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法运用浅议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00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新课程改革也正逐步在全国推行,历史教学改革也是如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法能较好的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反映新课改的理念。本文从教学结构、教学训练等方面浅谈探究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探究法
  
  新课改的理念越来越细致、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在此形势下,历史课堂教学采用何种方法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一味地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会使课堂缺乏生气。老套的灌输式教学已使学生厌倦了课堂气氛,难以从中获得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就现实层面讲,灌输式教学能使学生提高多少解题能力呢?若希望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师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深思熟虑。我认为探究法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且在实际运用中确实能克服灌输式教学的缺陷,取得一些成效。本人就探究法在是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谈几点看法:
  首先,从历史课堂教学结构来看。“中学历史教学结构是指:以教材、教师、学生为要素,各要素通过教学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并产生一定教学功能的系统构造。”而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结构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简言而知,就是学生从历史课堂上单纯了解了由老师灌输的史实,只知“是什么”,而不知“为什么”,更不知可以用这个“是什么”的史实来说明“为什么”。这一点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新课改理念是完全相悖的。
  那么,如何才能扭转课堂教学的“灌输式”局面呢?
  第一,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目的。
  ⑴备教材,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理清知识结构。身为历史老师都非常清楚,教材内容繁多,重要历史事件千头万绪,互有联系。有的老师不是不知道运用探究法教学的好处,而是为现实所迫,为完成教学任务,一意孤行,满堂灌、一言堂现象非常严重。现在我省适用新教材后,许多历史老师觉得现在一节课要完成以前几节课的教学内容,时间实在是不够。所以面对新教材,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老方法上课。其实需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真正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处理好教材,课堂上是有时间和空间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给学生思考和发挥的空间,才会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也才会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现我们教学改革的目的。
  ⑵备学生,因为学生是有差异性的,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不同。大家都知道,在不同班级上同样的内容,效果往往是不同的。为什么?因为有的班级基础好,而有的班级基础差;有的班级个性活泼,应答之风很盛,而有的班级个性沉闷,甚至无人应答……所以“备学生”就是要依据实际情况组织不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⑶备教学目的,有的老师上课,气氛极好,学生反映热烈,可教学效果却总是差强人意。原因就在于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师上每一堂课前都应清楚知道自己要让学生掌握什么,课上完要想一想目的是否达成。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不在形式,而在内容和目的。
  第二,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不拘泥于一种方式,若是设计探究题,对学生的回答要中肯评述。这点说起来容易,却是所有环节中最难做好的。它对教师有极高的要求。出过试题的人该知道,同一个知识点可有不同的考察方式,以考察学生不同的思维。上课提问也是如此,很有讲究。比如:
  ⑴可以正问,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有一定的分量,也要难易适度。例如,讲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提出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什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走的道路有没有发生过转变?若发生过转变那是怎样转变的呢?转变的呢?转变之后与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否一致呢?革命路线的不一致反映了什么问题呢?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提问最终使学生认识到:走什么样的革命路线要依据本国国情,照搬照抄别国模式是行不通的。这就指给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从正确的立场分析问题。
  ⑵也可以反问,就是从问题相反的角度或其他角度提出问题,例如讲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教材上讲:“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这种观点对否?为什么?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讲禁烟是借口,没有这个借口就找别的借口,或者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有的讲是由当时国际、国内情况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一步提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的商品销售地和原料供给地;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中国禁烟。这样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中来分析问题。
  ⑶也可以把类似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提问,提示学生找出异同,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的真谛,而且这对提高学生鉴别能力也大有益处。例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与“鸦片战争”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从参战的国家、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进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条约的内容、战争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相同之处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侵略程度加深的内容,从而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这样纵向类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轨迹,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度。此外,也可以横向类比探究。例如,将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进行比较。横向类比探究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相互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广度。
  总之,在提问时多考虑角度与思维方式,对学生回答不一味肯定或否定,而是明确指出对在哪里、好在哪里、错在哪里、不好在哪,有时不妨请其他学生来分析,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愿意回答、善于回答。
  其次,从历史课堂训练来看。一堂课时间虽然有限,但训练必须扎实到位。不能因为仅仅组织学生思考了一些问题就洋洋得意,学生能思考,并不代表学生能掌握。数理化能听懂,并不代表学生能做,历史也一样。上课能说一些看法,对照教材还能回答,这是不够的。在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时候,不仅包括了解史实,还包括用史实分析、说明问题,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高中学习,学生学习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重要的在于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训练中不妨注意与学生共同探究,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在讲鸦片战争的影响时,按教材可以从社会性质、社会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思想变化五方面概括,我就提醒学生是否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概括,就有学生说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概括。由此可知,同样的历史知识可从不同角度考察,能说明不同的问题。从而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该如何运用;让学生明白,历史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必须理解,要会分析。
  最后,在教学中运用探究法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若碰到学生不肯开动脑筋或不活跃时,切忌不要发怒,教师的怒火只会让学生“噤若寒蝉”。此时应对设计的问题稍加阐述,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或找几个能言善辩的学生发表看法。第二,课堂气氛太热烈,话题扯得太远了。这时教师要注意时间,注意适时评点和收拢话题。第三,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的似是而非,教师一定要明确点评,否则会给学生模糊不清的概念,造成理解错误。第四,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要起主导作用。探究式教学不是教师单纯放开课堂教学,而是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从教师“满堂灌”到学生“满堂言”,听之任之。
  总之,探究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为目的的。
  
其他文献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及特征  教学评价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观包括对课堂教学的价值、功能、性质、目的、过程、效果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通过评价可以从中获取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相关信息;可以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一些心绞痛患者用药后很难见效.这种情况下,应检查一下自身营养情况.这是因为,营养不良性贫血也会引发心绞痛.这种心绞痛,只有增加营养、消除贫血之后,才能彻底解决问题.rn人
期刊
拓展经营思路。一是培养全员经营意识,开展形式多样的经营战略研讨、学习、总结活动,研究市场形势,增强市场敏感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二是推广新经营模式,重视经营工作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在2010年9月吉林省内主要媒体刊播的“吉林特色城镇化”这一主题报道的形式、内容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探讨主题采访报道形式对重大新闻选题宣传影响力的作用,以及对如何进一步发挥主题采访报道优势进行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吉林特色城镇化”;主题报道;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083-1.5    在当今社会,
从"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逻辑来看,海洋文化是广东地域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质。这一文化特质在历史上形成其不同阶段的文化地位。海洋文化的率先发育,率先开拓中国海上丝
期刊
摘要:原产地规则是自由贸易协定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其所具有的判断货物“法定国籍”的特定角色,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由贸易区的自由程度。本文将先总体介绍原产地规则的相关知识,然后选取TPP中的原产地规则中的几点,分别与NAFTA和KORUE FTA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TPP;原产地规则  一、原产地规则概况  (一)原产地规则的概念  原产地规则是国际贸易的一项基本原则,世界贸易组织WTO认
对太太撒谎,是个斗智斗勇的事.讲斗智,好理解,在男人谎言的浸泡中,太太早就成了测谎专家.说斗勇,则是关键时刻,敢于把谎言整出“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