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努力拉低营销水平的雷霆游戏
营销水平,考验的是一个手游公司的造势能力。在前两年,营销手段花样纷呈,各式营销策略层出不穷。而今年颇为“冷静”的手游市场,主要资金流向大多是渠道,而非是营销。按照大多数新手游的做法,都是在研发完成后,发行只帮着联系渠道进行对接,然后在各大应用市场买些广告位。如果说得更近一些,那么就是在如今的手游行业里,类似于文案等职务,诸多公司也都逐渐在缩减员工数量,甚至直接取消了岗位招工,只有一些资本实力尚可的团队仍然保留这个工种的建制。
与“西游”相比,《问道》缺的是什么?
端游运营了十几年,期间累积了3亿多用户,但不管是在端游还是手游市场,《问道》永远不是网易“西游”系列的对手—不只是营收上,在口碑上亦是如此,不少人至今仍然认为《问道》是《梦幻西游》的盗版。
2008年的时候,《问道》因为转型免费游戏而处于回合制端游时代的事业巅峰,而那时候的《梦幻西游》还在卖点卡。随后,《问道》因为吸金欲望太强,屡次突然更新版本使得玩家前期消费打水漂,导致事业逐渐下滑,而那时候的《梦幻西游》依然在卖点卡……。有人说,《梦幻西游》比《问道》好的地方就是它比较保值,从开区几个月到几年后,经济系统基本没什么变化,简直比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稳定。而相比之下的《问道》则不行,在宠物飞升系统更新前,人民币玩家还能打造一套无敌装备横行世界,结果更新之后的属性还没一个宠物强力。
如果总结两者的区别,那么就是《梦幻西游》虽然卖点卡,但玩家哪怕是5个帐号同开也觉得有意思。而《问道》不同,不花钱虽然也能玩,但也玩得很没乐趣。盗版没盗版说不清,但玩法如此雷同的两款游戏,又几乎处于同一时代,但如今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底,恐怕运营策略要担上绝大部分的责任。
结束语
《问道》不缺知名度,也不缺研发经验,但唯独在运营上的口碑一直上不去。从褒贬不一的营销,到版本内容更新,都表明其背后的手游厂商不缺脑筋,但它的表现着实不够看。哪怕是完全跟着《梦幻西游》的路线走呢?恐怕也不比现在差,最多赚得少点,起码口碑还在不是?
营销水平,考验的是一个手游公司的造势能力。在前两年,营销手段花样纷呈,各式营销策略层出不穷。而今年颇为“冷静”的手游市场,主要资金流向大多是渠道,而非是营销。按照大多数新手游的做法,都是在研发完成后,发行只帮着联系渠道进行对接,然后在各大应用市场买些广告位。如果说得更近一些,那么就是在如今的手游行业里,类似于文案等职务,诸多公司也都逐渐在缩减员工数量,甚至直接取消了岗位招工,只有一些资本实力尚可的团队仍然保留这个工种的建制。

与“西游”相比,《问道》缺的是什么?
端游运营了十几年,期间累积了3亿多用户,但不管是在端游还是手游市场,《问道》永远不是网易“西游”系列的对手—不只是营收上,在口碑上亦是如此,不少人至今仍然认为《问道》是《梦幻西游》的盗版。
2008年的时候,《问道》因为转型免费游戏而处于回合制端游时代的事业巅峰,而那时候的《梦幻西游》还在卖点卡。随后,《问道》因为吸金欲望太强,屡次突然更新版本使得玩家前期消费打水漂,导致事业逐渐下滑,而那时候的《梦幻西游》依然在卖点卡……。有人说,《梦幻西游》比《问道》好的地方就是它比较保值,从开区几个月到几年后,经济系统基本没什么变化,简直比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稳定。而相比之下的《问道》则不行,在宠物飞升系统更新前,人民币玩家还能打造一套无敌装备横行世界,结果更新之后的属性还没一个宠物强力。
如果总结两者的区别,那么就是《梦幻西游》虽然卖点卡,但玩家哪怕是5个帐号同开也觉得有意思。而《问道》不同,不花钱虽然也能玩,但也玩得很没乐趣。盗版没盗版说不清,但玩法如此雷同的两款游戏,又几乎处于同一时代,但如今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底,恐怕运营策略要担上绝大部分的责任。
结束语
《问道》不缺知名度,也不缺研发经验,但唯独在运营上的口碑一直上不去。从褒贬不一的营销,到版本内容更新,都表明其背后的手游厂商不缺脑筋,但它的表现着实不够看。哪怕是完全跟着《梦幻西游》的路线走呢?恐怕也不比现在差,最多赚得少点,起码口碑还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