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初探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有关田径教学内容方面的问卷调查,说明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教学内容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各种体育教材中,存在着以全面锻炼身体为主,根据人体解剖部位,以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完全按照运动项目,按照发展身体素质的效应,按照发展人体机能的效果和以养生、健身或防止疾病出发为目的的六种教材分类方式。这些分类方式过于突出了技能性的内容,混淆了田径运动与田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弱化了田径健身价值的开发。本文通过教师和学生进行有关田径教学内容方面的问卷调查,说明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
  一、关于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内容的调查的结果分析
  1.教师对田径教学内容按运动项目分类与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比较判断的调查统计。教师问卷调查显示,35.7%的教师认为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较好,50.6%的教师认为按运动项目分类与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可以相互借鉴,只有13.7%的教师认为按运动项目进行分类较好。数据表明,教师反对田径教学内容按项目分类,提倡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或对两者进行有机整合,这为我们对未来中学田径教学内容的分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学生对田径教学内容按运动项目分类与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比较判断的调查统计。学生问卷调查显示,51.6%的学生认为在田径教学内容分类问题上应充分借鉴按运动项目分类与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的优点,赞成按运动项目分类和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的学生分占18.0%和12.4%,还有18.0%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这反映出学生虽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上述问题较难进行理性的思考,但从感性上,多数学生认为应充分借鉴按运动项目分类与按走、跑、跳、投四大类分类的优点,并进行有机的整合。
  调查的结果显示师生们希望打破田径教学内容体系的旧格局,对现有田径教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突出田径教学对人们生活、健身的意义。
  二、现状调查表明中学田径教学内容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全面分析,结果显示:高中田径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和任务,还是局限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鼓励学生参与田径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协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情意性、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关注不够。教学内容重视田径项目技术体系的完整性,忽视其健身属性;教学方法上,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运动技术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师生普遍认为传统中学田径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难以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与学生田径认知、学习能力水平的一致性,难以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服务。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依然具有浓厚的竞技色彩,与时代对教育、对体育课程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能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终身体育观念也相脱节。
  三、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策略
  在高中田径教学这一模块中,教学内容以学生身体的全面实践活动为核心,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锻炼,提高体能与技能,促使学生学会一定的健身知识与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因此,以走、跑、跳、投四大类运动形式为依据进行分类较为合理。
  高中田径教学内容的构建,应以“健康第一”“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面向全体学生”“为终身体育服务”作为基本思想。关于中学体育田径教学内容改革与开发,可以采取以下两点策略:
  1.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游戏化、趣味化、简易化)。传统田径教学内容的设计只考虑了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忽略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致传统中学田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新型中学田径教学内容在选择和开发上,应极力避免上述问题,要淡化竞技技术体系,把内容的可接受性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情趣,激发学习动机,真正做到为课程服务、为学生服务。基于田径运动的特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田径运动项目游戏化、趣味化、简易化是改革和开发中学田径教学内容的合理举措。
  2.教学内容的可拓展性(实用化、生活化)。传统田径教材不为学生和教师认可,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纲把教学内容统得太多、太死,没有处理好统一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在新的中学田径教学内容选择和开发过程中,应充分挖掘田径运动的特有功能和价值,要与学生的学校生活、社区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真正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实用化,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内容的改革、开发上,应根据田径运动的基本特性,充分挖掘田径运动特有的内涵与价值,并结合中学生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构建田径教学内容体系,服务于中学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总目标、各学习领域目标与具体的水平目标。
  参考文献:
  [1]龚文全,李翔,韩军.中学田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9).
  [2]原碧野.浅论中学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甘肃科技纵横,2005(2).
其他文献
学科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功能单位,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老师教学和教学研究隶属范围的相对鉴定。从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学科定位看,构成要素主要有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组成,它构成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风俗、审美、语言,甚至性格,例如蒙古族粗
公私合作模式即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政府新近推行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模式.在该模式下,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心理障碍是中小学生在体育课中常见的现象,它是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主要体现为:胆怯、慌乱、困惑、恐惧等现状,特别是女同学表现的更为突出。中学生出现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如何消除中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心理障碍,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最重要的课题。  一、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  作者对本校100多名中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中学生在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更大的范围内参与世界竞争与合作已经开始。面对新的国内外环境,就营口市而言,尽管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同“入世”前相
一位丈夫写来求助信。他说,妻子对他太过依赖。在相识相恋还有结婚之初,还是美好的,两个人品貌学历、职业职位相当,属于“互补”型。她少时父母离婚,骨子里有些忧愁和柔弱,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