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巧用双关语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uan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关语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词语的同音或多义同时关涉两个不同事物。它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它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富有表现力,耐人寻味。双关语用得好,它比快言直语的意味深长得多。双关语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的技巧很多。
  
  一、用双关语回击,委婉
  在交际中,难免遭到恶意的诘难和带侮辱性的戏弄,损害交际者的尊严,必须予以回击。倘若能用上双关语以委婉的表示,既能达到目的,又能体现出高深的语言功底。有一老人妻亡后续弦一少女,比儿子还要小十岁。谁知其子暴病而死,老人虽然悲痛,但是请来先生、和尚、道士、裁缝等为其子超度亡魂念经三天。可那先生、和尚、道士、裁缝见到那美丽的小娘子,便带着挑逗的口吻议论:“这位死小孩子倒比娘大,这位做‘母亲’的将怎么开口哭呢?”此话恰好让这位“母亲”听到了,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仪式开始后,和尚、道十诵经刚一完毕,她便大声“痛哭”地说:“儿啊!苦命的儿啊!娘未生啦先生我的儿啊(骂先生);娘未死啊,倒死我的儿啊(骂道士);说是我的儿啊,何尝是我的儿呢(骂和尚);想见我的儿啊,只有黄泉路上才逢我的儿啊(骂裁缝)。”
  被请来的先生、和尚、道士和裁缝毕竟都有文化素质,听出她一语双关哭骂他们后,自讨无趣,立即收拾东西,钱都未要,灰溜溜地逃走了。
  
  二、用双关语表白,含蓄
  通常,人们表白就是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然而,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气氛中,有时还要用双关语来含蓄地表示,以耐人寻味。1949年国共谈判时,在4月的一天,毛泽东接见了国民党代表刘斐先生。刘斐忐忑不安,不知如何开口。毛泽东主动与他拉起了家常话,然后才谈共同关心的事。刘斐对和谈的前途尚有疑虑,就试探性地问毛泽东:“您会打麻将吗?”毛泽东回答:“晓得些,晓得些。”“您爱打清一色呢,还是爱打平和?”毛泽东听出话中之意,就笑言道:“平和,平和。只要和了就行了。”寓意深长的一番话,使刘斐先生疑虑顿释。
  刘斐忧虑和谈的前途,不好直言相问,所以借打麻将投石问路,一语双关地探询毛泽东对谈判的诚意。毛泽东明察秋毫,自然听出弦外之音,也一语双关地说“平和,平和,只要和了就行”,含蓄而诚恳地表达了对和谈的诚意,使刘斐先生的疑虑烟消云散。
  
  三、用双关语暗示,隐晦
  不能表示意思或不愿意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带有双关的语言使人领会,或给自己留下大的回旋空间,或是只让交际对象领会,使其他人员无法知道隐情而达到安全的目的。奸臣严嵩夜写奏章,编造罗先洪的罪名,准备早朝时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治他的罪。此事被他女儿发现了,认为爹爹整公公不该,便情急生智,让丫环给公公送一杯茶,再三嘱咐要让在严嵩家中的公公体会茶的意思。罗先洪这时还没有睡,他见儿媳派丫环送茶,心里已是疑惑。打开茶碗一看,只见水面上浮着两颗红枣和一撮茴香,更是生疑。他细细分析茶杯中两颗血红的枣子和一撮茴香,顿时悟出它的含义来,莫不是儿媳已经得到信息,暗示我早(枣)早(枣)回(茴)乡(香),逃离这是非之地。罗先洪于第二天拂晓骑着快马,急奔故乡。严嵩见亲家已走,也只得作罢。
  罗先洪的儿媳用事物名称的谐音作出暗示,棋高一筹,看是送茶,实是给信,且具有很强的隐晦性,让公公化险为夷。
  
  四、用双关语讥讽,辛辣
  用双关语指责或嘲笑对方的错误,由于语言意图并不明显,而且幽默诙谐,饶有风趣,既给人以意在言外之感,又能感受到讥嘲之意,但只能火烧乌龟肚里痛,不好发作。1945年9月,周恩来随毛泽东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一天谈判休息时,蒋介石自恃棋艺精湛,邀请周恩来对弈。开局,蒋介石急于求胜,使出他的拿手好戏“大炮攻势”。当头炮,沉底炮频频进攻,取得了一时的优势局面。周恩来沉着应战,车马并进,很快化险为夷。进入中局,蒋介石丢马损炮进攻受阻,只得转入被动防御。此时,周恩来稳步推进,很快兵临城下,蒋介石舍车保帅,以图拼子求和,但未能挽回败局,受困败北。结局之后,周恩来笑着对蒋介石说:“蒋先生的‘大炮攻势’很见功力,只是太轻视了我的过河卒子,最后失败也是难免的。”蒋介石尴尬地说:“周先生棋高一筹,棋高一筹。”说完便起身走了。
  周恩来表面上说的是棋上的“大炮攻势”和“过河卒子”,实质上暗指国民党的“大炮攻势”与共产党的“过河卒子”,把蒋介石的输棋比做战争的失败。真是妙不可言,叫蒋介石哭笑不得。
  
  五、用双关语撰联,深意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广大人民群众固然喜爱那些浩如烟海、繁如山花的通俗易懂对联,而对那些一语双关的巧联更加雅俗共赏。有一幅对联盛传不衰,受人青睐。1900年,美法等八国联军侵入中国,腐败的清政府屈膝求和。在一次清政府与八国联军代表议和的会上,有一联军代表傲慢地对清政府代表说:“听说你们中国有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叫做对对联。现在我有一上联,诸位能对得上吗?”说罢,环视一下四周,大声念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八国代表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发出一阵狂笑。面对敌人的挑衅,清政府的代表有的尴尬,苦笑,有的虽然怒目圆睁,却无词答对。忽然,一年轻的秘书霍地站起,随口高声念道:“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八国联军代表听罢,相视愕然,目瞪口呆。
  这位秘书针对八国联军这些侵略分子不可一世的傲慢态度,随口答出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透过联意,义正词严地指责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本性。
  
  六、用双关语驳斥,高雅
  对于恶意的诘难和无稽之谈是需要反驳的,而用讥讽幽默的双关语,则是一种高雅脱俗的方式,会痛快淋漓地把窘迫还给对方。以前,有个瞎子被无辜地牵涉到一场官司中,开堂审判时,他对县太爷说:“我是一个瞎子。”县太爷一听,立刻厉声责问:“混账!我看你好好的一双清白眼,怎么说没有眼睛?”盲人听了县官的话,十分生气,但又不肯公开辱骂,只好利用高超的说话艺术,巧妙地予以回敬:“我虽然有眼睛,老爷看小人是清白的,小人看老爷是糊涂的。”
  这里,县官把盲人所说的“瞎子”的概念偷换,把“有眼睛”偷换成为“不是瞎子”,因此可见县官十分糊涂。而盲人却利用一词多义的双关语指桑骂槐。他说的“清白”表面上指盲人的眼睛是清白眼,而实质上即是指盲人自身无罪,是清白的。“糊涂”一语,似乎是指盲人因眼看不清县官,所以显得糊涂,但实质上却是说县官本人说话糊涂,是个昏官。因此说得巧妙,骂得痛快,但又抓不住把柄,让对方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
  
  七、用双关语解围,轻松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有时会因某事突然发生而处于受窘的境地,难以摆脱尴尬时,而一两句双关语却可以使气氛顿时轻松起来,帮人解除窘迫。在一次新婚典礼上,贴在堂上的“喜喜”字突然从墙上飘了下来,刚好落在新婚人的头上。顿时,喜堂上的宾客为之一愣,大家脸上的笑容立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不快。还是那主持婚礼的小伙子头脑机敏,立即揭起“喜喜”字高声地说道:“哎呀,各位亲朋好友,你们看喜从天降,喜上眉梢,双喜临‘人’啦!”顷刻,喜堂欢声雷动,一对新人的脸上充满笑意,充满阳光。
  
  八、用双关语开导,深刻
  开导本是指以道理启发劝导他人。但有时劝导还得含蓄点,必须用言在此、意在彼的方法,才显得更有艺术性和说服力。一位老父亲问他那漂亮的女儿为何还不结婚?女儿告诉他,她曾有好几个男朋友,但都不能使她称心如意,想再等一等,挑一挑。老父亲警告女儿要抓紧点,当心做一辈子老姑娘。漂亮的女儿满不住乎地说:“放心吧,爸爸,大海里的鱼多着呢!”“是啊,我的孩子,”老父亲笑了笑说,“可钓饵放久了没味了!”女儿听了为之一震,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老父亲表面上说的是钓饵无味,而实际上是说女儿年龄越大恐怕人老珠黄嫁不出去。比喻恰当,说服力强。
  在我们的生活中,善用双关语,我们的交际就会变得多姿多彩。亲爱的读者,请您不妨试一试。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国的教育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为了更好的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的需求,中职院校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将企业优秀文化融入到中职语文的管理中是一项巨大的举措,可以使学生的就业意识增强,不断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一、将企业优秀文化融入到中职语文阅读中的必要性   在教育发展中,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中职院校的主要目的。中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
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法,是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虽然它经过了合并和改革,但是,根据国际上较早实施并改革个人所得税的一些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近五年来的实践效果,可以看出,我国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