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探索低年级汉字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的造型独特优美,汉字的内涵极富魅力,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在汉字教育中,教师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一、从激趣入手
  1.编字谜、儿歌识字。
  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在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或儿歌,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这些字谜、儿歌内容简单,有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饶有兴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为低龄儿童所喜闻乐见。比如,教“手”字谜,编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字谜,小朋友猜对“手”字谜后,学习兴趣就会变得很浓厚。
  2.随文识字,因字施教。
  每一课的生字都各有特点,在备课中对每一个生字的教学都有总体设计。哪些字要突出字形教学,哪些字要突出字义教学,哪些字要注重字音教学,在指导书写时要强调什么。对于易混、易错笔画的字则采取强化刺激点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字形。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展开联想,根据字的具体形状记忆字形。
  3.写字教学作为识字教学的关键环节,以写促识,巩固识字。
  为了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在教学实践中可将写字分为五个步骤:观察字形特点;分析部件间比例结构;找关键笔画,给字定位;找主笔;书空、实写。在识字教学中重视写字的指导,识写结合,讲练结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上看,分析字形的结构,提高了识字的准确性;从掌握字形的记忆过程上看,强化了记忆的效果;从课堂教学的结构上看,动静交替,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充分利用好“识字园”。
  为了保证识字量,我们在教室后面的板报墙上开辟了一块“识字园”,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为了让同学们尽快认识彼此,我让他们在彩色纸上写自己的名字,每天上课前请三名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贴在识字园里。这样,全班同学既互相认识了名字,又扩充了自己的识字量。校名、课程名称、作业本的名称等我也打印出来贴到“识字园”上,供学生认读。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不但在课间认真读,还动手搜集、剪贴。这样既巩固了书本中所学的字,又大大增加了识字量。
  5.在生活中识字,制作“识字剪报”。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的学生特别喜欢观察和动手。为此启发他们在上学路上认认路牌、店名;进校园后认认标语、科室的牌匾;到商店购物时认认商标、包装盒上的字;外出游玩时认认名胜介绍、亭子石刻上的字;家庭休闲认认电视、报纸杂志上的字等。这样,不经意中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
  二、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1.基本笔画。
  每一个字都是由基本的笔画构成的。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而每一个笔画都具有起笔、运笔、收笔。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就对学生进行规范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起一个良好的开头。
  2.字的偏旁。
  大部分的汉字都有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得更好。
  3.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由于低段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学好写字。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比较少,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这样的字要求做到左右基本等高,再看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上下结构的字各部分也要均匀,左中右结构的字每个部分要写得扁而且宽……有了整体上的认识,就可以让学生一笔一画地写,也就是手到。要写得规范、准确,与范字进行比较。眼到、手到的同时,都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专心致志。在这方面也可以讲一些书法家为什么会有健康的身体,让学生明白,心到就是要做到心静气和,这样才能把字写好。
  三、因材施教,严格要求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完成练习任务的情况是有差异的。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我对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成绩好的、完成作业速度较快而且质量高的学生,我让他们每周练习一篇关于古诗或者文章段落的硬笔书法,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对于速度较慢、接受知识困难的学生,我让他们认真完成每一次的作业,保证质量,再求数量。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经常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激发家长配合的积极性,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促。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般是指,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最少的时间和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地学习,必须建立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坚持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
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节。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并整理出了预习课文五部曲。  一、预习的安排  第一步:读。读是理解课文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理解课文内容无疑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读要体现层次性,首先是读通课文。学生可采用自己喜欢的阅读形式(默读、小声读、高声朗读),把新课文至少读三遍,读课文要做到五不:不错、不添、不丢、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如果真能做到上述“五
目前,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过程中,“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广大教师更多地倾向于书本上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片面地强调课内学习,千方百计地延长课内学习时间,弄得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味索然。由于缺少课外活动的学习指导,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能充分发展,使本富有情趣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喜欢语文、爱好文学的学生愈来愈少,尤其在农村小学,“课堂语文”与“生活语文”相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