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时期小流域综合治理

来源 :水能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o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各地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相继在各地开始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并且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其中宁波某区域的农业生产成效最为明显。自宁波地区一带进行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后,不仅有效地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农业发展的可持续,还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人民群众治理小流域的工作热情,使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关键词】新形势;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原则;问题;举措
  1.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展的重要性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新时期背景下,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是加强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一些中小性企业为了减小环境污染,逐渐迁移到小流域范围内进行工业污水排放,使得小流域内的水源大面积的遭受到了污染。在此情况下,如果不及时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不仅会导致流域内水体污染程度加重,造成生物大面积死亡,还会影响农业植物的生长,甚至给人们生存带来威胁。除此之外,由于小流域多位于山区或丘陵区的洪涝频发区,且常年失修,使得小流域河道的防洪功能严重下降,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一旦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不仅可能造成排水沟渠的下陷,还可能引发大范围的雨水冲击,造成山体滑坡,给人们的人身及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1.2是推进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小流域虽然范围较小,但所流经的区域却很广,是重要的城乡连接线。因此,如果小流域得不到及时的治理,一旦发生水体污染,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和安全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环境,政府更要加大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使其能在水体环境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与农业生产相联系,为农业灌溉提供足够的资源,进而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1.3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关键举措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以小流域的发展为基础,按照生态资源合理规划的原则,将治理工程、农木以及土壤保护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肥沃的水土不仅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还充分的利用了土地结构,在小流域附近发展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当地人民脱离贫困创造了经济发展机遇。同时,通过及时的小流域综合治理还有效地缓解了人地矛盾,提高该区域内的抗旱能力和防洪减灾能力,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地改善。
  2.目前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尽管我国通过及时高效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农业产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在部分区域现行的建设过程中,仍然有些小流域存在一定的不足,严重阻碍着自身优势的发挥。如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小流域施工材料差、综合治理管理力度不强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施工难度,使得工程质量得不到满足。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作用,如何提升治理水平已成为各地小流域治理的重要思考问题。
  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原则
  小流域如何治理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功效呢?首先我们就要对其治理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解,在坚持以下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举措对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进行有效提升。
  3.1以生态优先治理为基础
  要想提升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水平,盲目的进行操作是不可取的。工作人员要对小流域周边的发展情况进行整体全面的分析,坚持以生态优先治理为原则,在此基础上,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生态发展理念将农、牧、林、渔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使小流域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3.2以农业发展为目标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除了能改善生态环境外,还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因此,在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要以农业发展为目标,将农业发展举措与生态治理举措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严格按照先开坡在挖道、先下游在后中上游的顺序进行治理,使小流域的水体能够在流经区域时,最大的限度的为农田提供水源,实现农业增产、农产增值的目标,从而促进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小流域水土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
  以小流域为独立个体进行综合治理的方式是有效開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已经逐渐将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与流域的水土保持相结合,通过在各区域土地上设置专业的保持林草体系、工程举措以及农业施工技术,共同组成综合的流域防治体系来提升水体的治理速度和效果,使小流域水土综合治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4.1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水土保持林草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在小流域内通过种植绿色植物,使水体治理跟草木种植融为一体的经济生态防护体系。这种水土保持林草防护体系既可以发挥林木自身优势,阻挡自然灾害,也可以发挥经济作用,经过二次加工,使林木成为林业产品,提升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实现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
  4.2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是以小流域治理与发展为前提,在合理改良水土资源的基础上,为林草措施与专业农产技术创造经济条件的一种重要举措。这种工程举措不仅可以使林木加工成林木产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机遇,还可以提升生态环境,使水体在经过治理后为农田提供更多的灌溉水源,从而促进农业高效的发展,提升农产产量。
  4.3水土保持农业措施
  水土保持农业措施是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小流域综合治理可以通过农业水土保持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面和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使水土能够在保证治理效果良好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的生产产量。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在宁波一带逐渐形成了高效优质的复合农业生态经济林,总投资25000万元,不仅使当地的资源在经过合理配置后,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性与社会生态性,形成了靓丽的风景线,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改善了水土资源,为我国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之,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发展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将水土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现有的生存状态,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燕燕,徐项,徐国华。浅谈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水土保持措施[J],科技创新导板,2016(13):121
  [2] 王再祥。馒头营子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7(28):15-16
其他文献
弯曲河流横向迁移是沿河岸塑造地貌的主要驱动力。弯曲河道、凸岸点滩和自然裁弯产生的牛轭湖等交错在河曲带内,形成镶嵌分布的地貌格局。这些地貌单元不仅连通洪泛平原和冲积河流,从而在有机碳的陆-水迁移过程中发挥截留和调节作用,其本身也是重要碳库,不同单元之间进行着有机碳交换,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河岸带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稳定。青藏高原的若尔盖盆地发育有数量众多的典型弯曲河流,且区域泥炭地有机碳库储量丰
【摘要】社会发展进程中水文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水文监测利用监测站点的布设,对水文资料进行采集整理,通过监测自然资源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流量监测是水文监测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是从流量监测方面来探讨水文监测相关问题,提出提高水文监测质量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水文监测;质量问题;对策  一、水文监测工作的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水文监测工作的质量标准要求逐渐提升,水文监测
期刊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消耗大量不可再生化石能源,并向生态环境中排放各种化工制品,农药、肥料、抗生素等污染物。光催化环境治理技术是利用可再生的太阳能去除环境中污染物的技术,因此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铋基半导体材料具有有绿色无毒,物化稳定性强和能带宽度合适等优点逐渐成为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热点。然而,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低,氧化还原
【摘要】 堰河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本文详细介绍了该重力坝施工导流与度汛设计方案。  【关键词】 重力坝;隧洞导流;缺口度汛  1、工程概况  堰河水库位于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为新建水库工程,主要任务是灌溉和供水。水库总库容563万m3,为Ⅳ等小(1)型工程,大坝布置于堰河主河床,坝型为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212.40m,最大坝高46.4m,坝顶宽4m,长114m,共分为7个坝段,两岸各有
期刊
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的提出是环境污水处理领域重要的里程碑,MBR工艺具有出水水质高、占地面积小、易操作等众多优点。不管是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e MBR)还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 MBR),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研究和应用。但不可否认,MBR膜污染是限制该工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群体感应淬灭理论的提出为膜污染控制、MBR操作时间延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群体淬灭是微生物之间存在的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落实,污水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显著增长。为缓解淡水压力进行海水直接利用节约淡水资源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理念的深入在减少碳含量的排放的同时也使得低碳源废水的排放越来越广泛。因此,高盐废水和低碳源废水已经发展为污水处理过程中两个不可忽视的难题。表面活性剂素有“工业味精”
【摘要】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满足北方地区的供水需求,同时还有发电、防洪、改善生态环境的职能。在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上,南水北调工程是战略性基础工程,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善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升,现代化技术被运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南水北调工程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工程中应用的现代化技术的研究来反应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
期刊
【摘要】农业生产与水资源密不可分,在全社会总用水量所占的比例中,农业用水占70%以上,实际平均利用率只有35——40%。为此,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积极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使灌溉用水量减少并能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要,以农业用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有益工程。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发展建议  当前,水资源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与效益提升
期刊
冻融稳定性差、消化性过高分别是冷冻米制品和普通米制品的主要问题。挤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米制品加工手段,不仅可用来生产上述两种米制品,还能有效利用碎米等农副产物。然而,挤压加工对米制品冻融稳定性和消化性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论文以挤压加工为手段,采用单独挤压、挤压联合化学改性、挤压联合酶改性三种方式来改善米制品的冻融稳定性和消化性。为拓展挤压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为主食功能和营养优化提供技术方案。
  围绕上述目标,本文开展了以下几部分研究工作。首先,针对冷冻米制品品质变差的问题,利用挤压改性就能提
【摘要】相关研究辨明,由于水量调度目标与功能的不同,可将水量调度划分为常年精细化调度、重要时段精细化调度以及枯水期关键性调度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的水量调度分别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基于实践需求上来说,其规范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常规调度、水量调剂、应急调度、调度监测以及监督检查等制度的确立,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洪调度与电力调度之间的关系处理。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水量调度管理规范化建设,可以由相关部门制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