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爸一起热爱柴米油盐的日子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我爸说,结婚第一天我妈就戴着围裙有模有样地走进了厨房,声称要弄个三菜一汤,并郑重表示不需要帮忙,她可以独立完成。我爸高兴地坐在沙发上,心里美得冒泡,一不小心就睡着了,还梦见自己娶了个能干的仙女。但三个小时过去了,我妈叫醒正流着口水的我爸,他一睁眼,看见自己的仙女正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碗水煮白菜。
  后来,他俩可能就是依靠着这种或是加了醋、或是放了酱油的水煮白菜过了很多天,估计是太悲惨了,他们也没有详细给我讲过这段经历。反正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见过我妈靠近厨房,倒是我爸统治了家里的厨房。
  我妈总对我说,你爸拿手术刀的手用来做菜,切菜利索,剔骨干净,放调料不手抖,倒酱油不过量,颠锅力气大,火候掌握得刚刚好,做的饭特别好吃。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对这段充满职业性的论断深信不疑,并坚定地认为我妈不是不想做饭,也不是不热爱烹饪,而是因为职业所限。
  但我爸这个“饲养员”,并不是每天都能准时出现在厨房里。比如他有手术的时候,就不能兼顾家里躺在案板上等着开刀的白斩鸡;比如他查房的时候,就没法关照家里同样需要问诊视察的排骨玉米汤。每当这时,我妈和我就只能守着小电饭锅,一边吃着方便面,一边期盼着“饲养员”早点归来。
  后来我爸发现,下班回来后家里的两个人总是萎靡不振,尤其是我一副看起来又呆又傻的样子。我爸没有怪我在学校没学好,气得我妈心力交瘁,而是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营养缺失导致的间断性智力衰退。
  于是我爸从姥姥家借了一口大锅,买了一个大冰柜,换了一个大铲勺,整的就像电影里公社的大锅饭一样,只不过这个公社只有我和我妈两个人。但大厨可一点儿都没有因为人少就偷工减料,相反每次都恨不得多做几锅。冰柜里常年储藏着切好块的红烧牛腩,分小碗密封的炖羊肉,保鲜膜包住的鸡腿。这样,即使有时我爸因为工作不能按时回家做饭,我和我妈两个人也有饭可吃。这个放满了美食的冰柜,让我能够继续茁壮成长,更重要的是,也保证了我的智力没有出现进一步的衰退。
  我念高中的时候,我爸喜欢上了美食节目,还买了好几本菜谱。我家的餐桌上,开始出现牛排、煎鱼、丸子、虾仁等好看又洋气的食材。这份对烹饪的热忱迅速地占领了我爸百分之七十的业余生活时间,而这个时间是从他每天下班后的7点钟开始。
  所以我和我妈常常在凌晨两点被唤醒品尝他新研制的特级酱牛肉,在清晨被投喂酒精挥发完的红酒皮皮虾,在晚饭过后进食整份卤猪蹄和小甜点。最后,我爸的这次热忱在我妈飙升的体重下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后来我离开家去上大学,每次回家时在楼道里就能远远闻到熟悉的饭香味。有一次我把火车时间看错了,其实第二天才能到家,我给我爸打电话时,他竟然有些生气地说:“羊肉都炖半下午了,我还得把火关了。”我妈安慰我说:“别理他,他一上午都在用大刀剁骨头,心里烦躁得很。”那时候我好像不能理解,觉得火关了,明天再打开就好了。
  之后我出国读书,离家更远了,也没有了食堂里7块钱就可以买到的酥炸里脊和麻辣藕片,为了能随时享用记忆中的味道,我决定开始自己做饭。
  这时,我爸的职业性又发挥了重要作用,每次远程教我做饭时,他从来都不会使用少许、一些、酌量这种模棱两可的对新手极为不友好的度量单位。相反,他会说一把、两勺、三颗这样清晰明了的量词。当然,他认为炖肉要焯水、沥干血水是一种生活基本常识,所以根本没想到过要叮嘱我处理食材时做这方面的处理。于是我独立完成的第一道大菜,是布满血渣的番茄牛肉汤。
  在我爸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很快就学会了炒菜。平底锅里倒一层油,等油接触到木铲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时,就说明油温适宜,可以放入食材了,这时油不会溅出来飞到头顶。蚝油是一种很可爱的调味品,素炒蔬菜时放一点总不会错;料酒太贵了,买瓶烈酒腌肉的时候用,效果也一样好;不喜欢吃葱姜的话可以放一点蒜末,既杀菌又提味;煲汤时,整段葱和大片姜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像是黑椒酱、叉烧酱、海鲜酱这样的成品酱,偶尔放一放,可以假装自己厨艺有了质的飞跃。
  在实践中我终于发现,我妈说的职业性与做饭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分清牛肉、猪肉和鸡肉并不需要生物学知识,剔骨也不要求要有解剖学基础,调味更是不需要药剂学理论,只要有一个正常的四肢和味蕾就足够了。我妈就是不爱做饭,所以我才不相信她关于退休后要好好学做饭的话。
  以前我特别不理解,为什么每次我要求在回家的路上去吃炸鸡,我妈都非常坚定地拒绝了我,说爸爸在家做好饭了,等着我们回去吃呢,平常我妈可是基本上什么都依着我。那时候我心想,要是今天能不吃爸爸做的饭就好了。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一顿饭意味着什么。新闻联播七点半结束,7:35天气预报,7:40《焦点访谈》开始。每天电视都在循环播放,餐具重复摆上餐桌,但每顿饭都很好吃,三个人聊聊天,磨磨蹭蹭地吃完饭还能看会儿电视剧。
  我终于体会到原来给家人做饭是这么有动力的一件事,充满了幸福感,甚至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荣誉感,就连清洗内脏这样的事都变得愉快了。如果吃饭的人没按时出现,或者没来吃,整个人都会变得失落,裹着淀粉的鸡丁好委屈,焯过水的西兰花很难过,摆好的盘子也高呼着不开心。
  我突然理解了几年前的那次事情我爸为何那样气愤。是啊,再开火的羊肉怎么能比得上一开始持续小火慢炖的鲜嫩,准备一道大菜是很漫长的过程,几小时的劳碌可能就为了刚出锅的那一口美味,差了些许分秒,味道就大不一样了。
  不知道是誰说过,在食材面前,人心好像都变回赤子之心了。怀着简单的希望,只想要它们好吃。所以做饭的人才会格外在意那一分一毫的美味,因为他们的愉悦感,几乎全都来自于品尝者欣喜而满足的表情。
  希望自己能再多继承点老爸的基因,热爱柴米油盐的日子,对未知充满期待。
其他文献
高分  范本  安徽一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同学们分享阅读的收获。聆听了大家的发言后,我也想将自己对管仲的一些粗浅认识,与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教。我发言的题目是《倘若世上没有了千里马》。  相信大家都还没有忘记我们学过的韩愈的《马说》吧?在这篇文章中,一代文坛宗师韩愈写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可谓石破天惊、振聋发聩。人们也由此懂得了伯乐的价
18世纪初,有个小男孩出生在德国柯尼斯堡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的父亲是个教师,母亲则是位小有名气的作家。  小男孩似乎继承了父母的基因,非常喜欢读书,16岁时就已经读完了家里的几百本藏书,被邻里们称为“小学者”。小男孩开始慢慢变得骄傲起来,对阅读也失去了兴趣,成天游手好闲,到处炫耀和卖弄他的学识。  有一次,小男孩在郊游途中看到一个农夫正在菜园里浇菜,便不无轻蔑地说:“一看就是个不读书的人,只能做
友善  名言速记: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萨迪  卡里·纪伯伦是20世纪阿拉伯的文学泰斗,也是一位“艺术天才”。在纪伯伦的大部分作品中,人们都能品味到人间的真情真爱,领略到世间的大善大美,可以说,爱和美是他作品的主旋律。在生活当中,纪伯伦一直与人为善,总是以友善和宽容之心待人接物。纪伯伦一生之中从未对人恶语相向过,一直都是个受人尊重和敬仰的人。  纪伯伦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
过去一年,我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焦虑中挣扎度过的。  该怎么描述这段可怕的经历呢?与朋友狂欢时,内心总是陡然生出罪恶感,可即便慌乱地逃回图书馆,目光也不肯在书本上停留片刻……我尝试着摆脱,可锻炼、听音乐、交友等自娱行为都像根小木棍,把熬成了糖浆的焦虑搅拌得越来越浓稠。  油彩画般的日子好像在研究生入学后,开始慢慢褪了色。与大学自由发展的教育模式不同,研究生入门的第一步,就是学会与论文和谐相处。短暂的
2020年的春季,窗外暖阳正好,我扔在泥土中的海藻,在阳光连日的轻声细语里扎了根,抽出嫩绿的芽儿。  海藻长不成参天大树的模样,或许也不能结出许多海藻籽,可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天气最是好,整个世界都被1.5亿公里远的太阳照得亮堂堂,它可以同我一起欣赏。  春日风来,细看蔷薇花压弯了枝条;夏日雨落,聆听雨打婷婷莲叶;秋日霜降,捡一张明黄的银杏叶夹在书页中,满书生香;冬日南国没有鹅毛大雪,可有寒梅灼
1949年,南怀瑾初到台湾,当时的他还寂寂无名,生活很拮据。在讲学时,他注意到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给人一種不修边幅的感觉,每次上课时总是蓬头垢面的,头发很长,仪容仪表也不注意修饰打理。  南怀瑾找他单独谈话:“为什么不去把头发剪一剪?”“来上课已经花光了父母给我的学费,没有额外的钱让我去理发了。”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拿去理理发吧。”南怀瑾从口袋里掏出20元钱递给学生,那是他一家子几个月的生活用度
“你高考的时候,你爸天天嘱咐我,她要是问你要钱要吃的,你就全部满足她,她这一年过得也不容易。”妈妈每逢说起这些事的时候,空气中总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柠檬味。这柠檬味有点神奇啊,总会刺激泪腺,分泌出泪液。妈妈总说:“高三那一年,你爸恨不得天天跟在你们班主任屁股后面。”  高三的时候,总把自己当作一名孤侠,凭一己之力,独闯千军万马。殊不知,孤侠身后,总有一位老者,在为孤侠清理小兵小将,打理事务,让孤侠可以
适合话题:  计较;奉献;  快乐;痛苦;  职责;承担  树上有两枚果子,一枚青涩的,一枚成熟的。“成熟是不是很可怕呢?”青涩的果子问。“成熟只会让我们内心充满甜蜜和幸福,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成熟的果子说。“那为什么我看到有些成熟的人,一个个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烦恼呢?”青涩的果子不解。“那是因为有些人成熟后,学会了计较,而我们这些成熟的果子则不同,成熟让我们懂得了奉献。计较,使他们痛苦,奉献,让
“我就是不道歉!坚决不道歉!”我生气地吼着,“嘭”的一声,我狠狠地摔上门,将自己反锁在卧室里。  “哼,我就是不道歉!”我一头倒在床上,用棉被裹住自己,任凭爸爸妈妈在外面敲门、叫喊。  真是太气愤了,爸爸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我,还扯我的衣领,逼我向那个小屁孩道歉。  事情是这样的,我在广场上开心地滑冰,突然,一个小屁孩咋咋呼呼地从拐弯处跑出来,我来不及躲避,就和他撞上了。他摔倒了,我
适合话题:  尊严;自我  当年拿破仑纵横欧洲时,谁也不被他放在眼里。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在意大利的国土之内,还有圣马力诺这样一个芥子大的小国。于是他吩咐部下,把这个小国的首领叫来谈一谈。本来他只是抱着找乐子的态度来进行这次谈话,谁知一谈之下,他渐渐严肃起来,并立即宣布允许圣马力诺继续独立存在,而且可以再划拨一些领土给它,让它稍稍像样一点。但是,圣马力诺人却告诉拿破仑,他们的国父说过:“我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