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行为逻辑与合作能力:一个新的阐释视角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634606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对农民的行为逻辑、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进行系统文献回顾。结果发现,虽然这些理论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现实解释力,但未能全面反映事实,问题不在于这些事是而非的现象,而在于现有理论不能框架性和系统地解释这些矛盾性现象。农民的经济行为会形成一个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以经济利益为半径的经济生活圈,其理性程度、合作意愿和合作能力与经济生活圈呈正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从生产力、稳定性、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5个方面选取24个评价因子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并对其评价指数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20
南通市通州区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东临黄海、南依长江,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全境面积152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26.66万,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近年来,全
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潜力研究,为政府制定土地政策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条件基础、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益、集约利用发展趋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科学
大力发展私有林不但有利于林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有利于增加林农收入,加快林农脱贫致富的步伐,同时对于推进林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