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医院消毒室护理人员职业保护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0003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乡镇医院消毒室内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护理人员健康安全。方法:结合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对乡镇医院消毒室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预防措施。结果:实行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了工作过程中操作不当带来的伤害以及感染等职业危险事件的发生。结论:保证医护工作者的工作质量最根本的是要保证乡镇医院消毒室内的工作环境安全,因此,需要根据消毒室内存在的危害因素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乡镇医院消毒室 护理人员 职业保护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528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460-01
  医院消毒室通过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或医疗物品进行集中回收、杀菌、消毒、存放以备二次利用为医院提供无菌物品,在医院中是一个特殊且必要的科室[1]。同时,消毒室内护理人员工作时需要频繁的接触化学医用消毒剂或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容易出现职业暴露。尤其是在乡镇医院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职业暴露的防范也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中,笔者为寻找消毒室内合理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对乡镇医院消毒室可能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问题分析
  1.1 物理因素。①紫外线因素:消毒室利用紫外线消毒,护理人员不可避免的要与其接触,长时间接触紫外线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出现红斑、眼睛患结膜炎等,甚至导致皮肤癌[2];②高温因素:压力蒸汽灭菌器工作时可产生134度的高温,护理人员稍加不慎就可能造成烫伤;③噪音因素:40-60dB属于人类听觉可接受的最佳范围,60dB以上属于吵闹范围,70dB以上开始损害人类听力神经,90dB以上可能会造成听力受损,而且我国医院环境噪音规定,工作中噪音强度最大不可超过45dB,但是,目前我国消毒室内使用的各大仪器在工作时都会发出强度在60-90dB的噪音,因此,长时间处于这种嘈杂的环境中会出现耳鸣、晕眩、心律不齐、听力下降等症状。
  1.2 化学因素。乡镇医院消毒室中一般使用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大量的铺洒在地面、墙壁、污染器械表面进行处理。这些化学消毒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腐蚀性,长期与其接触可能会对护理人员皮肤或呼吸道粘膜造成损害,甚至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
  1.3 生物因素。由于消毒室内存放大量的污染器械,造成了病原微生物以及多种菌类的聚集。护理人员在消毒室内工作时,如果表层皮肤存在破损,病原微生物很可能从受损皮肤处进入人体并且引起感染。在对锐利的医疗器械消毒时,可能会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流程不熟练等原因造成划伤,划伤时只需要0.004mL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就可以对划伤者造成感染[3]
  1.4 心理因素。乡镇医院中至今仍大部分认为消毒室在医院的医疗过程中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辅助部门,后勤部门,所以在消毒室的建设中都没有给予重视,设备、工作人员都不到位,造成了乡镇医院消毒室工作条件差,防护措施不完善,设备无法满足正常使用,同时在消毒室工作的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也没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存在心理不平衡等负面情绪,工作不积极,没有激情。
  1.5 防范意识。由于医院领导对消毒室工作不够重视,而且消毒室夜间不需要安排值班人员,所以在消毒室工作的基本都是不能熬夜年老体衰的人员,这些护理人员学习性不强,主动性差,缺乏安全意识,未经过正规的学习培训,对消毒室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了解不多,这些都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存在。
  2 职业安全的应对措施
  2.1 物理因素应对措施。①消毒室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时,应禁止护理人员入内,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穿戴好防护措施入内,避免紫外线与皮肤、眼睛等直接接触造成伤害。消毒结束对消毒室通风换气后才可入内;②保证各大设备在宽敞空旷的环境中进行工作并且定期维修,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安装消音设备,最大程度的降低噪音;③消毒室内应安装降温设备,使室温保持在20-23℃[4],并且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全程佩戴隔热手套,以免烫伤。
  2.2 化学因素应对措施。化学消毒剂配制好后,要保证在密封状态,避免消毒剂挥发影响消毒效果,同时还会给护理人员皮肤黏膜或呼吸道造成损害。在使用这些化学品时,护理人员应戴好防护口罩、眼罩和手套,如不慎被消毒剂溅到要及时用流动水进行清洗。
  2.3 生物因素应对措施。在消毒室内工作时,要保持消毒室内的空气流通,使用流动水对污染器械进行清洗,同时还要保证消毒室内光线充足、护理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工作,而且在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要求穿戴防护衣物、口罩、眼罩、面罩等,尽量避免皮肤直接与污染器械接触,如果护理人员不慎被污染器械划伤,需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有必要还要进行血液检查。
  2.4 心理因素应对措施。消毒室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它对医疗过程的安全起着重大作用,因此,相关的医院领导应该加强对消毒室的建设投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以保证护理人员的健康安全。而且,还应该为护理人员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对其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使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身心投入,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
  3 结论
  进行职业安全防范措施后,我院消毒室护理人员发生的职业危害几率有明显改善,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安全措施实施前后职业危害几率对比表
  由上可以得出,保证医护工作者的工作质量最根本的是要保证乡镇医院消毒室内的工作环境安全,从而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各科室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士秀.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J].临床医学,2009,(9):121-122
  [2] 肖秀丽,胡利典.援手术室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9):1005-4529
  [3] 黄善珠.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26):181-182
  [4] 苏静.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02):240-241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代医学研究的发展进程中,各大医学文献数据库是最主要的资料信息来源,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为医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当前的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医学文献数据库更是为医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现本文主要从医学研究中的预防医学情报层面来探讨网络环境下的医学文献数据库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网络环境 医学文献 数据库 预防医学情报  Doi:10.3969/j.issn
期刊
摘要:随着军队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军队基层医院服务对象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结构特点,即服务人群由原来的部队官兵单一结构人群,扩增为部队官兵、官兵家属、驻地群众等多元化结构人群。同时,医院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变化也越来越快。对于医院药房而言,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更好完成医院战略目标,更主动地为部队、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我院是军队基层医院,自2010年8月以来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医院档案与医院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医院档案管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期加强和推进医院的文化建设,从而更好的树立医院的形象,提升医院的品质,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关键词:医院档案 档案管理 医院文化建设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519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加强指导紧密协作把学校卫生工作做得更好。方法:加强教育、卫生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紧密协作;学校校医与班主任教师做好充分的宣传发动,具体落实各项疾病控制和卫生保健任务。结果:学校的卫生保健和疾病控制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学生常见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流行病得到控制。结论:加强指导紧密协作是做好学生卫生工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加强指导 紧密协作 疾病控制 学校 卫生工作  Doi:10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电离辐射技术在医院中应用得越来越多,电离辐射在对病人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同时,给人体带来了一定的辐射损伤,同时也可能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辐射危害。因此,对医院PET-CT中心电离辐射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医院PET-CT系统的构成,重点分析了医院PET-CT中心电离辐射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PET-CT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妊娠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到2013年4月,我科确诊卵巢妊娠的28例病例资料。结果:22例(80%)有腹痛症状,17例(60%)有停经史,19例(68%)有人流或清宫术史,15例(53.6%)有2次以上妊娠史,5例(17.9%)有宫内节育器,6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有辅助生育史;27例(96.4%)行手术治疗(15例开腹手术,12例腹腔镜手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本次观察研究选择23名供应室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职业危险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性管理措施,回顾分析所有23名供应室工作人员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职业伤害的发生率。结果:结果经过防范管理,所有工作人员的职业伤害发生率都明显降低。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供应室是各类污染和职业伤害发生率最高的科室,对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门诊退药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减少门诊的药房退药情况,提高门诊的用药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份我院的退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对药品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医院的服务水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等。结论:要提高医院的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门诊药房 退药 服
期刊
摘要:住院药房属于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机构,是直接面对病人展现医院医疗能力的重要窗口。笔者在文中具体分析了住院药房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对应的具体措施,讨论怎么规范住院药房的管理、提升药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保障病人的用药安全,从而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  关键词:住院药房 药学服务 管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500  【中图
期刊
摘要:本文就手术后顽固性头晕警惕梅尼埃病1例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手术后 顽固性头晕 梅尼埃病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534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465-01  患者蔡某,女性,34岁,全麻下行颧骨、颧弓降低术,手术时长1.5h,术中失血约300ml,麻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