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BA赛场的大前锋就像是泰坦巨神,泰坦巨神是天神乌拉诺斯和大地之母盖亚的儿女,在被宙斯推翻之前,他们曾经是希腊众神的统治者。将泰坦巨神和大前锋相比并无确切论据,只是篮球上的四号位们往往都是肌肉棒子,有着凶悍的篮板和肮脏的防守,容易令人想起《西游记》中的巨灵神或者古希腊神话中的泰坦巨神。早期大前锋人才凋零,但本世纪以来,四号位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如上期所说,关于篮球场上位置区分的原始定义,日本著名漫画家井上雄彦所著的《灌篮高手》中五名球员位置区分就是此中的经典。在《灌篮高手》中,主人公樱木花道就是司职大前锋,而他在球队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争抢篮板和防守。井上雄彦将其塑造成视篮球为生命的热血青年,对于篮板和防守,他有着无比的热爱。
樱木花道对于篮板球和防守的爱,以致置生命于不顾的这种故事在NBA并不鲜见。大前锋,在职业联盟成立之初,他们主要的功能就是在篮下和对手奋力拼抢篮板球,防守中成为保护中锋的炮灰,球队中的脏活累活均是由大前锋来完成。因此在联盟的前几十年,联盟中大前锋星光黯淡,谢伊斯成为第一位扬名立万的大前锋明星球员。
谢伊斯作为“雪城”锡拉丘兹民族队的核心球员,职业生涯从未离开此地。谢伊斯在大前锋的星光很快被另一位强力前锋所掩盖——“鹰王”鲍勃·佩蒂特的横空出世。在凯尔特人五、六十年代统治时期,绿衫军一共经过三股强大的阻击力量,那就是老鹰、湖人以及个体户威尔特·张伯伦。别看现在的老鹰积弱不振,彼时的老鹰在佩蒂特的率领下充当了凯尔特人王朝的第一块绊脚石,佩蒂特率领老鹰四次杀入总决赛,并于1958年经历六场鏖战击败凯尔特人成功封王,若不是佩蒂特在第六场砍下50分,恐怕凯尔特人将是十连冠,而非现在的八连冠。
佩蒂特之后不久,杰里·卢卡斯又成为了这个位置的王者,卢卡斯篮板、得分、防守、助攻一把罩,这位“记忆大师”的记忆能力惊人,退役后曾在全国直播时将纽约整个曼哈顿地区电话簿的前500页背下来。此后的迪巴斯切尔、埃尔文·海耶斯均诠释了篮板和防守的艺术。
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大前锋球员逐渐进入了联盟的主流,麦克海尔、巴克利、卡尔·马龙、罗德曼、文·贝克、坎普、麦克戴斯成为了其中的代表人物。其中马龙号称“九十年代最优秀的大前锋”。而巴克利和罗德曼以“迷你”的身高令人拍案叫绝,坎普和麦克戴斯的身体素质之霸道更让人叹为观止。

进入21世纪后,大前锋开始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爆发期,70、80后出生的球员开始成为主角。韦伯、邓肯、加内特、诺维斯基早已是公认的超级巨星。而拉希德·华莱士、小奥、加索尔、布泽尔、斯塔德迈尔、布兰德、大卫·韦斯特、波什、阿尔·杰弗森、兰多夫等球员同样是星光四熠。
球员们的类型也逐渐分门别类,传统如邓肯,另类如加内特、波什等,斯塔德迈尔则继承了坎普的狂轰乱炸,更有诺维斯基这样的投射型大前锋。而其中邓肯加盟马刺以来,四度率领马刺登顶,更是在《体育画报》评出的最佳阵容中加冕史上第一大前锋,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残酷的大前锋时代。
查尔斯·巴克利
Charles Barkley
迷你案例巴克利官方身高为1.98米,但他在自传中爆出自己是实际上只有1.93米,然而在巴克利的职业生涯中,他场均能够得到22.1分和11.7个篮板,并在1986-87赛季、1992-93赛季分别斩获一个篮板王荣誉和一个常规赛MVP,从来没有人敢说巴克利是软蛋,他唯一缺少的只是一枚总冠军戒指。
巴克利来到地球的使命似乎就是两个:打球和搞笑。早在参加选秀之前,费城76人就已经相中了这位奥本大学的胖小子,但巴克利因为薪金问题却不想去76人报道,选秀前球队人员告诉巴克利要在选秀前将体重控制在275磅,不过巴克利不以为然,为了让76人不要他,巴克利努力地增肥,希望76人会因此放弃他,但球队在看到291磅的巴克利后仍然要下了这个“篮板圆球”,巴克利第一次亮相就够无法无天的了。
76人是一支属于“J博士”欧文和摩西·马龙的球队,这支球队在巴克利加盟的前一年获得过总冠军。作为一名菜鸟,巴克利并没有受到费城球迷的完全接纳,习惯了“J博士”温文尔雅的外表,巴克利的大嘴巴并没有立即被本土球迷所接受。
无法无天,并不表示巴克利对于“J博士”不尊重,这是巴克利另外的一面,乔丹是他的好友,而优雅的欧文则是他的偶像。巴克利的到来很快引起了费城媒体的质疑漫骂,这位菜鸟总会在比赛、训练中因为失败而摔坏椅子,他还会对时事政治针砭时弊,好像他退役后会去当宾州州长而非解说员一样。比如1984年的11月9日,刚刚打了职业篮球才几个晚上的巴克利在那天晚上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天“J博士”和伯德针锋相对,但伯德完全压制了前者,而巴克利则一把从后面将伯德抱住,任恼羞成怒的“J博士”对伯德饱以老拳。

但庆幸的,巴克利在球场上的顽强和效率,让外界闭上了嘴巴,在他的第二个赛季,巴克利场均贡献20分,并且抢下12.8个篮板,超越摩西·马龙成为球队的篮板王。费城人知道,老去的摩西·马龙和“J博士”已经不能带给他们希望,随着前者的被交易和后者的退役,巴克利成为了这支球队的核心。
1986-87赛季,巴克利场均揽下23分和联盟最多的14.6个篮板,此后连续5年,他都成为了球队的得分王和篮板王,在1989-90赛季,巴克利率领76人打出53胜29负的佳绩,在MVP评选中,他仅以微弱的分差负于“魔术师”约翰逊。1991-92赛季,巴克利经历一些伤病,而球队的战绩也仅为35胜47负,巴克利和球队原本不佳的关系跌到了冰点,那个赛季结束后,他知道自己要走了。
1992年的夏天,巴克利来到了凤凰城,这里有凯文·约翰逊、丹·马尔利、汤姆·钱伯斯等一批好手,巴克利在这里释放了自己所有的才华:场均25.6分、12.2个篮板、5.1次助攻,他可以摘下篮板后发动快攻,也可以用他的大屁股背身拱入内线腹地,然后在进攻时限即将到来时将球命中,他甚至可以投三分,他的射程广泛。该赛季太阳队战绩高达62胜20负,巴克利终于在季后赛到来前收获了一枚常规赛MVP。并在季后赛中先后击败湖人、马刺和超音速,但在总决赛巴克利败给了好友乔丹,这是巴克利最接近总冠军的一次,但却失之交臂。
在连续两次3比4不敌火箭之后,奥拉朱旺的强大让巴克利发出“奥拉朱旺可以在场上封盖任何圆的东西,当然包括我的头在内”的论调。1996年,巴克利加盟了火箭,他和奥拉朱旺、德雷克斯勒组成三巨头,但在1997年的季后赛中,他们被斯托克顿的三分球挡在总决赛门外,此后三名巨星或老、或伤、或离去.德雷克斯勒退役后,1999-00赛季,皮蓬离开芝加哥,降临航天城。可惜此时的三老早已是年老色衰,巴克利也为伤病所困,在1999-00赛季的一场常规赛中,巴克利受伤报废,彻底告别了赛场。退役时巴克利含泪说道:“上帝让我成为人间凶器,现在是该收回凶器的时候了。”
丹尼斯·罗德曼
Dennis Rodman

迷你案例罗德曼的身高2.01米,司职大前锋,他的篮板能力恐怕是所有蓝领球员都望尘莫及的。他曾连续7年获得篮板王,并且两度获得年度最佳防守队员,以及7次入选最佳防守阵容、1次防守二队和1次防守三队。
罗德曼在1986年的第二轮总第27顺位才被活塞选中,初入联盟的“大虫”并不如后来那么另类,他只是“坏孩子军团”的普通的一名坏孩子。刚一加入球队的罗德曼很快意识到以自己的得分能力很难得到立足之地。于是便开始在其他球员不在意之处寻求立身之本——篮板和防守。
勤于训练,并且乐于干脏活累活的罗德曼深得主教练查克·戴利的喜爱,1986-87赛季,罗德曼在赛季中期顶替逐渐老化的丹特利成为首发小前锋,该赛季“大虫”在26分钟的上场内高效地得到8.7个篮板,另有11.6分(这竟是罗德曼职业生涯的最高得分,此后罗德曼的场均得分再也未能过十)。
在连续两年(1989、90年)夺取总冠军之后,活塞的夺冠阵容逐渐开始老化,尤其是兰比尔的老化让罗德曼越来越承担了更多的篮板和防守任务。1990-91赛季,罗德曼场均抢下联盟第二多的12.5个篮板;1991-92赛季,罗德曼更是将这一数据提高到18.7个,并开始了连续7个赛季统治篮板榜的旅程。而这一年,罗德曼已经连续第4个赛季入选了最佳防守阵容。

也就在这个时候,联盟的薪金也开始出现大面积上涨,罗德曼和球队的薪金问题成为了矛盾的关键,1992-93赛季罗德曼蝉联了篮板王,并第五次入选了防守第一队,赛季结束后,罗德曼被交易到了圣安东尼奥马刺,成为“海军上将”大卫·罗宾逊的禁区搭档。
在马刺的两个赛季中,罗德曼毫无例外的成为联盟篮板王,并且先后入选了防守二队和一队。但是罗德曼和马刺并不和谐,对于薪金问题,罗德曼同样是诸多怨言,而且罗德曼和大卫·罗宾逊也不融洽,罗德曼对于罗宾逊的常规赛MVP嗤之以鼻,甚至在自传《我行我素》中爆出,罗宾逊在比赛中不敢去和奥拉朱旺对位。
罗德曼的性格之棘手让马刺将这位4届篮板王的花花太岁送到了芝加哥公牛。在芝加哥,罗德曼的本色演出深得风城球迷的喜爱,他又连续三年蝉联了联盟的篮板王,并帮助公牛队获得了三枚总冠军,这让他个人的总冠军戒指数达到了5枚。此后的罗德曼又曾短暂地效力过湖人和小牛,但均由于性格问题以及纪律问题,往往成为过客,始终无法在联盟中获得栖身之所。
值得提醒的是,尽管罗德曼在场外是有名的刺头,自爆和麦当娜的房中之事,婚礼上演扳新娘等离经叛道之事,但罗德曼在篮球场上的敬业却始终如一,他在争抢篮板球和防守中所投入的热情往往能感染队友和球迷。
埃尔顿·布兰德
Elton Brand
迷你案例布兰德身高只有2.03米,但他的臂展惊人,长期混迹内线,职业生涯至今场均贡献20.3分、10.2个篮板。2004-05赛季,布兰德场均有24.7分、10个篮板,并率领快船杀入西部半决赛,与太阳大战七场铩羽而归,布兰德也因此成为该赛季常规赛MVP的热门人选之一。
1999年,布兰德在和弗朗西斯的状元之争中胜出,并且在1999-00赛季的处子赛季,布兰德场均20.1分、10个篮板让他和弗朗西斯共享了当年的最佳新秀荣誉。尽管身高只有2.03米,但布兰德的接近2.20米的臂展让他获益匪浅,在他的新秀赛季,布兰德场均能够贡献4.3个进攻篮板,总进攻篮板348个排在联盟第一。
布兰德的身体壮硕,在争抢篮板时,他那浑厚的臀部和强壮上肢让他在和对手争抢禁区位置时获益良多。而在进攻端,布兰德面筐的跳投具有相当的精准度,由于具备出色的面筐移动能力和力量,对手在看防布兰德时并不敢贴得太紧,而长胳膊让布兰德的直臂投篮几乎无法封盖。
尽管在公牛的两个赛季布兰德每个晚上都能贡献20分+10个篮板,但公牛队的战绩却始终如同陷入泥潭的铁牛无法自拔,两个赛季布兰德总共才为芝加哥人带来了32场胜利。而在公牛队看来,布兰德过于迷你的身材限制了他的进步空间,芝加哥人认为指望布兰德去每晚对抗奥尼尔、邓肯、加内特们是过于奢望的。在离开乔丹之后,暗无天日的公牛需要重建,但布兰德并不是一支重建球队很好的核心——这是一名即战力很强,基本功很扎实的内线球员,但却无法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2001年,布兰德去了西部另一支万年烂队,这支球队的老板斯特林素来以小气闻名,快船更有“球星黑洞”之称,多少优秀球星从这里走出去,却再也不想回头。事实上,当时的快船不乏声名在外的球员,彼时球队有还没堕落的奥洛沃坎迪,马盖蒂、奥多姆、杰夫·麦金尼斯和昆汀·理查德森,快船最终打出39胜43负的西部第九战绩,与季后赛失之交臂。
由于队友的存在,布兰德的出手次数锐减,从上赛季的16.4次减至该赛季的12.6次,不过投篮命中率却提高了5个百分点,该赛季布兰德场均18.2分、11.6个篮板,其中总进攻篮板396个再度排名联盟第一。布兰德更是首度参加了全明星赛。
很多人指责布兰德的领导能力,即令是2005-06赛季,快船打出31年最佳的47胜战绩,布兰德成为MVP热门候选人时,人们仍然更多地将其归功于老将卡塞尔焕发第三春。诚然,布兰德不是一名出色的领袖,但他却始终是一名被低估了的球员,他的实力不容置疑,他的技术之扎实让他的表现无可挑剔,他的朴实无华,让他成为西区不可忽视的低位力量。
“迷你”是相对于球场上的位置而言
在NBA的远古时代
球员们的身高均较为矮小,大多数前锋的身高都在2.03米以下
此后随着职业联盟的发展,内线球员身体也趋于高大化
到了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
内线球员的身高和现役球员身体已相差无几
作为司职球队篮板和禁区守护神的大前锋的身高一般在2.06-2.11米之间
但是NBA也从不乏以矮小的身高混迹内线的球员
而且在和高出自己一头的对手的较量中,他们从来不落下风
早有“大D”迪巴斯切尔以及九十年代赫赫有名的“空中飞猪”巴克利、“大虫”丹尼斯·罗德曼。现役则有马里昂、埃尔顿·布兰德、哈斯勒姆这样的佼佼者。

如上期所说,关于篮球场上位置区分的原始定义,日本著名漫画家井上雄彦所著的《灌篮高手》中五名球员位置区分就是此中的经典。在《灌篮高手》中,主人公樱木花道就是司职大前锋,而他在球队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争抢篮板和防守。井上雄彦将其塑造成视篮球为生命的热血青年,对于篮板和防守,他有着无比的热爱。
樱木花道对于篮板球和防守的爱,以致置生命于不顾的这种故事在NBA并不鲜见。大前锋,在职业联盟成立之初,他们主要的功能就是在篮下和对手奋力拼抢篮板球,防守中成为保护中锋的炮灰,球队中的脏活累活均是由大前锋来完成。因此在联盟的前几十年,联盟中大前锋星光黯淡,谢伊斯成为第一位扬名立万的大前锋明星球员。
谢伊斯作为“雪城”锡拉丘兹民族队的核心球员,职业生涯从未离开此地。谢伊斯在大前锋的星光很快被另一位强力前锋所掩盖——“鹰王”鲍勃·佩蒂特的横空出世。在凯尔特人五、六十年代统治时期,绿衫军一共经过三股强大的阻击力量,那就是老鹰、湖人以及个体户威尔特·张伯伦。别看现在的老鹰积弱不振,彼时的老鹰在佩蒂特的率领下充当了凯尔特人王朝的第一块绊脚石,佩蒂特率领老鹰四次杀入总决赛,并于1958年经历六场鏖战击败凯尔特人成功封王,若不是佩蒂特在第六场砍下50分,恐怕凯尔特人将是十连冠,而非现在的八连冠。
佩蒂特之后不久,杰里·卢卡斯又成为了这个位置的王者,卢卡斯篮板、得分、防守、助攻一把罩,这位“记忆大师”的记忆能力惊人,退役后曾在全国直播时将纽约整个曼哈顿地区电话簿的前500页背下来。此后的迪巴斯切尔、埃尔文·海耶斯均诠释了篮板和防守的艺术。
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大前锋球员逐渐进入了联盟的主流,麦克海尔、巴克利、卡尔·马龙、罗德曼、文·贝克、坎普、麦克戴斯成为了其中的代表人物。其中马龙号称“九十年代最优秀的大前锋”。而巴克利和罗德曼以“迷你”的身高令人拍案叫绝,坎普和麦克戴斯的身体素质之霸道更让人叹为观止。

进入21世纪后,大前锋开始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爆发期,70、80后出生的球员开始成为主角。韦伯、邓肯、加内特、诺维斯基早已是公认的超级巨星。而拉希德·华莱士、小奥、加索尔、布泽尔、斯塔德迈尔、布兰德、大卫·韦斯特、波什、阿尔·杰弗森、兰多夫等球员同样是星光四熠。
球员们的类型也逐渐分门别类,传统如邓肯,另类如加内特、波什等,斯塔德迈尔则继承了坎普的狂轰乱炸,更有诺维斯基这样的投射型大前锋。而其中邓肯加盟马刺以来,四度率领马刺登顶,更是在《体育画报》评出的最佳阵容中加冕史上第一大前锋,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残酷的大前锋时代。
查尔斯·巴克利
Charles Barkley
迷你案例巴克利官方身高为1.98米,但他在自传中爆出自己是实际上只有1.93米,然而在巴克利的职业生涯中,他场均能够得到22.1分和11.7个篮板,并在1986-87赛季、1992-93赛季分别斩获一个篮板王荣誉和一个常规赛MVP,从来没有人敢说巴克利是软蛋,他唯一缺少的只是一枚总冠军戒指。
巴克利来到地球的使命似乎就是两个:打球和搞笑。早在参加选秀之前,费城76人就已经相中了这位奥本大学的胖小子,但巴克利因为薪金问题却不想去76人报道,选秀前球队人员告诉巴克利要在选秀前将体重控制在275磅,不过巴克利不以为然,为了让76人不要他,巴克利努力地增肥,希望76人会因此放弃他,但球队在看到291磅的巴克利后仍然要下了这个“篮板圆球”,巴克利第一次亮相就够无法无天的了。
76人是一支属于“J博士”欧文和摩西·马龙的球队,这支球队在巴克利加盟的前一年获得过总冠军。作为一名菜鸟,巴克利并没有受到费城球迷的完全接纳,习惯了“J博士”温文尔雅的外表,巴克利的大嘴巴并没有立即被本土球迷所接受。
无法无天,并不表示巴克利对于“J博士”不尊重,这是巴克利另外的一面,乔丹是他的好友,而优雅的欧文则是他的偶像。巴克利的到来很快引起了费城媒体的质疑漫骂,这位菜鸟总会在比赛、训练中因为失败而摔坏椅子,他还会对时事政治针砭时弊,好像他退役后会去当宾州州长而非解说员一样。比如1984年的11月9日,刚刚打了职业篮球才几个晚上的巴克利在那天晚上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天“J博士”和伯德针锋相对,但伯德完全压制了前者,而巴克利则一把从后面将伯德抱住,任恼羞成怒的“J博士”对伯德饱以老拳。

但庆幸的,巴克利在球场上的顽强和效率,让外界闭上了嘴巴,在他的第二个赛季,巴克利场均贡献20分,并且抢下12.8个篮板,超越摩西·马龙成为球队的篮板王。费城人知道,老去的摩西·马龙和“J博士”已经不能带给他们希望,随着前者的被交易和后者的退役,巴克利成为了这支球队的核心。
1986-87赛季,巴克利场均揽下23分和联盟最多的14.6个篮板,此后连续5年,他都成为了球队的得分王和篮板王,在1989-90赛季,巴克利率领76人打出53胜29负的佳绩,在MVP评选中,他仅以微弱的分差负于“魔术师”约翰逊。1991-92赛季,巴克利经历一些伤病,而球队的战绩也仅为35胜47负,巴克利和球队原本不佳的关系跌到了冰点,那个赛季结束后,他知道自己要走了。
1992年的夏天,巴克利来到了凤凰城,这里有凯文·约翰逊、丹·马尔利、汤姆·钱伯斯等一批好手,巴克利在这里释放了自己所有的才华:场均25.6分、12.2个篮板、5.1次助攻,他可以摘下篮板后发动快攻,也可以用他的大屁股背身拱入内线腹地,然后在进攻时限即将到来时将球命中,他甚至可以投三分,他的射程广泛。该赛季太阳队战绩高达62胜20负,巴克利终于在季后赛到来前收获了一枚常规赛MVP。并在季后赛中先后击败湖人、马刺和超音速,但在总决赛巴克利败给了好友乔丹,这是巴克利最接近总冠军的一次,但却失之交臂。
在连续两次3比4不敌火箭之后,奥拉朱旺的强大让巴克利发出“奥拉朱旺可以在场上封盖任何圆的东西,当然包括我的头在内”的论调。1996年,巴克利加盟了火箭,他和奥拉朱旺、德雷克斯勒组成三巨头,但在1997年的季后赛中,他们被斯托克顿的三分球挡在总决赛门外,此后三名巨星或老、或伤、或离去.德雷克斯勒退役后,1999-00赛季,皮蓬离开芝加哥,降临航天城。可惜此时的三老早已是年老色衰,巴克利也为伤病所困,在1999-00赛季的一场常规赛中,巴克利受伤报废,彻底告别了赛场。退役时巴克利含泪说道:“上帝让我成为人间凶器,现在是该收回凶器的时候了。”
丹尼斯·罗德曼
Dennis Rodman

迷你案例罗德曼的身高2.01米,司职大前锋,他的篮板能力恐怕是所有蓝领球员都望尘莫及的。他曾连续7年获得篮板王,并且两度获得年度最佳防守队员,以及7次入选最佳防守阵容、1次防守二队和1次防守三队。
罗德曼在1986年的第二轮总第27顺位才被活塞选中,初入联盟的“大虫”并不如后来那么另类,他只是“坏孩子军团”的普通的一名坏孩子。刚一加入球队的罗德曼很快意识到以自己的得分能力很难得到立足之地。于是便开始在其他球员不在意之处寻求立身之本——篮板和防守。
勤于训练,并且乐于干脏活累活的罗德曼深得主教练查克·戴利的喜爱,1986-87赛季,罗德曼在赛季中期顶替逐渐老化的丹特利成为首发小前锋,该赛季“大虫”在26分钟的上场内高效地得到8.7个篮板,另有11.6分(这竟是罗德曼职业生涯的最高得分,此后罗德曼的场均得分再也未能过十)。
在连续两年(1989、90年)夺取总冠军之后,活塞的夺冠阵容逐渐开始老化,尤其是兰比尔的老化让罗德曼越来越承担了更多的篮板和防守任务。1990-91赛季,罗德曼场均抢下联盟第二多的12.5个篮板;1991-92赛季,罗德曼更是将这一数据提高到18.7个,并开始了连续7个赛季统治篮板榜的旅程。而这一年,罗德曼已经连续第4个赛季入选了最佳防守阵容。

也就在这个时候,联盟的薪金也开始出现大面积上涨,罗德曼和球队的薪金问题成为了矛盾的关键,1992-93赛季罗德曼蝉联了篮板王,并第五次入选了防守第一队,赛季结束后,罗德曼被交易到了圣安东尼奥马刺,成为“海军上将”大卫·罗宾逊的禁区搭档。
在马刺的两个赛季中,罗德曼毫无例外的成为联盟篮板王,并且先后入选了防守二队和一队。但是罗德曼和马刺并不和谐,对于薪金问题,罗德曼同样是诸多怨言,而且罗德曼和大卫·罗宾逊也不融洽,罗德曼对于罗宾逊的常规赛MVP嗤之以鼻,甚至在自传《我行我素》中爆出,罗宾逊在比赛中不敢去和奥拉朱旺对位。
罗德曼的性格之棘手让马刺将这位4届篮板王的花花太岁送到了芝加哥公牛。在芝加哥,罗德曼的本色演出深得风城球迷的喜爱,他又连续三年蝉联了联盟的篮板王,并帮助公牛队获得了三枚总冠军,这让他个人的总冠军戒指数达到了5枚。此后的罗德曼又曾短暂地效力过湖人和小牛,但均由于性格问题以及纪律问题,往往成为过客,始终无法在联盟中获得栖身之所。
值得提醒的是,尽管罗德曼在场外是有名的刺头,自爆和麦当娜的房中之事,婚礼上演扳新娘等离经叛道之事,但罗德曼在篮球场上的敬业却始终如一,他在争抢篮板球和防守中所投入的热情往往能感染队友和球迷。
埃尔顿·布兰德
Elton Brand
迷你案例布兰德身高只有2.03米,但他的臂展惊人,长期混迹内线,职业生涯至今场均贡献20.3分、10.2个篮板。2004-05赛季,布兰德场均有24.7分、10个篮板,并率领快船杀入西部半决赛,与太阳大战七场铩羽而归,布兰德也因此成为该赛季常规赛MVP的热门人选之一。
1999年,布兰德在和弗朗西斯的状元之争中胜出,并且在1999-00赛季的处子赛季,布兰德场均20.1分、10个篮板让他和弗朗西斯共享了当年的最佳新秀荣誉。尽管身高只有2.03米,但布兰德的接近2.20米的臂展让他获益匪浅,在他的新秀赛季,布兰德场均能够贡献4.3个进攻篮板,总进攻篮板348个排在联盟第一。
布兰德的身体壮硕,在争抢篮板时,他那浑厚的臀部和强壮上肢让他在和对手争抢禁区位置时获益良多。而在进攻端,布兰德面筐的跳投具有相当的精准度,由于具备出色的面筐移动能力和力量,对手在看防布兰德时并不敢贴得太紧,而长胳膊让布兰德的直臂投篮几乎无法封盖。
尽管在公牛的两个赛季布兰德每个晚上都能贡献20分+10个篮板,但公牛队的战绩却始终如同陷入泥潭的铁牛无法自拔,两个赛季布兰德总共才为芝加哥人带来了32场胜利。而在公牛队看来,布兰德过于迷你的身材限制了他的进步空间,芝加哥人认为指望布兰德去每晚对抗奥尼尔、邓肯、加内特们是过于奢望的。在离开乔丹之后,暗无天日的公牛需要重建,但布兰德并不是一支重建球队很好的核心——这是一名即战力很强,基本功很扎实的内线球员,但却无法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2001年,布兰德去了西部另一支万年烂队,这支球队的老板斯特林素来以小气闻名,快船更有“球星黑洞”之称,多少优秀球星从这里走出去,却再也不想回头。事实上,当时的快船不乏声名在外的球员,彼时球队有还没堕落的奥洛沃坎迪,马盖蒂、奥多姆、杰夫·麦金尼斯和昆汀·理查德森,快船最终打出39胜43负的西部第九战绩,与季后赛失之交臂。
由于队友的存在,布兰德的出手次数锐减,从上赛季的16.4次减至该赛季的12.6次,不过投篮命中率却提高了5个百分点,该赛季布兰德场均18.2分、11.6个篮板,其中总进攻篮板396个再度排名联盟第一。布兰德更是首度参加了全明星赛。
很多人指责布兰德的领导能力,即令是2005-06赛季,快船打出31年最佳的47胜战绩,布兰德成为MVP热门候选人时,人们仍然更多地将其归功于老将卡塞尔焕发第三春。诚然,布兰德不是一名出色的领袖,但他却始终是一名被低估了的球员,他的实力不容置疑,他的技术之扎实让他的表现无可挑剔,他的朴实无华,让他成为西区不可忽视的低位力量。
“迷你”是相对于球场上的位置而言
在NBA的远古时代
球员们的身高均较为矮小,大多数前锋的身高都在2.03米以下
此后随着职业联盟的发展,内线球员身体也趋于高大化
到了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
内线球员的身高和现役球员身体已相差无几
作为司职球队篮板和禁区守护神的大前锋的身高一般在2.06-2.11米之间
但是NBA也从不乏以矮小的身高混迹内线的球员
而且在和高出自己一头的对手的较量中,他们从来不落下风
早有“大D”迪巴斯切尔以及九十年代赫赫有名的“空中飞猪”巴克利、“大虫”丹尼斯·罗德曼。现役则有马里昂、埃尔顿·布兰德、哈斯勒姆这样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