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可降低老年痴呆症风险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rg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哥伦比亚大学奥肯那根校园健康与运动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期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身体活动与阿尔茨海默症风险的降低有关联,定期进行身体活动也许有助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研究人员对150多项关于身体活动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其中一些研究探讨了身体活动是怎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他则根据个人参与的活动量来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风险。结果显示,定期进行身体活动提升了老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并且改善了认知能力和平衡情况。研究还发现,与那些不活动的人相比,未被诊断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且经常进行身体活动的老年人明显不易在后期患上此疾病。
  阿尔茨海默症是痴呆症的最常见类型,其特征在于进行性神经变性。该病会导致严重的认知障碍,身体能力受损和生活独立性地丧失。预计2050年全球患此病的人数将增加到1.06亿。研究人员表示,由于目前阿尔茨海默病仍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这就迫切需要采取干预措施来减少发病風险并改善相关症状。研究人员在评估了相关研究后发现,身体活动是预防和改善阿尔茨海默症和其他痴呆症最为实用、经济和可行的干预措施。
  (方留民/编译)
  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可预防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说,高血压可能会增加人们罹患被称为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常见心脏瓣膜疾病的风险,这意味着一直被认为是衰老导致的这种疾病或许可以预防。
  二尖瓣关闭不全会导致血液回流到心脏,引起呼吸急促、疲倦、头晕、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衰竭,尤常见于老年人群。长期以来,该病被认为是一种退行性疾病,与心脏二尖瓣随着时间推移的“磨损”衰弱有关。目前,医学界更注重手术修复或更换瓣膜的手段治疗这一疾病,而不是预防。
  研究人员利用电子健康记录,分析了英国550万名成年人10年以上的健康情况,结果首次发现,高血压与二尖瓣关闭不全风险增加存在较强关联。这意味着,这种疾病并不是衰老的必然结果,是有可能预防的。
  负责研究的牛津大学卡齐姆·拉希米教授在一份声明中说,鉴于二尖瓣关闭不全带来日益增加的巨大负担,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相信这项发现可能对世界各地的医疗政策和做法产生重要影响。
  (卫文/供稿)
  B肠型糖尿病患者服阿卡波糖效果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瑞金医院宁光教授的团队和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同样用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B肠型肠道菌群的人群明显效果更好,降低体重、降脂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更为明显。中国人群中,B肠型肠道菌群的人群比例较高。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旗下子刊《自然·通讯》上。
  阿卡波糖(小肠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目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临床发现,相比传统的磺脲类药物,阿卡波糖可为部分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宁光团队将106名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和格列吡嗪组。研究人员在患者用药前对其肠道共生菌群进行分型,得到两大不同类型,即富含拟杆菌肠型(简称B肠型)和富含普氏菌肠型(简称P肠型)。经过3个月的治疗,研究人员发现,阿卡波糖组的确给患者带来减重、降脂等疗效;其中B肠型者体内具有更多的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这类菌群有助于消化,服用阿卡波糖的效果明显更好。
  “这可能与中国人食用碳水化合物有关”,宁光指出,这是国际上首次建立降糖药疗效和肠道共生菌群特征关系的研究,为设计靶向肠道共生菌胆汁酸代谢的新型糖尿病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上海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卫庆教授解释,阿卡波糖很可能是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的胆汁酸代谢,影响宿主胆汁酸信号,从而获得了除降糖外的各种代谢改善。
  该研究提示,人体肠道菌群有多种分类,并且分类不会永久固定,B肠型、P肠型可能会随饮食、药物等发生变化。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例如人们是否可以通过补充益生菌或者改变饮食习惯来改变肠道菌群,从而达到更好的降糖、降脂效果。
  (卫文/供稿)
  儿童期患支气管炎成年后易患哮喘
  荷兰伊拉斯谟医学中心研究人员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如果在儿童期出现过呼吸道感染的情况,长大后患哮喘的概率会增加2~4倍。
  研究人员对154 492名出生于1989至2013年间的欧洲儿童进行了研究。从他们6个月大和5岁大时起,研究人员就根据所掌握的呼吸道感染信息对他们进行了调查。后续跟进时间持续4年至15年不等。其中检测肺部功能的方法,是参与者在最大限度吸气之后,检测呼出气量的最大数值,以及他们第一秒钟内所呼出的气量。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对他们进行了其他检测。结果显示,在5岁时患过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孩子,长大后患哮喘的概率增加2~4倍。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肺炎以及一般的胸部感染。患过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扁桃体炎的,长大后患肺部疾病的风险概率增加1.5倍。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发现支持了之前的假想,也就是早年呼吸道感染疾病可能会对未来生活产生长期影响。特别是下呼吸道感染,更易引发肺部功能问题和哮喘。
  (方留民/编译)
  腿部脂肪少新陈代谢差
  德国杜宾根医院和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体重正常但腿部脂肪少的人,新陈代谢水平差,易出现健康问题。这些人的死亡率和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是其他人的3倍。
  研究人员招募了981名志愿者,他们中80%的人新陈代谢较差。研究人员使用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精确测量了志愿者的身体质量指数、脂肪分布和肝脏中脂肪沉积情况,同时还测量了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颈动脉血管壁厚度和一般健康情况。分析结果发现,腿部脂肪少的人新陈代谢较差。新陈代谢水平降低会增加心脏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比如糖尿病和中风。
  研究人员解释说,该发现并不表示所有腿细的人新陈代谢都不好,但是这些人的确要引起警惕,应适当进行锻炼以强健腿部。
  (李福章/供稿)
  他汀类药物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梅祖兵博士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等医疗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癌症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减慢癌症进程,有助于提高生存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际癌症杂志》上。
  研究人员对近年来多个国家多家医疗机构完成的55项相关研究数据进行了荟萃分析,这些研究涉及上百万参试者。研究发现,与不服他汀类药物的癌症患者相比,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癌症患者总体死亡率降低了30%,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降低了40%。研究人员将肿瘤类型和位置、样本大小、研究国家、随访时间和研究医院等因素纳入分析范围,发现他汀类药物在降低癌症死亡风险上的作用几乎没有变化。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方面,确诊癌症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效果明显优于确诊前就服用他汀类药物者。梅祖兵博士表示,服用他汀类药物增加癌症风险的说法没有科学道理。他汀类药物不仅不会增加癌症风险,相反可能对恶性肿瘤患者具有提高生存率的作用。
  (李福章/供稿)
其他文献
药茶是在茶叶中添加食物或药物,或不含茶叶,由食物和药物经冲泡、煎煮而成的具有一定疗效的代茶饮品。春夏季节是尿路感染的高发期,尿路感染患者除了遵医嘱服药治疗外,选用合适的药茶进行辅助治疗,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白茅根通草茶 白茅根6克(鲜品20克),通草3克,青茶(乌龙茶)3克。一同放入茶壶中,冲入开水,焖泡10分钟左右即可饮服。可续水全天代茶饮,每日1剂。白茅根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山东青岛某读者来信问:第一个孩子有1型糖尿病,如果要第二个孩子的话,风险有多大?能检查出来吗?  答某读者:  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少年,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终生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  1型糖尿病发病原因不清楚,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引起的1型糖尿病,在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脫羧酶抗体(GAD抗体)
四肢部刮痧与保健  十二经脉有重要作用的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均在上肢肘部以下和下肢膝部以下的经脉上。经常刮拭这些经脉腧穴,可以疏通经络、畅达气血,不仅对四肢关节病变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还对五脏六腑有直接的调控作用,对脏腑的各种急慢性病症起治疗和预防作用。  方法与部位 四肢刮痧用刮法,线尽量拉长,遇关节部不可强力重刮。刮拭上肢外侧部时,由上向下经肘关节分段刮拭,即手阳明大肠经自曲池刮拭至商
欧洲全面管理胃癌前病变的新指南——“胃上皮癌前疾病及病变的管理”近期在学术期刊《内镜》上发表。引人注意的是,作为欧洲胃肠内镜学会联合欧洲螺杆菌和微生物研究组、欧洲病理学会、葡萄牙消化内镜学会时隔7年对该领域临床研究成果的最新集萃,在治疗部分引用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旭东教授研究团队的中医药循证研究成果。   该指南指出:摩罗丹,一种草药制剂,在一项纳入1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異型增生患者的随机对照试
含糖饮料增加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风险  美国纽约大学研究人员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吃大量甜点、含糖饮料等加工碳水化合物食物,增加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风险。  研究人员对3200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20年的跟踪研究,分析这些人的饮食习惯和癌症发生率,其中有565人确诊罹患癌症。研究结果显示,汽水、可乐、果汁等含糖饮料摄取量与男性前列腺癌风险密切相关。与那些完全不喝含糖饮料的男性相比,如果男性每周偶尔喝几
腰腿痛是常见病。大多数腰腿痛的病人到医院检查时,医生会让做CT或磁共振检查,看是否有腰椎间盘突出。如果有腰椎间盘突出的影像学发现,就会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休息或牵引,一部分患者的症状会获得缓解,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能要选择手术。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治疗一定要慎重,要结合病情综合考虑,谨慎给出诊断结果。  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人不一定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人从18岁开始,腰椎间盘开始逐渐退化
针对夏季风寒湿邪伤及筋骨、脾胃,引发感冒等疾病,这里向读者具体介绍针灸、拔罐及药物等方面的简单易行的治疗手段。  风寒湿痹篇  夏季风、寒、湿之邪伤及筋骨,肢体、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一类病证,中医统称为痹证,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因邪有偏性,故有行、痛、着、热诸痹的区别。  针灸治疗  针刺治病是运用针具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施以提、插、捻、转、迎、随、
老年人因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加上肺和支气管组织常会出现病理性变化,肺功能会逐年降低。医学观察证明,老年人散步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吸氧能力,改善身体缺氧状况,对改善老年人肺功能非常有帮助。  散步可采用的方法  变速行走法 按不同速度交替变速行走,可促进腹部肌肉有节律地收缩。加上双臂的摆动,也有助增加肺的通气量,使肺功能得到加强。每次步行路程以1 000~2 000米(根据自己身体状况而定)为宜。
肺心病多由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引起。由于肺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患者对高二氧化碳刺激反应减退,呼吸中枢处于麻痹状态。若是服用安定等镇静安眠药,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安定对呼吸中枢具有抑制作用,会使肺心病人趋于衰竭的呼吸中枢更趋衰竭,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患者不能随便服用安定、氯丙嗪等镇静安眠药,以免引起呼吸停止而酿成悲剧。  特别是寒冷而干燥的季节,极易诱发呼吸道感
网站读者那年花开留言说:我的孩子今年3岁了,不爱喝水,每天都是在我们的威逼利诱下才勉强喝一点,提起这个我就头疼。我多么希望我的孩子养成爱喝水的好习惯啊!求专家支招!  答那年花开:  孩子不爱喝水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由于不了解喝水的重要性,没有养成自觉自愿的喝水习惯。而在孩子的喝水问题上,家长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生怕孩子缺水,强迫孩子喝,使孩子从心理上更加拒绝喝水;要求孩子喝水时表情严肃,口气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