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低调的华丽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他执意要挑战跨国巨头时,对手说他自不量力;当他提出要做世界顶级公司时,别人说他异想天开;当他喊出要发展一批“野狼”时,同行无不以异样的眼光看他,然而他却正在改写中国企业的生存法则。他领导的华为开始成为跨国巨头最危险的竞争对手——他就是从军营走出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
  任正非1982年从部队转业,1988年借来两万元人民币在深圳创立华为技术公司。他选择走技术自立、发展高新技术的实业之路,与业界巨头一争高下。20年时间他把华为打造成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服务商,并跻身世界500强,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标杆,华为所走过的路正在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学习的经典教材。
  在任正非的带领下,22年来,华为一路高歌猛进,创造着各种各样令人瞠目结舌的神话。然而任正非却始终保持着“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色彩,他是当今中国最低调的企業家。但是,尽管任正非似乎刻意地保持着自己的低调行为,他不事张扬、谨言慎行的个性,仍随着华为在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扩张中,不断地被人们认识和了解,有人说任正非的低调行为造就了华为的传奇,而他还被人们冠上了“土狼”“硬汉”“华为教父”等各种各样的头衔。
  2005年,任正非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100位名人”,他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家。《福布斯》杂志这样评价:“任正非是一个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人物,却是国际上最受人尊敬的中国企业家。”
  2008年,任正非荣膺《中国企业家》杂志评选的“200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这样评价他:“任正非几乎是中国最有静气和最有定力的一位企业家。”
  2011年3月,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公布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名单,任正非排名榜首。柳传志、张瑞敏分列二、三位。华为在人们印象当中非常强大而神秘,但很少有人知道它到底有多强。近几年来,许多记者曾努力试图接触华为,但华为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采访对象。
  而任正非从1988年创办华为至今,从没接受过任何媒体的正面采访,从不参加什么评选、颁奖活动和企业家峰会,甚至连有利于华为品牌形象宣传的活动也一律拒绝。由于任正非处世低调,其个人公开的资料甚少,有关他的故事多是来源于华为公司唯一对外的窗口——《华为人报》。但人们所看到的只是这个在全球电信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华为,而种种关于任正非和华为的评说大多只是人们分析和猜测的结果。对于外界的评论无论是对是错,华为极少回应。
  任正非虽然不接受媒体采访,却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门人物。2010年,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中文版首次推出有12人入选的“最受国际尊敬的中国企业家”年度人物榜,任正非高居榜首。《福布斯》中文版表示,任正非虽然不喜欢在公众面前露面,但他在全球大型跨国公司领袖中受到尊敬的程度,在中国国内无人能出其右,华为至今仍然是唯一在高科技领域内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内地跨国公司。
  一直以来,任正非不仅自己保持着低调的姿态,不响应外界对他及华为的批评,也不主张华为员工出去和别人辩论。在任正非看来,华为不是上市公司,因此没有必要向公众披露自己不愿说的事情。
  在社会上盛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在华为公司总部,两个女职员在电梯里抱怨着公司财务制度上的一点小问题。她们注意到电梯里还有一个面貌敦厚的长者,但她们当时并没有当回事,因为这个人太普通了。这两个女职员第二天被告知,她们所抱怨的那个问题已经解决。她们惊问为什么,对方告诉她们,任总亲自打来电话,云云。此时,她们惊呆了。
  华为的一位普通员工向我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2005年冬天,他出差回深圳,在机场遇到任正非,当时只想着当做没看见。没想到任总却主动走过来和他打招呼,嘘寒问暖,还开车把他先送回家后自己才回去,这一举动让员工很感动。
  有很多媒体记者抱怨说任正非总是不接受采访,有点不近人情。任正非解释说:“我为什么不见媒体,因为我有自知之明。见媒体说什么?说好恐怕言过其实;说不好别人又不相信,甚至还认为虚伪,只好不见为好。因此,我才耐得住寂寞,甘于平淡。我知道自己的缺点并不比优点少,并不是所谓的刻意低调。”他还说:“媒体记者总喜欢将成绩扣到企业老总一个人头上,不然不生动,以虚拟的方法塑造一个虚化的人。我不认为自己像外界传说的那样有影响力,但是很敬业、无私、能团结人。这些年华为有一点成绩,是在全体员工的团结努力,以及在核心管理团队的集体领导下取得的。只是整个管理团队也很谦虚,于是就把一些荣誉虚拟地加到了我的头上,其实难副。”
  有时候,任正非看到员工们的文艺表演和深圳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回望华为20多年的心路历程时,会禁不住泪流满面,脑海中总会出现参军和创业时的艰苦岁月。
  20多年,任正非就这样一路走来,他的低调造就了华为的传奇,也造就了他自己的传奇。尽管华为已经成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一张名片,但以低调、冷静著称的华为和任正非身上仍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任正非的确是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企业家。
  (常朔摘自中国企业家网)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工业的发展,水环境中有机污染日益严重。有机污染物监测已成为研究热点和社会关注热点。本文通过现场采样、水样保存运输、监测仪器分析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等环节分析,提出了捕获可靠性环境监测数据的途径措施对策。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water environment organic pol
戏曲,是我国的精粹,是弘扬和传颂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种音乐形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戏曲,是素质教育与发展音乐素养的需要,是熏染小学生浓厚戏曲兴趣的需要,是延伸和扩
期刊
摘要:社会保障是指一个社会通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它的国民提供的安全保障。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国家以再分配为手段而达到社会安定目标的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制度。它是工业化的产物。  关键词:社会保障 制度演变 存在问题  Abstract: The social security refers to a society through the formal a
摘要:针对当前部分建筑形象丧失了作为人类生存内在基础的意义深度,淡漠了建筑初始含义的现状,通过对中国建筑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重新建立建筑审美观的思路,进而还原建筑作为实体最初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建筑的形式美;建筑的和谐美;建筑的技术美;美学意义  Abstract: Aiming at building the image of loss of human survival as inner
摘要:随着计算机病毒越来越猖撅,计算机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计算机反病毒技术也发展得越来越快。本文介绍了当今最新最先进的计算机反病毒技术,有CPU反病毒技术、实时反病毒技术、虚拟机技术和主动内核技术等。而且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计算机网络反病毒的几点策略。   关键字:计算机病毒;反病毒;网络病毒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rampant computer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一  曾在民国政坛、文坛均负富相当时望的张默君(1884—1965)、邵元冲(1890—1936)夫妇几乎双双被两岸同时遗忘,台湾为数不多关于张默君的纪念文字、传记文章,均属国民党党史研究类型,这类“先烈先贤”追忆之作,鲜有深刻透彻的见地;内地虽曾略有以张默君诗歌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知见也未见得能深入。张默君早年毕业于上海务本女校,1912年发起成立神州妇女协会并任会长,继之创办《神州日报》、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