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走罐配合艾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60例2016年1月-2017年12月腰肌劳损患者。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予以走罐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走罐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的疼痛分值情况、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患者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不良作用。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的疼痛分值情况和对照组无差异,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作用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走罐联合艾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詞:走罐配合艾灸;腰肌劳损;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1-062-03
腰肌劳损的发生率高,腰肌劳损是中年人劳动能力丧失的最主要因素,是引起腰背疼痛主要原因。多数腰肌劳损患者无明显器质病变,发病时间长,反复发作,给腰肌劳损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1]。本研究分析了走罐配合艾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60例2016年1月-2017年12月腰肌劳损患者。按照治疗分组,观察组30例,男女是18、12例。年龄最大的 72 岁,最小的 21岁,平均年龄( 41. 22± 7. 06) 岁; 腰肌劳损病程最长的 8 年,最短病程 2个月,平均( 2. 68± 0. 87) 年。对照组30例,男女是17、13例。年龄年龄最大的 72 岁,最小的 22岁,平均年龄( 41. 27± 7.11) 岁; 腰肌劳损病程最长的 8 年,最短病程 2个月,平均( 2. 64± 0. 81) 年。两组一般资料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走罐治疗,膀胱经走罐治疗,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腰背部,放松全身肌肉,用中号玻璃罐将施术部位广泛均匀涂抹医用凡士林,罐口也涂一层医用凡士林,闪火法把火罐拔在施术部位上。医生双手进行罐体推动,在腰背脊柱双侧肌肉上下来回反复推动直至局部皮肤充血,在最为疼痛的部位坐罐,留5分钟,三天行罐一次,治疗2周。
观察组则予以走罐联合艾灸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艾灸法: 走罐后稍微休息,之后嘱咐患者俯卧,将艾条点燃,在明显疼痛的部位用艾条进行艾灸治疗,和皮肤距离3厘米左右以免烫伤,均匀上下左右运动,促进温热平均渗透,若患者无法耐受热度则暂时移走,每次艾灸的时间是20分钟,每天一次,治疗十次[2-3]。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的疼痛分值情况、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患者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不良作用。
显效:相关症状消失且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患者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正常;改善: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患者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改善50%以上;无效: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患者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改善不足50%。临床疗效=显效、改善百分率之和[4]。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版本软件进行x2、t检验分析,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对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治疗前后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比对
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2.3两组治疗前的疼痛分值情况、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比对
观察组治疗前的疼痛分值情况和对照组无差异,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作用比对
观察组不良作用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4.
2.5治疗前后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
治疗前两组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走罐借助负压原理,反复地来回推移罐,从而扩张毛细血管和促进血管充血,产生溶血、出血,促使部分小血管破裂,促进组织液释放,可有效借助化学刺激而产生一定的免疫应答,促进抗病能力和免疫力提升,促使病变细胞和组织再生、恢复。另外走罐可通过调节神经体液,改善局部和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减轻局部张力,发挥消肿止痛作用。灸法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借助穴位经络原理和温热作用,发挥缓解症状和疼痛,促进内分泌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免疫功能改善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平衡,达到祛湿除寒、温经通络、活血行气作用。
本研究中,对照组予以走罐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走罐联合艾灸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的疼痛分值情况和对照组无差异,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作用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走罐联合艾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纳. 按揉太白穴并常规推拿治疗腰肌劳损(寒湿型)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
[2]李求实. 三维五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
[3]莫凯祺. 推拿配合阿是穴针刺切割放血治疗粘连性慢性腰肌劳损症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7.
[4]彭晓燕. 平衡罐结合温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5]邱文梅. 穴位埋线治疗运动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关键詞:走罐配合艾灸;腰肌劳损;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1-062-03
腰肌劳损的发生率高,腰肌劳损是中年人劳动能力丧失的最主要因素,是引起腰背疼痛主要原因。多数腰肌劳损患者无明显器质病变,发病时间长,反复发作,给腰肌劳损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不良影响[1]。本研究分析了走罐配合艾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60例2016年1月-2017年12月腰肌劳损患者。按照治疗分组,观察组30例,男女是18、12例。年龄最大的 72 岁,最小的 21岁,平均年龄( 41. 22± 7. 06) 岁; 腰肌劳损病程最长的 8 年,最短病程 2个月,平均( 2. 68± 0. 87) 年。对照组30例,男女是17、13例。年龄年龄最大的 72 岁,最小的 22岁,平均年龄( 41. 27± 7.11) 岁; 腰肌劳损病程最长的 8 年,最短病程 2个月,平均( 2. 64± 0. 81) 年。两组一般资料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走罐治疗,膀胱经走罐治疗,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腰背部,放松全身肌肉,用中号玻璃罐将施术部位广泛均匀涂抹医用凡士林,罐口也涂一层医用凡士林,闪火法把火罐拔在施术部位上。医生双手进行罐体推动,在腰背脊柱双侧肌肉上下来回反复推动直至局部皮肤充血,在最为疼痛的部位坐罐,留5分钟,三天行罐一次,治疗2周。
观察组则予以走罐联合艾灸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艾灸法: 走罐后稍微休息,之后嘱咐患者俯卧,将艾条点燃,在明显疼痛的部位用艾条进行艾灸治疗,和皮肤距离3厘米左右以免烫伤,均匀上下左右运动,促进温热平均渗透,若患者无法耐受热度则暂时移走,每次艾灸的时间是20分钟,每天一次,治疗十次[2-3]。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的疼痛分值情况、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患者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不良作用。
显效:相关症状消失且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患者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正常;改善: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患者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改善50%以上;无效: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患者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改善不足50%。临床疗效=显效、改善百分率之和[4]。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版本软件进行x2、t检验分析,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对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治疗前后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比对
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2.3两组治疗前的疼痛分值情况、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比对
观察组治疗前的疼痛分值情况和对照组无差异,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不良作用比对
观察组不良作用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4.
2.5治疗前后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
治疗前两组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走罐借助负压原理,反复地来回推移罐,从而扩张毛细血管和促进血管充血,产生溶血、出血,促使部分小血管破裂,促进组织液释放,可有效借助化学刺激而产生一定的免疫应答,促进抗病能力和免疫力提升,促使病变细胞和组织再生、恢复。另外走罐可通过调节神经体液,改善局部和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减轻局部张力,发挥消肿止痛作用。灸法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借助穴位经络原理和温热作用,发挥缓解症状和疼痛,促进内分泌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免疫功能改善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平衡,达到祛湿除寒、温经通络、活血行气作用。
本研究中,对照组予以走罐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走罐联合艾灸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的疼痛分值情况和对照组无差异,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作用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走罐联合艾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血清炎症TNF-α以及IL-6、C反应蛋白、腰部功能障碍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失眠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纳. 按揉太白穴并常规推拿治疗腰肌劳损(寒湿型)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
[2]李求实. 三维五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
[3]莫凯祺. 推拿配合阿是穴针刺切割放血治疗粘连性慢性腰肌劳损症的临床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7.
[4]彭晓燕. 平衡罐结合温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5]邱文梅. 穴位埋线治疗运动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