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二甲氧基-2-丁酮的合成研究

来源 :化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i0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金属钠为原料,甲醇为溶剂,先制成甲醇钠的饱和甲醇溶液,再滴加丙酮和甲酸甲酯进行Claisen酯缩合制得丁酮烯醇钠,最后在强酸作用下与甲醇进行缩醛化反应合成了4,4-二甲氧基-2-丁酮,过程总收率达到73.19/6,纯度98.7%。产品通过IR和MS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原料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滴加速度、反应体系pH值等方面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并得出了最适宜的工艺条件。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知名物理化学家、中科院唐有祺院士曾说:“物理学与化学一起是当代自然科学的轴心。”^[1]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物理化学正是运用物理学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物质
用DSC法研究了粉状聚苯乙烯磺酸钠阳离子交换树脂受热反应的非等温动力学。在温度区间为390~500℃,先发生一个放热反应,其后是吸热反应。测定了这两个表现受热反应的动力学基础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长春新碱(VCR)在β-环糊精(β-CD)修饰金电极表面上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扫速、pH值和温度对表面包络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VCR的电极过程具有吸附性和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