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分子振转光谱的理论研究

来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yxx_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从头算的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MRCI)方法并结合基组aug-cc-pCVQZ计算了CO分子基态(X1Σ+)的势能曲线和偶极矩曲线,得到的势能曲线、偶极矩曲线分别与RKR势、文献的偶极矩曲线吻合较好。利用所得的势能,求解双原子分子核运动的Schr9dinger方程找到了CO分子X1Σ+态转动量子数J=0时的70个振动态,对于每一振动态,分别计算了其振动能级G(v)、转动惯性常数Bv和离心畸变常数Dv,并把计算结果与已知的42个实验值做了详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的振动能级G(v)、转动惯性常数Bv、离心畸变常数Dv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利用G(v),Bv导出的光谱常数[谐振频率ωe(2 160.1cm-1)、非谐振频率ωeχe(13.1cm-1)、转动常数Be(1.918cm-1)、振转耦合常数αe(0.017 3cm-1)]也与实验值的光谱常数[ωe(2 169.8cm-1),ωeχe(13.3cm-1),Be(1.931cm-1),αe(0.017 5cm-1)]较为符合,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方法MRCI/Aug-cc-pCVQZ对CO分子基态性质的计算是合适而可靠的。利用乘积近似方法计算了CO分子在常温、中温、高温时的配分函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CO分子在T=296K时的1-0跃迁带的谱线强度,通过比较发现,计算所得的线强度与HITRAN数据库符合较好。进一步计算的CO分子X1Σ+态1-0,2-0,3-0,4-0,2-1,3-1和4-1跃迁带的带强度也与实验值较为吻合,同时首次计算了CO分子X1Σ+态3-2跃迁带、4-2跃迁带的线强度及带强度。
其他文献
为了评价现有的落叶松树皮原花青素中试生产过程,了解生产过程中各工艺流程对产品组分含量的影响,将各工艺处理后所得样品进行了一维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
研究建立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火试金的分离富集方法——小火试金分离富集矿石中的金,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金含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在小火试金条件的选择中,分别对小火试金
钪基氟化物化学性质稳定、声子能量低、无辐射弛豫概率较低,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基质材料,并且Sc3+半径较小,能与多种氨羧络合剂形成稳定的螯合物,因而具有更加奇特的物理和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