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体验是感性的、多元的、富有个性的,只要我们关注学生数学思考的提升、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数学品质的渗透,就一定会丰富学生的数学内涵,让体验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悟到数学自然的美、深邃的美。惟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探索
  
  新课程实施后,我们的课堂有了很多生机,但与此同时也有些浮华的做法,与数学的本真渐行渐遠。作为教师,我们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丰富学生的数学情感,提升学生的数学内涵,丰厚学生的数学底蕴。下面是我的一些所见所思:
  一、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1、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
  2、优化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小组合作学习要讲实效性。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即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爱好、成绩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目标的。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策略。在课堂学习中,合作小组常常表现出不善于合作的状况。一次,笔者在执教老师请学生小组合作时观察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托着下巴冷眼旁观,有的学生溜到别的小组,有的东张西望……所以,教师在平时要采取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1)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都能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清楚的理解对方的想法与观点,积极承担自己扮演的角色。对那些内向的、怕羞、不敢说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点拨。(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有困难了。首先,要树立倾听的意识。教师应该告诉孩子们: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别人,而倾听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其次,当众口头称赞那些愿意认真倾听他人的学生,建立起榜样。最后,评一评哪些学生学会了倾听。(3)达成共识。让学生对组内的认知冲突进行有效解决,从而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都晓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喜欢哪个老师就会对该老师上的课青睐有加。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1、充分了解学生。传统的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现代的教学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捕捉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说什么、探索到什么、体验到什么等成了课堂评价的重点。
  2、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生师;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探讨。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有时,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好的”、“不错”类似这样的评价。对教师来说简单了,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主动性减弱。为了引导学生评价他人,有些老师会说:“你认为他说的怎样?”……笔者认为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在课堂中比较单薄,老师可以让它厚实一些。如“你对自己的发现怎样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从而对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发现并做出不断的调整。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深入解读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教学艺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探索了几条方法进行阐述,努力使政治课成为学生喜爱的充满魅力的学科。  关键词:教学艺术培养学习兴趣方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
【摘要】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教材的过程中学习方式的改变,应有利于充分释放学生的自我潜能,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策略 提高 教师水平 优化 课堂教学    
一、 媒介伦理本质的哲学分析与历史分析  要探讨媒介伦理的本质,首先要从伦理入手。伦理是道德现象的概括,所谓“伦”就是指关系,而“理”则是道理和规则,所以“伦理”就是处理人们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规则。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媒介伦理定义为:处理媒介与社会、受众的关系的规范和准则。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媒介伦理首先是一个关系的问题,包括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与受众的关系。关系是一个矛盾的范畴,矛盾的双方不断
小学数学教学是很多老师感到最难进行的课程。最主要的是因为没有掌握到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学习兴趣,无论学生如何聪明,如果没有学习兴趣支撑,那么,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就会对学习越来越烦燥,甚至还会出现逃学逃课现象。反之,如果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知道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学习兴趣,那么学习就会越来越进步快。  首先,学会将兴趣培养与教学相结合。小学生大部分年纪都比较
【摘 要】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整个物理教学的精髓,物理实验的实践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物理 实验 精髓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今天,对于物理教学来说,要想真正达到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首先应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中,物理实验自始至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该充分认识
【摘 要】全省54万考生,居然有三分之二的考生都只是在谈“环保”“低碳”,要么编故事、要么像一道政治问答题,“假”“大”“空”,毫无文学色彩可言、毫无文化底蕴可讲,出现了千人一面、千人一技的现象。江苏高考作文总分是70,可实际的平均分只有四十五六。学生“假”“大”“空”的文章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究竟应该由谁来为这样令人心痛的结果买单?  【关键词】高考作文 假大空 思想现实 审题技巧    绿色
摘要: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文化讯息和科技知识飞速更替、更新,信息化水平飞速发展。想要获取、了解和掌握这些信息,最好的途径就是阅读。而好的阅读习惯往往是从小养成的。小学生接收信息的有效方式往往是声音和画面,因此,在初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最适当的时机,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这也是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教学;阅读理解    近年来,经过我国语文初级中等教育工作者多年的努
品德课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但在教学中却容易陷入空洞而生硬的说教,抽象化、成人化,使品德课缺乏生气,从而影响品德课堂效率。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孩子们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薄弱,而对新鲜事物富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些生理及心理特点无不要求品德教师必须抓住各种契机,运用语言技巧,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尽可能的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高尚品德的熏陶、高尚行为的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但是有一条是永远不变的真理:那就是使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主动地学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增强教学艺术,下面,结合我自己的工作经验,从三方面加以阐述。     1、教师需要语言艺术     语言是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工具,也是课堂上师生双边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数学教师讲课,虽然没有像
[摘要]贝弗里奇曾说过“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蠢。”可见兴趣就是学习的动力。所以要让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的好,就必须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丰富授课内容增加课外活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兴趣  一、课堂上要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