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共分为三大版块,基础、阅读和作文,而阅读和写作又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培养学生突破重难点,分析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条件略差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录音机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当然,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写作素材库,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另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意通过多角度来评改作文,力求学生习作篇篇优秀。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理解 写作能力 多媒体教学 整体感知 注重评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219-01
阅读和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没有吸收,无以倾吐,所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运用语言来表达一定要以学习语言为基础,需要通过阅读吸收来完成。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我们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两相互补,方能取得实效。
1 初中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语文学习,教师就是通过讲授课文,以理解为起点,向学生传授分析文段、解析句子、讲解词语的方法的。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的方法一直比较单一,学生只能通过眼看耳听都简单的方式来进行文段解读,速度慢而效果不佳,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笔者认为,如果对于教材或课外的阅读短文,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或其他电教手段来辅助,一定可以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夯实的基础。
1.1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培养学生突破难点、分析思维能力
理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理解是在感知的基础上的认识和深化。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说明文事理发生、发展及特性的课文,对授课教师来说本就陌生,若是教师只是仅凭教材和教参中提供的有限的资料向学生进行讲授,只能说是学生听不明白,也理解不透,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来实现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理解课文的目的。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事理演绎得很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图画、视频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1.2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录音来实现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研究事物产生稳定的倾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块儿黑板、一个讲台、几支粉笔,这样的枯燥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厌烦,如果多媒体条件略差一些的地方,笔者认为完全可以通过录音机来让课堂生动起来。
阅读重在读。录音机就是通过读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有力的手段。笔者认为通过放录音,可以调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了解,这一整体感知环节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才有依托。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让作者在听录音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那其学习力就会特别集中。一个感知能力较好的人,在听读语言时,仅凭语感就能很快领悟课文内蕴。另外,录音机中播音员的语音平稳而和谐,语气语调抑扬顿挫,让人听起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就更好地弥补了一些教师语音语调方面的障碍。同时,规范的语音语调可以帮助学生更规范地掌握语音语调,让学生更好地纠正自己错误的发音练习,从而达到教学应该有的意境。
2 初中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作文在中考中占50分以上,可谓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如果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点拨,一定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世事洞明皆学问”,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提升写作能力。
2.1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帮助学生构建素材库
中国有句俗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看到一个作文题目时,无话可说,无材料可选,那么怎样解决学生的写作难题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构建学生的素材库。
学生在写作之前的构思过程一定要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观察,从而获得足够的写作素材。因为学生平时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的习惯,所以其对于一些素材的印象是非常模糊而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也就是无话可说了。而如果让学生把写作需要的素材都经历一遍,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多媒体运用于初中作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采集、储存写作素材,也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提升学生的筛选素材的能力。比如,有一次,笔者要对学生进行写景作文指导,写一写祖国的名山大川。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路,笔者用幻灯片把祖国的名山大山一一展现在其面前,并借助字幕对其进行了讲解。这一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大家都表示非常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并写出了情绪激昂的习作,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2 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习习作的评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毫无疑问,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关键环节,只有修改环节做好了,学生的习作才会有进步。传统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写作,教师评改。教师辛苦改后,学生只是看一看,提高作文能力的效果没有达到。笔者认为应该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教师负责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修改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如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师生综合评改等等。教师一定要收好学生的二遍稿和三遍稿,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更好的提升。如果学生在进行作文之前运用了多媒体,还可以在学生写成文后对其进行再观察,再对照,最后进行评议和修改。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抓好了阅读和写作两大版块儿,学生的语文成绩一定会有较大程度地提升,能够更从容地应对中考,对学生的终生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因为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社会性非常强,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理解 写作能力 多媒体教学 整体感知 注重评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219-01
阅读和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阐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没有吸收,无以倾吐,所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目的。运用语言来表达一定要以学习语言为基础,需要通过阅读吸收来完成。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我们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两相互补,方能取得实效。
1 初中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语文学习,教师就是通过讲授课文,以理解为起点,向学生传授分析文段、解析句子、讲解词语的方法的。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的方法一直比较单一,学生只能通过眼看耳听都简单的方式来进行文段解读,速度慢而效果不佳,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笔者认为,如果对于教材或课外的阅读短文,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或其他电教手段来辅助,一定可以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夯实的基础。
1.1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培养学生突破难点、分析思维能力
理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理解是在感知的基础上的认识和深化。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说明文事理发生、发展及特性的课文,对授课教师来说本就陌生,若是教师只是仅凭教材和教参中提供的有限的资料向学生进行讲授,只能说是学生听不明白,也理解不透,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来实现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理解课文的目的。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事理演绎得很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图画、视频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1.2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录音来实现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研究事物产生稳定的倾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块儿黑板、一个讲台、几支粉笔,这样的枯燥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厌烦,如果多媒体条件略差一些的地方,笔者认为完全可以通过录音机来让课堂生动起来。
阅读重在读。录音机就是通过读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有力的手段。笔者认为通过放录音,可以调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了解,这一整体感知环节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才有依托。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让作者在听录音的过程中与作者产生共鸣,那其学习力就会特别集中。一个感知能力较好的人,在听读语言时,仅凭语感就能很快领悟课文内蕴。另外,录音机中播音员的语音平稳而和谐,语气语调抑扬顿挫,让人听起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就更好地弥补了一些教师语音语调方面的障碍。同时,规范的语音语调可以帮助学生更规范地掌握语音语调,让学生更好地纠正自己错误的发音练习,从而达到教学应该有的意境。
2 初中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作文在中考中占50分以上,可谓语文学习的半壁江山,如果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点拨,一定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世事洞明皆学问”,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提升写作能力。
2.1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帮助学生构建素材库
中国有句俗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看到一个作文题目时,无话可说,无材料可选,那么怎样解决学生的写作难题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构建学生的素材库。
学生在写作之前的构思过程一定要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观察,从而获得足够的写作素材。因为学生平时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的习惯,所以其对于一些素材的印象是非常模糊而零乱的,面对作文题目也就是无话可说了。而如果让学生把写作需要的素材都经历一遍,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多媒体运用于初中作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采集、储存写作素材,也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提升学生的筛选素材的能力。比如,有一次,笔者要对学生进行写景作文指导,写一写祖国的名山大川。为了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路,笔者用幻灯片把祖国的名山大山一一展现在其面前,并借助字幕对其进行了讲解。这一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大家都表示非常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并写出了情绪激昂的习作,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2 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习习作的评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毫无疑问,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关键环节,只有修改环节做好了,学生的习作才会有进步。传统的写作方法是学生写作,教师评改。教师辛苦改后,学生只是看一看,提高作文能力的效果没有达到。笔者认为应该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教师负责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修改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如学生自改、小组互改、师生综合评改等等。教师一定要收好学生的二遍稿和三遍稿,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更好的提升。如果学生在进行作文之前运用了多媒体,还可以在学生写成文后对其进行再观察,再对照,最后进行评议和修改。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抓好了阅读和写作两大版块儿,学生的语文成绩一定会有较大程度地提升,能够更从容地应对中考,对学生的终生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因为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社会性非常强,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