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政综述】
2014年3月3日至1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3月5日至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全国“两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正式从党的观点上升为国家意志。改革,是2014年“两会”的鲜明主题;改革,是代表委员的最大共识;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这个不同寻常的时间节点,代表委员围绕改革商国是、增共识,抓住落实定大计、聚力量,唱响全面深化改革主旋律,凝聚攻坚克难正能量,推动新一轮改革迈出坚定步伐。
【考点链接】
一、经济生活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2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得实惠。
3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坚持放管并重,建立纵横联动协同管理机制,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
将来会怎么样,我根本不会考虑。要是成天想着今天,愁着明天,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就是事情糟到无可再糟的地步,我想总还是有路可走的。——毛姆
以我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享受便利生活环境的同时,想要返回那种朴素、简单的生活的念头也更剧烈。——宫崎骏
二、政治生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审议和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报告和文件,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2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政协委员们通过大会发言、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参加小组讨论等形式建言献策,体现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体现了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这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三、文化生活
1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塑造人生。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成现代文化强国。
2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生活与哲学
1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关键部分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稳增长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更是为了保就业。
2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又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3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改革是2014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多释放改革红利。
4坚持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当前改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创新测试】
1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我们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约法三章”。这些做法有利于①加强政府的自身建设,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②引导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杜绝社会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提高政府权威,巩固一党执政的根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共享,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一代码,对违背市场竞争规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这一做法将①增加企业交易的成本②使失信者受到信用惩戒的威慑③塑造社会诚信,维护市场秩序④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政治生活看,这是因为①在我国,国家与个人之间、各区域之间没有真正的利益分歧 ②在我国,国家与公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源于人民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4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这将有利于①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 ③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④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52014年3月7日,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赖明表示,政府部门对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态度很好,但是效果不理想,其中一个原因是有的提案本身比较“雷人”或者比较夸张或者不靠谱,实际上没有办法操作。这一现象表明:政协委员 A应不断加强个人修养,提高履职能力B应与政府保持一致,不要自以为是
C必须慎重行使权利,维护政府权威D履职不受监督、发言不受追究
6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某校时政小组在学习“两会”精神时,以“大学生就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聚焦“大学生就业”
注:以上数据源自西南财大2012年12月份发表的《中国城镇失业报告》
虽然我早已被告知,造物主只会将事情做到一半。——翁贝托·埃科
我相信我贫困和富足中的日夜,与上帝和所有人的日夜相等。——博尔赫斯
(1)两图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简要分析这些现象是否合理。
◇热议 “大学生就业”
观点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是暂时性的,这主要是因为毕业生对工作预期过高,不肯屈就所致。过一段时间,当他们发现七八千元的工作找不到,只能找到三四千元的时候,失业率就会下降,最终回归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失业率较低的特点。
(2)结合上述观点,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应怎样认识自身的就业问题。
观点二: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是教育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的错位。自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毕业人数以118%的速度增长,2014年毕业人数更是达到727万。但我国产业结构在这十多年中并未发生太大变化,最能容纳大学生就业的服务业发展不够,每三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就有一个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
(3)结合上述观点,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向政府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1A 2C 3B 4D 5A
6(1)城镇青年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失业率越高;城乡居民的学历与年均劳动收入成正相关。良好的教育对就业和增加收入应该有所帮助,前者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后者是合理现象。
(2)①我国大学毕业生应有合理的就业预期。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由市场进行配置的,个人预期与市场需求要相符合。②我国大学毕业生应树立职业平等观。认识到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社会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能有所作为。
(3)①政府要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②政府要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满足社会需求。③政府要切实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提高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④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和鼓励就业的方针。
2014年3月3日至1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3月5日至1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全国“两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正式从党的观点上升为国家意志。改革,是2014年“两会”的鲜明主题;改革,是代表委员的最大共识;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这个不同寻常的时间节点,代表委员围绕改革商国是、增共识,抓住落实定大计、聚力量,唱响全面深化改革主旋律,凝聚攻坚克难正能量,推动新一轮改革迈出坚定步伐。
【考点链接】
一、经济生活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2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得实惠。
3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坚持放管并重,建立纵横联动协同管理机制,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
将来会怎么样,我根本不会考虑。要是成天想着今天,愁着明天,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就是事情糟到无可再糟的地步,我想总还是有路可走的。——毛姆
以我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享受便利生活环境的同时,想要返回那种朴素、简单的生活的念头也更剧烈。——宫崎骏
二、政治生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全国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审议和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等一系列报告和文件,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2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政协委员们通过大会发言、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参加小组讨论等形式建言献策,体现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体现了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这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责,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依法行政、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三、文化生活
1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塑造人生。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成现代文化强国。
2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生活与哲学
1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关键部分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稳增长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更是为了保就业。
2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要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又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
3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改革是2014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多释放改革红利。
4坚持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当前改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创新测试】
1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我们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严格执行“约法三章”。这些做法有利于①加强政府的自身建设,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②引导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杜绝社会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④提高政府权威,巩固一党执政的根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共享,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一代码,对违背市场竞争规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这一做法将①增加企业交易的成本②使失信者受到信用惩戒的威慑③塑造社会诚信,维护市场秩序④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政治生活看,这是因为①在我国,国家与个人之间、各区域之间没有真正的利益分歧 ②在我国,国家与公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源于人民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4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这将有利于①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 ③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④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52014年3月7日,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赖明表示,政府部门对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态度很好,但是效果不理想,其中一个原因是有的提案本身比较“雷人”或者比较夸张或者不靠谱,实际上没有办法操作。这一现象表明:政协委员 A应不断加强个人修养,提高履职能力B应与政府保持一致,不要自以为是
C必须慎重行使权利,维护政府权威D履职不受监督、发言不受追究
6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某校时政小组在学习“两会”精神时,以“大学生就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聚焦“大学生就业”
注:以上数据源自西南财大2012年12月份发表的《中国城镇失业报告》
虽然我早已被告知,造物主只会将事情做到一半。——翁贝托·埃科
我相信我贫困和富足中的日夜,与上帝和所有人的日夜相等。——博尔赫斯
(1)两图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简要分析这些现象是否合理。
◇热议 “大学生就业”
观点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是暂时性的,这主要是因为毕业生对工作预期过高,不肯屈就所致。过一段时间,当他们发现七八千元的工作找不到,只能找到三四千元的时候,失业率就会下降,最终回归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失业率较低的特点。
(2)结合上述观点,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应怎样认识自身的就业问题。
观点二: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是教育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的错位。自高校扩招以来,每年毕业人数以118%的速度增长,2014年毕业人数更是达到727万。但我国产业结构在这十多年中并未发生太大变化,最能容纳大学生就业的服务业发展不够,每三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中就有一个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
(3)结合上述观点,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向政府提出建议。
参考答案:1A 2C 3B 4D 5A
6(1)城镇青年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失业率越高;城乡居民的学历与年均劳动收入成正相关。良好的教育对就业和增加收入应该有所帮助,前者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后者是合理现象。
(2)①我国大学毕业生应有合理的就业预期。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由市场进行配置的,个人预期与市场需求要相符合。②我国大学毕业生应树立职业平等观。认识到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社会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能有所作为。
(3)①政府要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②政府要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满足社会需求。③政府要切实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提高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④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和鼓励就业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