个部件,帮助学生掌握汽车的整个运行原理,进而在其后期接触到实际操作内容时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了解基本的常识,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2.6 运用案例灵活教学
  在教学过程当中,针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其中会涉及到众多的知识量,这主要是由于汽车的零部件非常繁杂,每一个零部件作用的机理和协调系统以及作用的过程都存在着很多差异性,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学习压力。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教师要注重对于问题的导入方法,可以利用案例强化问题的建设和引出,案例的生活性、情景性以及故事性比较适合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例如:发动机出现故障时,如何对其进行诊断和检测。教师可导入实际案例,甚至可以通过视频来对发动机的故障问题进行真实情景再现,例如:发动机的油耗过大问题,其主要的检修方式为:首先,检查排气系统是否存在阻塞情况,并对冷却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其次,测量温度传感器,空气流量计以及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部位的作用效果。再次,要测量燃油的压力并检测点火时的高压能量。最后,对喷油器是否存在漏油情况进行识别判断并考察轮胎的气压等。通过有顺序的流程操作,便于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逻辑构建,强化其学习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7 凸显教学中的任务导向
  汽车专业偏向于实践操作,学生要想学好该门课程,应该对于整个汽车的实际操作步骤、运行原理以及后期故障的处理方式具备较为深刻的感悟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也要加强对于任务的导入,通过任务带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针对于某一问题进行思考和素材的搜集,例如:汽车的灯组中的车灯功能、使用方式和使用功能,提出相关的问题,对于汽车而言,主要有遠光灯、近光灯、雾灯、危险报警闪光灯、左转向灯、右转向灯等等,不同灯的使用情况存在很多差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提出远光灯在什么时候不能启动?什么时候需要启动?在通过隧道、过人行横道、转弯灯都需要开启什么灯?并说出理由。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通过建立各自讨论群的方式去对整个汽车的灯组和实际运用的情境以及运行原理进行分析和资料的搜集,并结合车灯的特殊情况进行知识的获取,使学生在讨论过程当中形成系统性的思维,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能够得到显著增强。在此之后,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当中再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到的内容和资料以及相应的具体案例进行讲解,给学生更多发言的机会,使得教学资源更为丰富,显著提升教学质量。而且这种情境的代入也可以使学生在搜集素材的过程当中,了解汽车知识的专业性和实践操作性,深刻掌握汽车的实训知识和专业理论,在学习中不断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一一对应。
  2.8 要完善教学评价环节
  很多教学的有效性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去进行保障。在汽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的结合运用,教师更需要了解学情真实情况,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教学评价可以让教师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为此,在学习完一章内容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逻辑,教师可在总结和评价前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发动机的故障原理以及具体的实践解决方法,并通过一些视频播放一些错误的操作方法,进而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辨别和纠正,通过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系统性回顾,强化对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整合,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思维,这对于汽车专业的教学是非常有效的。再例如:在学习完发动机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油泵、缸体、飞轮、飞轮壳、缸盖、活塞、曲轴、排气门等关键零部件元素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弥补,这样学生可以加强对发动机知识的了解,实现对发动机的准确记忆和深度认知。
  3  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专业的教学是偏向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学科。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不断拓展教学路径、完善教学模式,对教学资源给予充分整合,对教学质量给予有效提升,进而为学生的后期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淑辉,王军年,李向瑜.工程教育认证下的车辆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2):128-131,136.
  [2]白庆华,霍倩,王磊.基于专业认证的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6):118-119.
  [3]张晓娟.基于“三点一线”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2):41-42.
  [4]李鲲,李红波,赵焱.基于CDIO理论的“前厂后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广西师范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J].职业,2018(21):73-74.
  [5]邢广玉.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思考[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8(06):35-37.
  [6]李冰.中职汽车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17(33):87.
  [7]欧阳宏达,王潇,陈坚.浅谈工业设计专业交通工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与趋势——面对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如何有效地进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J].大众文艺,2017(18):211-212.
其他文献
本研究将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出发,结合我厂设备等技术水平,基于+GF+加工方案公司生产的FORM 20,对不同工件材料,从电极情况、加工形状和加工参数等三方面进行验证性加工
在铸造工艺中,对铸件清理的过程中,需要将铸件飞边毛刺等去除,这也是铸造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但是由于打磨工序人力资源投入大,存在着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不高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智能传感器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汽车电子质量。本文主要围绕汽车电子传感器,并且对当前智能传感器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作出了概述,分析了汽车电子智能
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生产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生产厂家开始革新自身的生产技术,尤其是对于PLC技术的
针对车辆质心测量设备调平与升降的需求,研制了液压自动调平与升降系统。将一种模糊PID自动控制策略应用到此系统中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相比传统PID控制在调平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等方面的性能均有明显提高。
通过微弧氧化技术对镁合金表面改性,旨在获得拥有优良抗腐蚀性的陶瓷涂层。在硅酸盐电解液体系下对AZ31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研究Er(NO3)3掺杂量变化对改性涂层相组成、微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兴产业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器人作为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虚拟仿真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许多高职院校也开展了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并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