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地区大气中非甲烷烃(NMHCs)质量浓度水平和反应活性研究

来源 :环境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w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8月15日—9月15日同时在北京和天津对大气中的非甲烷烃(NMHCs)进行了同步观测,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计算了两地NMHCs的臭氧生成潜势以估计其对臭氧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大气中ρ(NMHCs)平均值比天津高78.0μg/m^3.用上午的ρ(NMHCs)计算了京津地区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1 470和814μg/m^3,其中苯系物对臭氧生成的影响最大,分别占总臭氧生成潜势的75%和73%,其次是烯烃(占13%和11%)和烷烃(占12%和16%).比较两地ρ(NMHCs)和NMHC
其他文献
为了克服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复杂优化问题上易出现早熟收敛、多样性缺失等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子空间高斯学习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方法提出了适应值离散度和子空间高斯学习的概念
小时候家住长江西陵峡岸,最爱跟着猎人去玩一种摘猴的游戏:把瓜子或花生米炒熟,再和上香料,简直奇香无比,然后装进一支木盒中;在木盒上开一小孔,小孔的大小刚好够猴子的手伸直五指并拢后伸进去;将木盒置于猴子出没的树林中,并固定。不一会儿,嗅觉非常灵敏的猴子闻香而来,迫不及待地将前手伸入孔中直取香瓜子,但它抓住一大把香瓜子后,乎在木盒中便成为拳头状,再也抽不出手来了,很快被擒。  猴子之所以常常中计,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