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化合价 速解高考题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525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巧妙的解题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高考答题时,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否答完、答好规定的题目,取得优秀的成绩,更显出解题技巧的重要.如有关钠、镁、铝等活泼金属参与的反应,或者题中有+1、+2、+3价等化合物混合组成的成分确定,可用“变”化合价法,简单、快捷、正确地解出.
  一、巧变化合价,计算混合物的组成比
  例1 取铁、铝混合物W g与盐酸作用,放出氢气恰与W g镁与盐酸作用放出的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那么铁、铝混合物中铁和铝的质量比为( )
其他文献
别再犯这样的错误 朱广科
粒子浓度大小的判断是高考中的重点、难点,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困难.特别是两种混合溶液粒子浓度大小更是让学生无从下手.如何才能突破重难点?笔者尝试用抓住主要矛盾法进行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两混合溶液不反应  1.判断溶液酸碱性.  2.据溶液酸碱性写出主要物质电离或水解方程式.  3.将其他微粒看成对主要物质平衡的影响.
pH是溶液的一个重要性质,它的大小能反映溶液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一、pH和pOH的关系  酸碱的电离理论是1884年瑞典科学家阿仑尼乌斯(Arrhenius,S.1859~1927)提出的,它是中学化学教材关于酸、碱定义的基础和蓝本.我们常用到一些H+浓度很小的溶液的时候,如果直接用H+浓度表示溶液的酸碱性,使用和记忆都很不方便,这时常采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pH的概念是索伦森(Sor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