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艺游戏中实现幼儿习惯养成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asd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玩沙是儿童的天性。沙子千变万化、随物赋形等特点能满足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想象创造的欲望。我们发现幼儿在各种沙艺游戏(诸如沙画、沙雕、沙盘游戏等)中玩得十分投入,常常流连忘返。但是,由于教师只关注幼儿学习兴趣的引发,学习内容的设计,却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挖掘问题,找寻根源
  从幼儿感兴趣的沙艺游戏出发,为了探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与指导策略,以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提升沙艺游戏活动的质量,前期进行了幼儿沙艺的情况调查分析。
  幼儿对玩沙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不够爱护,缺乏合理使用和收拾整理的习惯;活动时出现满地、满桌都是沙子的现象,卫生习惯、安全习惯令人担忧;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也缺少协商合作的能力,出现相互争吵、争抢工具和材料等矛盾;活动过程中容易受同伴和其他事物的影响,不够专注和投入,遇到困难也会退缩等等。
  通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幼儿不良习惯产生的原因。
  (一)活动环境问题。我们发现沙艺游戏区域存在数量少、空间小,游戏材料数量不足,种类不全等问题,导致幼儿活动人数偏多,相互之间出现干扰、影响。
  (二)活动组织问题。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一些青年教师由于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不足,活动之前既没有提出具体要求,活动中出现问题也没有给予明确指出,导致幼儿在松散、放任的活动中学习,逐渐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教师意识问题。有些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对幼儿习惯的养成存在淡漠、忽视、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认为,孩子年龄小,不需要过多干预、干涉,随着年龄增长,幼儿自然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教师对习惯养成漠不关心,不予重视。
  (四)方法策略问题。有些教师虽然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但缺乏适宜的方法指导。比如,大多以指令方式要求幼儿,过多的规则和要求让幼儿对活动失去了兴趣。长此以往导致幼儿对规则、要求产生抵触情绪。
  (五)家园合作问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也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幼儿改正不良习惯,耐心并持之以恒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一些隔代教育,由于他们对孩子溺爱、纵容,导致孩子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带来一定的阻碍和影响。
  二、资源保障,有效促进
  针对前期调查的问题,挖掘幼儿园各项有力资源,应充分发挥各项积极因素,归纳为:
  (一)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环境是重要的隐性课程,对习惯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幼儿习惯养成的環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一是物品摆放要整齐,营造秩序井然的氛围。二是提供存放活动的工具、材料的橱柜等要充足,有助于幼儿自我收拾整理。三是采用图片、照片等方法将习惯要求直观呈现,如穿脱服装、整理物品的程序,以及安全卫生、文明交往、学习要求等,提醒幼儿按规范操作。三是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教师给予幼儿足够的耐心、爱心,宽容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少一些批评和指责,多一些鼓励和呵护,耐心等待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二)充分发挥课程的渗透功能。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虽然聚焦于沙艺游戏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幼儿的生活、课程的实施相互融合,自然渗透的。一是保证沙艺活动的正常开展,将其列入课程体系之中,根据活动安排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二是保证沙艺活动的开展时间,不因特殊活动(季节、天气等原因)随意更改、调整活动。三是积极开展观察研讨,及时捕捉、发现幼儿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随时调整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三)充分需发挥不同人员的影响力量。教师、家长、同伴都是幼儿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在行为习惯养成中,要充分发挥不同人员的积极力量。
  (四)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具有诊断、改进、激励和导向的功能。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更好地指导、激励、促进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是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每日幼儿自评、每周同伴互评、每月教师月评、每学期学校、家庭总评的方式进行。二是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通过现场观察、案例分析、观察记录等方式进行,建议小班以情境性、游戏性、生活性评价方式为主,中大班以自主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为主。三是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根据目标要求设计不同年龄段、不同沙艺游戏中幼儿良好习惯评价检核表,以形成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评价指导手册。
  三、巧施策略,助力培养
  我们要帮助孩子养成自然而然的习惯。但自然而然的习惯养成靠的不是强制和命令,不是灌输与约束,而是讲究科学的方法和艺术,让孩子感到趣味、轻松,没有压力。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一)图片照片呈现习惯。为了便于幼儿知道每个活动的具体习惯要求,我们采用图片、照片的方式呈现给幼儿,不仅直观形象,而且便于认知和理解。
  (二)儿歌朗诵记忆习惯。比如沙画活动中,教师要求幼儿在抹沙时能保持桌面和地面的干净整洁,但是幼儿总是把沙撒得到处都是,于是教师便自编儿歌,如:五指并并拢,变成小刷子,从左往右刷刷刷,小小沙子不见啦!趣味的儿歌让幼儿感觉新鲜有趣,一边朗诵一边操作,很有意思。还有关于友好交往的儿歌:朋友见面要微笑,点头问候说你好,大家一起来排队,工具轮流不争抢。遇到困难请帮助,一起商量来解决。
  (三)故事创编演绎习惯。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间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为了帮助幼儿改正缺点,教师常常以自创自编的故事来讲述不良的行为习惯。比如,“会旅行的沙子”讲述的就是幼儿随处撒沙的现象;“一把哭泣的铲子”讲述的是幼儿没有收拾整理的现象。
  以沙艺游戏为载体的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模式,必将让幼儿的成长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幼儿获得的远不止习惯上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发展了自主选择、自主决定、主动学习、挑战困难的态度、能力和自尊自信的积极自我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将好习惯生根发芽。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江苏】
其他文献
幼儿教学中,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在幼儿教学中需要培养孩子对于艺术的兴趣。音乐教育作为艺术的代表,应当从小抓起,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人才幼苗。因此在幼儿阶段开展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活动,同时也能够拓宽孩子的视野,提升幼儿对于音乐的认知。在教学中应当实现教学做合一,通过理论结合实践,进而提升幼儿音乐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在素质教育中,需要对个体进行审美教育、创
本文详细阐述了一个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并讨论了在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化图书馆管理系统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工业自动化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利用MCGS工控组态软件组建优质高效的自动控制及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本文所讨论的太阳能饲草干燥系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下的具体提炼。细化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学生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正是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学科体现。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的国家教育战略总体框架,其核心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发展核心素养分为三大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要素(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
目的观察球后注射山莨菪碱联合高压氧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