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0例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30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1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的个性化护理,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接受个性化护理后,实验组的手术焦虑状态明显减轻,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缓解眼科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眼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50—0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增高,护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患者来讲,手术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1]。因此,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稳定患者的情绪,患者能有效地配合手术,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十分重要意义。由于眼科手术工作的特殊性和风险性,更需要对传统的护理工作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我院对2012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0例眼科手术患者开展了个性化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60例眼科手术患者,其中男141例,女119例;年龄9~76岁,平均46.3岁。其中白内障手术113例,青光眼手术106例,眼外伤手术32例,斜视矫正术9例。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具体如下:①全面掌握患者的基本特点及动态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服务方案。②术前访视,仔细查阅患者的病历,充分了解病情。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使用各种沟通技巧与其沟通,最大程度上消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各种疑虑,并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③术中给予全过程的环境护理及心理支持。患者进入手术室,巡回护士应热情地迎接,这样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简单地向患者介绍与手术相关的注意事项,设置室内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注意给患者保暖,并且静脉输注的液体要事先放在恒温箱中。术中尽量守护在手术床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患者若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在情况允许时,可在手术室放柔美的轻音乐,这样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手术结束后,及时告诉患者手术的大致情况,给予患者心理支持。④术后健康教育及随访。术后及时告诉患者或家属手术的效果,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和体征变化,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给予积极的疏导,同时向患者及家属给予健康宣教,保证充足足够的睡眠,指导患者勿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避免过多的亲友探视等。统计并记录每位出院患者的联系方式,以便于术后随访。
  1.3 效果评价
  所有患者于入院时和手术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分值越高焦虑越明显,SAS评分超过40分,提示有焦虑存在。向每位出院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等级分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得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時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个性化护理后,实验组的焦虑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5%(128/130),对照组为87.7%(114/13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随之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相对增高。因此,如何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成为护理人员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个性化护理是针对不同的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舒适的优质服务,尊重、爱护患者,处处体现护士对患者的真情实感,同时利于提升医疗、护理质量[2]。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个性化护理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更高境界,同时彻底改变了传统护理的模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从整体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护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3]。
  通过在眼科手术患者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已使本科的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优质化。本组通过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实践,实验组的手术焦虑状态明显减轻,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也表明该护理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手段,有利于眼科手术的正常开展,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哲敏,李艳.医院健康教育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2):3621-3623.
  [2] 肖寒,王慧,王锐,等. ICU患者个性化护理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28):118.
  [3] 王爱民,刘芳艳,伍 美.个性化护理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1,11(5):924-925.
其他文献
目的:对奥美拉唑联合中药组方的治疗效果进行讨论,以期对慢性胃溃疡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将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奥美拉唑治疗,同时,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还给
【摘 要】医院药师如何应对当前医药改革形势,全面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是摆在每个药师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药学服务的现状及原因,重点探讨了医院药师应如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文章指出医院药师应适应发展需求,自身做起,转变观念,加强药学医学知识积累,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全面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关键词】药师;临床药学;药学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R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儿童患者的心理特征较为复杂,不像成年人表现得那么明显,另一方面,儿童患者几乎没有自我护理能力,也没有自我情绪调节的能力等等,一切都要靠护士和家属,因此,护士和家属需要十分了解儿童患者的心理特征,这样才能采取合理可行的诊治措施,使得儿童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儿童患者 心理特征 诊治建议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