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农村寄宿制学校而言,在进行教育工作期间,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方面的教育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生活方面的教育工作,提升初中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效果,达到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本文立足于初中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生德育管理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教育;学生管理;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农村家庭的父母选择到城市工作,孩子留在农村上学,部分留守学生进入寄宿制学校进行学习和生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生德育管理有效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中学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管理艺术中存在的现状
通过多方面的调查,我发现在寄宿制学校中,当前的学生德育管理艺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我做了大概的总结,一共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希望有类似问题的学校对此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我校也会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自我反思,防止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第一,寄宿制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德育管理艺术并不重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师作为学习的讲授者,一般都认为提高学生的成绩是重中之重。加之有中考的压力,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上。而学生的德育管理艺术,可能每个班的带班班主任抓的比较多,其他任课教师几乎没有涉及。第二,在学生德育管理艺术上,学校并没有形成多元的评价体系。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在评价学生的行为上应该设定多角度不同的评价标准,而不能单一地通过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我调查的一些学校仍然有通过成绩来划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现象,学校和教师甚至家长一味地要求学生有好的成绩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管理艺术持漠视的态度。第三,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艺术趋于形式化,没有实质内容。教育部每年都会为各个学校下发关于德育教育管理艺术的任务,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只是走一下过场活动的形式,也只是有演讲或朗诵等枯燥的形式,并没有真正起到提升学生德育管理艺术的作用。
二、初中生德育管理有效策略
(一)以点破面——构建班级特色德育体系
学校如同一个平面,而各个班级就是平面上的点。校园是由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组成的,学生、教师是整个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同的年级、班级的学生的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在校园中班级实力也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基本素养是有差距的,例如绝大多数优秀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较为成熟,而较差班级中的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则有较大起伏。因此,教师在对待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时候,要根据班级学生的行为表现与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构建班级独有的德育体系,比如相对优秀的学生大多比较自觉,则在德育上可适当放松;相对较差的学生则需要采取一些严格的措施管制学生,从而进行德育。将校园里各个班级的特色德育体系串联起来,便能构建出了一张笼罩全校的德育建设体系网络。
(二)以德治校——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在进行校园教育的过程中,德育是要放在首位的。因为只有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学生,才是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正所谓“蛇无头不行”,学校发展德育的工作,首先要在校长的带领下建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策划相应的德育活动,这样便能合理的落实德育工作。其次要加强对教师行为规范的管理,教师是进行德育最直接的教材。作为一名教师,他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在许多人心里,教师的行为表现有可能会成为他一生的道德标准。教师作为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若是自身的德行不过关,那么受影响的不会是一两个学生,而是一代乃至几代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所以校园要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对教师可以采取培训、考核等制度,规范教师的德行,树立教师正直、仁爱、公正、无私的道德风范,建立合格的德育队伍。
(三)核心引导——建立特色德育机制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航人,要发挥自身的核心引导作用。首先校长要积极的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带头学习先进的德育理念,掌握德育方法,并在培训学习中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德行品德,这样才能确保教师进行德育的教学水平。其次校长要加强对德育工作领导人员的培训。领导人员是校园进行德育活动的策划者、管理者,加强对他们的培训,让他们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这样策划的德育活动才会是有效果的。最后在学校中除了学生、教师、领导之外还有许多工作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清洁工、小卖部老板等,他们也是学校的组成部分。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但是他们的言行举止也会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食堂阿姨可以告诉学生要珍惜粮食,清洁工可以告诉学生要爱护环境,小卖部老板可以教给学生做事要诚实,不要弄虚作假。从此可以看出工作人员的行为表现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学校对其他的工作人员也要进行简单培训,让他们对学生输送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校长要把握好学校的方方面面,与学校全体人员一起合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机制。
结论
总而言之,对初中生进行德育绝对不能是一句空谈。面对初中这个承前启后的特殊阶段,必须构建初中德育体系。作为校长发挥自身核心作用,带领学校全体人员共同创造校园文化是进行德育的首要前提,加强德育建设和建立特色德育机制是重要保障,构建班级特色德育体系是核心要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优质人才,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打造出令家长放心、安心的学校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廖海龙.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J].散文百家,2018(08):78-79.
[2]樊金鹏,白守东.农村寄宿制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的成因[J].新課程导学,2018(01):3.
[3]李玉本.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探究[J].学周刊,2015(32):208.
[4]米玛潘多.运用激励强化理论促进寄宿制学生良好思想道德行为养成[J].西藏教育,2012(05):19-20.
关键词:初中教育;学生管理;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农村家庭的父母选择到城市工作,孩子留在农村上学,部分留守学生进入寄宿制学校进行学习和生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生德育管理有效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中学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管理艺术中存在的现状
通过多方面的调查,我发现在寄宿制学校中,当前的学生德育管理艺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我做了大概的总结,一共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希望有类似问题的学校对此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我校也会对这些问题及时进行自我反思,防止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第一,寄宿制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德育管理艺术并不重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师作为学习的讲授者,一般都认为提高学生的成绩是重中之重。加之有中考的压力,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如何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上。而学生的德育管理艺术,可能每个班的带班班主任抓的比较多,其他任课教师几乎没有涉及。第二,在学生德育管理艺术上,学校并没有形成多元的评价体系。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在评价学生的行为上应该设定多角度不同的评价标准,而不能单一地通过成绩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我调查的一些学校仍然有通过成绩来划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现象,学校和教师甚至家长一味地要求学生有好的成绩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管理艺术持漠视的态度。第三,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艺术趋于形式化,没有实质内容。教育部每年都会为各个学校下发关于德育教育管理艺术的任务,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只是走一下过场活动的形式,也只是有演讲或朗诵等枯燥的形式,并没有真正起到提升学生德育管理艺术的作用。
二、初中生德育管理有效策略
(一)以点破面——构建班级特色德育体系
学校如同一个平面,而各个班级就是平面上的点。校园是由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组成的,学生、教师是整个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同的年级、班级的学生的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在校园中班级实力也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不同班级的学生的基本素养是有差距的,例如绝大多数优秀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较为成熟,而较差班级中的学生思想品德素养则有较大起伏。因此,教师在对待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时候,要根据班级学生的行为表现与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构建班级独有的德育体系,比如相对优秀的学生大多比较自觉,则在德育上可适当放松;相对较差的学生则需要采取一些严格的措施管制学生,从而进行德育。将校园里各个班级的特色德育体系串联起来,便能构建出了一张笼罩全校的德育建设体系网络。
(二)以德治校——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在进行校园教育的过程中,德育是要放在首位的。因为只有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学生,才是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正所谓“蛇无头不行”,学校发展德育的工作,首先要在校长的带领下建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策划相应的德育活动,这样便能合理的落实德育工作。其次要加强对教师行为规范的管理,教师是进行德育最直接的教材。作为一名教师,他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在许多人心里,教师的行为表现有可能会成为他一生的道德标准。教师作为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若是自身的德行不过关,那么受影响的不会是一两个学生,而是一代乃至几代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所以校园要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对教师可以采取培训、考核等制度,规范教师的德行,树立教师正直、仁爱、公正、无私的道德风范,建立合格的德育队伍。
(三)核心引导——建立特色德育机制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航人,要发挥自身的核心引导作用。首先校长要积极的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带头学习先进的德育理念,掌握德育方法,并在培训学习中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德行品德,这样才能确保教师进行德育的教学水平。其次校长要加强对德育工作领导人员的培训。领导人员是校园进行德育活动的策划者、管理者,加强对他们的培训,让他们的德育理念与时俱进,这样策划的德育活动才会是有效果的。最后在学校中除了学生、教师、领导之外还有许多工作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清洁工、小卖部老板等,他们也是学校的组成部分。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但是他们的言行举止也会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食堂阿姨可以告诉学生要珍惜粮食,清洁工可以告诉学生要爱护环境,小卖部老板可以教给学生做事要诚实,不要弄虚作假。从此可以看出工作人员的行为表现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学校对其他的工作人员也要进行简单培训,让他们对学生输送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校长要把握好学校的方方面面,与学校全体人员一起合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机制。
结论
总而言之,对初中生进行德育绝对不能是一句空谈。面对初中这个承前启后的特殊阶段,必须构建初中德育体系。作为校长发挥自身核心作用,带领学校全体人员共同创造校园文化是进行德育的首要前提,加强德育建设和建立特色德育机制是重要保障,构建班级特色德育体系是核心要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优质人才,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打造出令家长放心、安心的学校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廖海龙.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J].散文百家,2018(08):78-79.
[2]樊金鹏,白守东.农村寄宿制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的成因[J].新課程导学,2018(01):3.
[3]李玉本.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探究[J].学周刊,2015(32):208.
[4]米玛潘多.运用激励强化理论促进寄宿制学生良好思想道德行为养成[J].西藏教育,2012(0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