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翻转体位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n2725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Lloyd-Davies截石位,不翻转体位行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7例行不翻转体位腹腔镜ELAPE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会阴部切除术时,不翻转患者体位为俯卧折刀位,而采用改良Lloyd-Davies截石位。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恢复情况。(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并发症、生存和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

结果

(1)手术情况:27例患者均完成不翻转体位腹腔镜ELAPE,手术时间为(198±51)min,术中出血量为(85±66)mL。27例患者中,5例发生术中并发症,其中肠穿孔1例,术中成功修补;骶前出血1例,术中采用纱布压迫,成功止血;左、右侧盆丛神经损伤1例,未予特殊处理;左侧盆丛神经+左侧髂内静脉损伤1例,神经损伤未予特殊处理,血管损伤术中成功修补;右侧血管神经束损伤1例,神经损伤未予特殊处理,血管损伤采用超声刀成功止血。术中无肿瘤部位穿孔发生。27例患者术中中位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4枚(9~22枚),其中≥12枚15例,<12枚12例。(2)术后恢复情况:27例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78±21)h,术后首次进流质食物时间为(83±21)h。27例患者中,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Clavien-DindoⅠ级1例(会阴部渗液>100 mL),Ⅱ级7例(肺部感染3例、乳糜漏2例、会阴部切口感染1例、血尿1例),均予保守治疗好转。全组术后30 d内无患者死亡。27例患者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7 d(6~8 d)。(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27例患者中,环周切缘阳性1例,阴性26例;环周切缘中位距离为0.7 cm(0.1~1.1 cm);肿瘤病理学T分期:T2期14例、T3期12例、T4期1例,N分期:N0期18例、N1期6例、N2期3例。(4)随访和生存情况:27例患者中,25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2~3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随访期间,5例患者出院后发生并发症,其中持续肛周疼痛2例,未予特殊处理,无明显缓解;性功能障碍3例,未予特殊处理,随访观察。25例患者中,发生肿瘤相关死亡2例,非肿瘤相关死亡1例,其余22例患者均生存;无肿瘤局部复发患者;肿瘤远处转移8例,其中肺转移4例,肝转移3例,脑转移1例。

结论

采用改良Lloyd-Davies截石位,不翻转体位行腹腔镜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可一期关闭盆底腹膜。

其他文献
目的对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及关节镜下复位可吸收钉固定治疗新鲜MeyersⅢ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我科接诊的新鲜MeyersⅢ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患儿,在关节镜组医生首诊的患儿共12例(12膝),进行关节镜下复位可吸收钉固定,均获得随访,作为I组;同期非关节镜组医生首诊的患儿共19例(19膝),进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其中16例(16膝)获得随访,按
目的探讨微泡联合不同机械指数超声辐照对结肠癌细胞超微结构及迁移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Lovo细胞,分为4组:细胞未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设为A组;细胞采用微泡+不同机械指数超声辐照处理(机械指数分别为0.20、0.80及1.45),分别设为B、C、D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Millicell-PCF培养小室法观察各组细胞迁移运动。正态分布的计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对于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收集包括两种术式在内的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对照试验,提取数据,进行质量评价,并通过Rev Man 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比较两组术后骨折断端复位情况、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总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去除固定后骨折再移位、皮肤激惹症状、桡神经损伤、桡骨头骨骺早闭等结局指标。结果本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由于儿童肱骨远端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其不易获得稳定复位,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根据骨折时受伤机制的不同,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绝大数患儿为伸直型;根据Gartland分型,又将其分为GartlandⅠ、Ⅱ、Ⅲ型。对于GartlandⅠ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建议采用前臂中立位、屈肘90°长臂石膏固定3~4周;对于GartlandⅡ、Ⅲ型儿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如果所有妇女能在产后1 h内开始母乳哺喂新生婴儿,每年可拯救100万新生儿的生命。同时WHO 2013年11月更新,预计每年约有1 500万名早产儿(胎龄小于37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