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说服艺术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9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犯错的学生,进行合理的说服教育,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我们要明白中学生还处于成长发展中,是在问题中长大的,有优点、缺点、甚至错误,有进步、停步甚至退步,这都是正常的。清醒地认识到中学阶段学生成长的特点,才能正确的处理好学生存在的问题。所以如果学生所犯并非原则性的问题,那么我们大可不必上纲上线,穷追不舍,完全可以大事化小或冷却处理一下。但如果是带有原则性的问题,那班主任就必须提高警惕、认真对待,以防微杜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使其得以顺利成长。
  当然,纠正错误,转化学生的办法无外乎两个办法:一、是班主任的权威来压服式说教;二、是平等、民主、和谐气氛下真诚的说服。
  很显然在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今天,压服的办法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压的结果,或许表面上、口头上表示服从,但心理上往往是不信服,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是逆反。把班主任与学生的心压得远远的,这样的话就背离了我们说服教育的目的。
  说服教育虽然远强于权威似的压服,但也不是那么容易。一“说”就“服”的事在实际上不仅很少看到,更是不易做到的,它需要班主任具有很高的说服艺术。因此,为搞好学生的说服工作,尤其是为搞好犯错学生的思想工作,探讨一下班主任如何说服学生的艺术,还是很必要的。
  怎样才能有效的说服学生呢?
  首先,我认为在做学生工作前,我们应先认真考虑一下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带没带主观成见的成分,做到真理在手。平时须明确我们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坚持的要寸步不让,反对的也要灵活机动去对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的进行说服教育,本着这个原则来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认识,错误的行为。
  那么真理在手便成了我们说服教育的基本前提。当然说服教育有了这个前提外还有一个会说不会说的问题。心理学上有个“两面论证法”,说的是要从正反两方面讲道理的论证法。比如说你要说服学生要参加体育锻炼。可他认为这会侵占他的学习时间,坚持不参加。对此,你就应首先肯定这一点,但同时也要说明如果搞好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其学习效率会更好,这不就是等于赢得了时间吗?这就把两面都讲到了,就避免了片面性,做到了全面性,也就更易于学生的接受了。
  其次,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时候,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缺乏辩正思考问题的习惯,易感情用事。即使有了真理有时也很难使他们信服。所以有的学生发现班主任要说服自己,往往就有一种逆反情绪。你往东说他偏往西想,将自己的思想大门闭得紧紧的。当然这可不能只怪学生,我们班主任也要反思一下自己,一定要清楚说服教育绝不是横眉冷对,也不是讽刺挖苦,更不是指责、训斥、谩骂。它应该是和颜悦色、诚心诚意、心平气和的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危害,找出错误的原因,制定出改正的措施。使学生感到你是关心、爱护他的,是为了他好才来苦口婆心的说服他。或者是让他感到你是站在他的那面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你是为了把你们共同的事情办好,来共同讨论问题。是出于关心、爱护来帮助他的。有这样一位优秀班主任,面对不爱学习的专爱踢球的学生,在一番利与弊的分析之后赠给了他马拉多纳的名言“孩子们,不要崇拜我,要崇拜有学问的人,我只读过小学,只读过小学的人只是一头驴子。”我想当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真情尊重时,他们会彻底放弃防御戒备心理,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内心世界展示给老师。此时,我们的说服教育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触及学生的灵魂,帮助其改正缺点错误。
  再次,俗话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问题,或者相同的表现形式而问题产生各具特点的心理原因,制定不同的心理“药方”。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从不良状态中解脱出来,取得进步。比如有的学生易于冲动,说服他就特别需冷静理智,不要把场面搞得很僵以便他们平心静气听你说话;有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大大咧咧,对他就不可大而化之不痛不痒了,不妨说的重一点,以期引起他的重视;有的学生敏感多疑自尊心较强,我们就要在感情上多关心以感化、鼓励的形式循循善诱,使之心悦诚服。再如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是由于意志簿弱贪玩所至,有的是有特殊原因,有的是真不会的原因等等。这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班主任要充分的了解被说服学生心里想的是什么?了解学生的思想疙瘩在哪里?症结在何处?以便班主任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或找到开启犯错学生心锁的钥匙。否则的话你所说的只能是隔靴搔痒,敲敲边鼓而已,这样,就说不到点子上去,也就很难说服学生了。那班主任又如何了解学生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自己讲。我们要让学生自己讲即使讲的是错误的话,甚至是对你不恭的话也要让人家讲,而且讲的要彻底、要全面。他把话讲完了,心里到底有什么你才能开清楚,做起工作来才能有的放矢。等他把自己的“道理”讲清楚了。这时班主任才可以辩证的处理问题。只要人家有合理之处,我们就要予以承认和肯定,这样人家就会感到教师平易近人,通情达理,就会自愿与你讨论了,在这样的气氛下,班主任讲明道理让他们进行权衡比较。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接受你的意见,甚至在感情上更进一步。
  但有的班主任在说服学生时往往搞一言堂,不许别人讲话或着不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听到不合自己心意的话,就把学生的话打断,这样,怎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心情和心理呢?而你不了解这些又如何对症下药把话说到学生心理呢?结果只能是你说你的我听我的听进多少不知道,甚至可能学生根本就不理你这个茬,不仅说服不了学生,甚至增加了师生之间的隔阂。
  总而言之,说服教育就是要班主任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去判断,在判断中认识是非,提高能力,进而做出正确的抉择,更多的让学生觉得“我要这样做,而不是别人要求我这样做”。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这才是说服教育的最高境界。所以说说服教育是一种艺术,是一个不容易做好的艺术。然而,一旦掌握了说服学生的艺术,你的班级管理和任教水平就会大大提高一步。
其他文献
摘要:农村初中作文有效性的研究,是把“教师评改”变为“学生互评、师生点评”为主要模式的作文评写方法。分六步进行:搜集筛选素材,师生共同构思;明确要求,师生着手写作;教师通读速览,制定评分标准;分组评判,当堂讲评讨论;教师专项补批,全面评定;把握层级能级,提档升格。  关键词:农村初中 作文 有效性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是由教师进行“精批细改”。这种方法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过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发现某个问题,或者是对某个问题有独特见解,顿生觉悟,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创新火花。在课堂教学中要抛开以往的填鸭式或满堂灌教学,充分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想尽办法调动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具体表现在:  一、课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技术工人的重要任务,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初中级实用型人才。因此,职业学校教师要树立新的科学教育发展观,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教学理念和模式上的重大的转变。在中职学校许多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运用一些物理知识作为基础,尤其是电工部分的知识在专业的学习
【摘要】 颜渊这样评价孔子的学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的确,一部《论语》实在是高深,难怪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今有东南亚各地掀起的“儒学”热潮,国内新课程标准改革也将《论语》作为高中语文课必选教材之一。本人恰逢第一轮教学,实属是“摸着石头过河”,幸而在摸索中渐渐找到了一点门路。《论语》教学须立足文本,由繁入简,因简而繁,细细的品味文言,方能真正读懂《论语》,读出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农村的中学生仍然存在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厌学、家长不太重视等特点。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有很多困惑。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我们农村的地区特点,我对此作了一些初步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的学生,尤其是象我们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大部分来源于书本内容,对于生活中数学知识很难理解,因此,大部分
启发式是古今中外都公认的是一个成功的教学原则,是现代教学方法的灵魂和特征,运用启发式方法,能启迪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取真知。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启发性教学有过不少论述,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中指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指出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根据教育家对
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在不长时间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一些小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推动了小学英语教学改革。那么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呢?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或他们自己设定的学习任务,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使小组每一个成员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改
立德树人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还应重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只有每一方面的教育都得到完善,教育的质量才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