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鲁时代”的终结与《吕氏春秋》的登场

来源 :科学.经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x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欲阐明《吕氏春秋》撰写可能的动机以及其论述内容对战国末期当时的历史、思想角色上之固有意义.本文的论述内容可分成如下三点:(1)概述在前256年周室灭亡后产生的“后周鲁”时代的秦王之动态.(2)《吕氏春秋》的撰写目的是将治理天下人民的统治理论提供给秦王.就《吕氏春秋》作者(们)而言,借由此统治理论的实践,秦王从当今“实际上”(de facto)的“天子”能够提升为真正的天子.(3)关于《吕氏春秋》的内容是否受到《荀子》思想的影响这一点,笔者认为,《荀》《吕》两书的论述内容基本上是独自展开的,只是吕不韦可能继承了荀子的基本问题意识(即如何治理天下人民),并且将这样的论述转换成专为秦主实践的一种“行动计划”(action plan).总之,《吕氏春秋》所提出的治理天下的理论,对从前240—前230年代的秦廷以“间接支配周边诸侯和天下人民”的模式来与对外诸侯互动的政策应该发挥了某种影响力.
其他文献
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和防控,彰显科学技术之运用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疫情应对中的差别,反映出在技术文化尤其是技术治理方面的差异,包括技术范式、
依据大量的实验讨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关于意识逐步建立起来的认知,探讨重要的概念如感知、无意识、意识、记忆、直觉、大脑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意识的客观标记和阻断意识
为了最大限度地规避人工智能系统的决策和行为带来的潜在风险,人类应当对人工智能系统的行为和决策承担起责任.因此需要构建一种对所有人负责的人工智能系统开发路径.这意味
我始终觉得,不能因为害怕结局是失去,而选择不开始.我超级喜欢养花,虽然养死了一茬又一茬,这样看我好像什么也没得到,但其实不是的.我懂得了怎么给花浇水、施肥、剪枝,我闻到
期刊
在人机交互中,为了避免智能机器伤害人类,一种理想途径是构建道德上值得赞赏的人工主体.尽管智能机器能否成为道德主体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但有必要对之进行哲学论证以及探讨
协同创新能够补齐区域创新的短板,对区域及整个国家创新成果的产出极为重要.使用Gephi9.2软件生成201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图,对协同创新网络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要立足于真实的生活,在生活中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强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本文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