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木兰》中“龙”的形象及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儿女自称为“龙的传人”,龙在国人心中的神圣地位可见一斑。英文翻译“龙”为“dragon”,其形象及象征意义皆与中国龙不符。本文借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来探讨中西方文化中龙的翻译及差异。
  【关键词】龙 dragon 翻译 文化差异
  迪斯尼电影《木兰》脱胎于中国乐府民歌《木兰辞》,通过美国成熟的剧本改编及技术加工,是一部成长于海外市场的中国外壳、西方内核的电影。《木兰辞》原文仅三百多字,电影为了加强戏剧冲突效果,增加了许多人物和情节,如对木兰形象的重塑、人物内心的剖析、配角的形象与设定等。这些新增内容中,最直观体现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就是片中出现的龙的形象。
  一、《木兰》中的龙
  《木兰》中龙以两种形象出现:第一种是木须龙(Mushu),长相与中国文化中的龙相似,但身量矮小,形容猥琐,通身红色,在祠堂负责打杂,后来为木兰的跟班。无论从形象还是角色设定上,木须龙都是剧中的搞笑担当,与国人认知中的龙的形象完全相反。如,木兰对木须龙的第一印象是“a little lizard”(小蜥蜴),突出了木须龙的小身板;木兰的先祖们要找一位家族守护神去帮助木兰赢得家族声誉时,木须龙毛遂自荐,但先祖们说:“We will be sending a real dragon to retrieve Mulan.”(我们要派一条真正的龙去帮助木兰),说明先祖们也不认可木须龙的能力;木须龙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时,妄图喷出一个火球,但因先天能力不足,只能吐出一个花生大小的火星,而且轉瞬既灭,没有任何的威力可言等情节,更加证明了木须龙在剧中的能力倒数,地位低下。
  而先祖们口中的“real dragon”便是电影中的第二种龙,石像神龙(the great stone dragon)。它是木兰家族的守护者,天神一般的存在。外形龙头狮身,威猛异常。但在召唤时,却被木须龙用铜锣不小心敲断了一只耳朵,这位守护神就成了一堆碎石,外强中干,不堪一击,与之前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
  中国龙由鹿角、牛头、驴嘴、虾眼、象耳、鱼鳞、人须、蛇腹、凤足构成,能行云布雨,遨游于天际,也可潜伏于波涛,是东方文化中独特的存在,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生物。电影《木兰》中将龙翻译为dragon,这是目前最常见的翻译方法。维普百科上把dragon分成两种,European dragon和Chinese dragon。European dragon是“depicted as reptilian creatures with animal-level intelligence, and are uniquely six-limbed (four legs and a separate set of wings)”,智商不高的爬行类生物,四爪两翼。Chinese dragon是“depicted as serpentine creatures with above-average intelligence, and are quadrupeds (four legs and wingless)”,智商较高的蛇类生物,四爪无翼,形象上两者有差别。
  中国龙是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儿女以龙的传人自称,古代皇帝也自称为“真龙天子”。很多传说故事也与龙有关,如伏羲氏时,以龙纪事,创立文字;汉高祖刘邦生母梦中与龙结合,受孕而生刘邦等等。人们对龙有尊敬,有仰慕,有畏惧,却不敢有轻蔑之情,所以中国的作品中,不会出现木须龙这样的“小丑龙”形象。电影中的石像神龙虽是威严与神力代表,看似符合中国龙的设定,但却龙兽狮身,蹲坐在石墩上犹如看门石狮,不伦不类,画虎成犬,威严有余而贵气不足,因此也不符合中国龙的形象。虽然电影《木兰》是个传统的中国故事,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剧中的木须龙和石像神龙,都不是真正的中国龙。
  dragon在英语中用来指代的是“a woman who behaves in an aggressive and frightening way”(悍妇,母夜叉)这类人,类似中国的“母老虎”。西方小说中,经常会出现有骑士与恶龙进行搏斗、恶龙掳走公主、喷火毁坏农村和城镇、抢夺财物等故事,如北欧神话中的尼德霍格、《贝奥武夫》中的龙等等。西方文化中的dragon,喜欢囤积并看守宝物、好奇心重、好报复、会飞、会喷火,一般来说是基督教中的反面形象。龙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许多跟龙有关的词语也多是带有祝福或美好的意义,如龙凤呈祥,龙马精神,鲤鱼跃龙门,生龙活虎等等,与dragon在英语中的象征意义大相径庭。
  由此可见,无论是形象还是象征意义上,中国龙与西方dragon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三、结论
  因为龙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在中西方文化中不能对等,所以用dragon一词来翻译中国“龙”,是不妥当的。目前对“龙”的翻译意见不统一,有人建议用音译法,用拼音“long”来代替dragon。但拼音“long”和英文单词“long”(长的)拼写一样,容易混淆,所以又有人建设使用“loong”,这样与“龙”发音相似,与“long”(长的)拼写方式也区别开来。也有人建议用意译法,用Chinese dragon来专门指代中国龙,这样好记又容易分别。无论是音译法还是意译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为了能更好地宣扬中国文化,减小中西方文化差异,需尽快统一“龙”的翻译方法,为中国龙正名。
  参考文献:
  [1]赵锐.从中国十二生肖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校园英语,2015(14).
  [2]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M).商务印书馆,2009.
  [3]陈莉莉.迪斯尼电影《Mulan 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4]李淑玲.浅议“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及翻译观[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其他文献
访谈背景:  2006年12月30 日,江苏省教育厅颁布施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这是江苏基础教育在新阶段、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常规管理、指导广大学校依法管理、自主管理、创建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围绕《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颁布施行的有关问题,本刊记者对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进行了专题访谈。    记者:王厅长,您好!《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已经颁布施行,对全省中小学来说,这是一件具有现实意义的
【摘要】阅读是通过语言文字,让读者认识世界,发散思维、开拓眼界的一种学习手段。目前,在语文阅读过程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效果不尽如意,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够自主阅读,在鉴赏、理解、品味文章方面还有待加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仍然需要老师和家长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醒,无法独立思考和解决阅读中的问题,甚至无法通过阅读来提升自我的思维品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
【Abstract】English vocabulary plays a vital role in our English study. Many Chinese students often feel frustrated in an attempt to memorize English words. This paper gives readers seven suggestions on
【摘要】所羅曼诺瑟普的自传小说《为奴十二年》展示了19世纪50年代奴隶们最真实的苦难生活,也揭露出奴隶的痛苦大部分是来自奴隶主的残酷人性。而对《为奴十二年》的研究却很少有人在小说文本的基础上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探索小说中人物的人性。因此,本文将基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小说人物Epps进行人格结构解读,探讨他邪恶膨胀的本我及其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为奴十二年 人格结构 本我  【Abstrac
【摘要】在英语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的解读英文文本,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英语教学已逐渐突破以往以单词、句子理解等为主的浅层次阅读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深层次阅读能力的训练。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The Hungry Dragon》的教学为例,浅谈了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所采取的对策及带来的教学思考
【摘要】英语属于国际性语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我国更多的参与到世界性活动中来,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中等师范学校肩负着为小学幼儿教育输送优秀教师的重要任务,英语教学也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了中等师范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中等师范学校 英语教学 有效性  中等师范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必须要以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前提,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综
【摘要】为了让学生学好语音,进而学好英语,就必须提高对语音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其次是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再结合多样的方法进行趣味教学。只要我们潜心探索,大胆地去创新,“枯燥”的语音教学就会变成乐趣。  【关键词】语音教学 有效性  语言有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最基本的因素。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
【摘要】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主张“生活化”教育,反对死教育。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活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言语实践,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当下英语教学中要积极渗透情感教育,活用体验式教学,活用创造性教学。  【关键词】陶行知 情感教育 体验式教学 创造性教学  陶行知在《活的教育》一文中指出:“用活的人教活的人,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拿活的书籍去教小孩。”先生一贯主张活教
【摘要】英语教育作为高中的公共课程之一,在新环境下,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改变学习理念,创新学习方法,更新探索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自我探索的学习英语积极性,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在“互联网 ”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的研究,探索英语学习新方法,新思路和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为我们的英语
所谓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是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的一种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的理念和意识,即在教材单元主题的引导下,通过整合教材板块、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进行单元整体考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其目的在于优化教学设计,实施结构化教学,提高学与教的质效。  鉴于本人平时的教学经验与案例,在平时英语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单元整体设计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基于文本再构的单元整体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