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措施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84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综合护理后其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依次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100例。常规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及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也优于干预前及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经综合护理后,其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同时不良情绪显著缓解,生活质量也提高。
  关键词:综合护理;老年患者;冠心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065-02
  冠心病是临床的高发疾病之一,目前和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一起列入公共卫生关注的慢性病范畴。冠心病是由心脏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细胞血氧水平不足,出现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降低心脏功能的一种疾病[1],该病具有发病率高及病死率高的特点,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另外,许多患者因病情发展相对较快,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极易导致其心理健康及生命健康均受到强烈影响[2]。因此,有学者指出,在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干预[3],而由于该疾病以老年人多发,因此护理意义更为显著。近些年,随着护理模式的逐渐改变,采用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得到部分學者认同[4]。为探究其效果,特选取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3例,女87例,年龄61~79岁,平均(71.12±3.05)岁。根据患者入院先后依次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100例。常规组中,男57例,女性43例,年龄49~80岁,年龄(68.66±8.81)岁。研究组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48~79岁,年龄(69.69±7.28)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入院时伴有胸闷、胸痛、心悸和呼吸困难等症状;(2)患者经诊断,其症状符合冠心病相应标准[5];(3)患者年龄≥60岁;(4)患者意识较为清晰,能够配合护理工作的实施;(5)患者治疗期间有固定家属陪伴。
  排除标准:(1)患者伴有其他系统严重障碍或恶性肿瘤等疾病;(2)患者伴有严重沟通障碍或精神类疾病;(3)患者已出现严重心脏衰竭。
  1.3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用药,对其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及心脏功能进行监测并及时纠正;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常规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并对其进行入院指导及出院指导。
  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其对治疗的信心,鼓励其说出内心疑虑,护理人员应针对其疑虑进行解释及说明,以缓解其因疾病及治疗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增加家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另外,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在与其进行沟通时,应保持充分耐心,确认患者能够了解护理措施的意义。(2)健康宣教,通过组织患者集中授课或采用一对一宣教等方式,增加患者对病情的认知,告知其在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同时使其明确良好生活习惯及心态对其自身疾病的益处。(3)环境护理,环境干净、整洁、温馨,保证按时对病房进行通风,由于患者年龄加大,因此应尽可能保证病房的安静。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及沟通时,应避免对其他患者造成感染,保证患者能够享有充足的休息及睡眠时间。(4)饮食干预,根据患者自身体质制订营养食谱,满足患者机体需要;同时,指导其多饮水。(5)并发症干预,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减退,在治疗过程中,应对其心、脑、肾等系统进行密切观察,并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4  观察指标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以上两量表均由20个条目组成,其中SAS量表评分>50分,SDS量表评分>53分,即提示患者出现不良心理症状。另外,采用生活质量问卷(SF-36)评估生活质量各指标,该量表由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构成,各维度满分均为100分,且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及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及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具有病情严重、发展迅速的特点,其能够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威胁,加之该疾病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因此对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意义更为重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自2018年开始逐渐对该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该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具体病情及心理状态等因素進行评估,并通过参考相关资料及疾病特征等情况,制订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具体要求。同时,该护理模式在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前提下,对药物、饮食和环境等方面均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并在其基础上加深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进而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信心,促进其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达到对其症状改善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干预后,其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证实了综合护理模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另外,在本次研究中还发现,在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方面:①由于老年患者多因疾病及自身状况而出现不良情绪,加之其对治疗及护理措施了解过程较慢,因此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因保持充分耐心,且语言应尽可能平和;同时,为保证护理效率,应尽可能保证其家属在场,以免在指导后其家属能够对患者进行具体讲解;②由于老年人多习惯安静的环境,而院内由于患者数量及病情均较为复杂,因此应在分配病房时对患者喜好及性格进行评估,将兴趣相近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而对于喜好安静的患者,应避免在日常护理中受到打扰;③由于该类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较差,且自身多伴有其他疾病,因此在对其进行护理时,应严格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相关医务人员取得联系,并做好会诊准备。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其病情好转,同时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海霞,李长玲,赵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1(4):136-137.
  [2]寇琳妍.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2):172-173.
  [3]蔡蕾.综合护理措施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3):5-8.
  [4]张宏杰.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的影响分析[J].母婴世界,2019,5(9):237.
  [5]于志玲.综合护理对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5):32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德州市陵城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6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剩余60例作为观察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疼痛评分均低
摘 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支架式工作坊教育,对血糖监测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8年10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利用计算机产生100个随机数,按随机数大小排序,分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50例,予以其支架式工作坊教育。对比两组评分(血糖监测知识、技能)、血糖规范监测达标率及相关血糖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
摘 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化疗治疗时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探究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进行肺癌护理干预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比组行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加强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不良反应、患者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肺癌患者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对比组肺癌患者,差异均
摘 要: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中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另外45例纳入观察组,进行中医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摘 要: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患者于术前不同时间条件下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清肠的成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夏津县人民医院接收的90例妇科疾病患者,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根据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14∶00和19∶00各服药一盒(每盒1 000 mL)。对照组患者于术前1天14∶00服药两盒(2 000 mL)。观察两组首次灌肠
摘 要:目的 探究对乳腺癌手术的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济宁市中医院于2021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确诊为乳腺癌并行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均为女性)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对其进行责任制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
摘 要:目的 探讨“五位一体化模式”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为后续护理研究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商丘市立医院就诊的60例哮喘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五位一体的哮喘护理,两组均护理1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胸闷消失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摘 要: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9月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分为参照组与康复组,每组41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康复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 康复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的数据,均高于参照
摘 要:目的 研究在冠心病患者中认知行为干预的价值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取山东省聊城市脑科医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86例,将其依循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一般化护理方式)与观察组(43例,额外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研究比对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与SF-36评分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干预20 d后的SDS评分、SAS评分更低,SF-36评分更高(
摘 要: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消化内镜科室护理风险控制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9年1月~2020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室收治的患者中选择76例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学中的抽签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风险控制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PDCA循环模式,最终分析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