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软、硬件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来源 :计算机与网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ba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解决通信系统中多个分机一体化的监控问题,设计和开发了基于NiosⅡ和FPGA的通用型软、硬件监控平台。该平台是以Altera公司研发生产的EP3C80系列FPGA芯片和发行的Nios ⅡIDE编译软件进行开发设计的多接口、多协议通用型监控平台。通过开发软件在FPGA硬件上建立嵌入式Nios Ⅱ软核处理器,根据需要添加基于AVALON总线的用户外设,构建网口/串口/ⅡC/SPI等接口,对设备内部多种硬件模块进行控制,使其能够按照正确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实现对应的各项功能。
  关键词:Nios Ⅱ;FPGA;AVALON总线:通用型
  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739(2021)11-60-4
  0引言
  通信系统由多个分机组成,每个分机形态都是分体式独立设备,除了要求能够通过设备本身的人机交互监控界面完成设备参数的设置、查询和维护功能之外,还能够接受通信系统中集中监控软件的管理控制,实现设各参数的远程监控设置和状态及参数的上报功能。
  为有效节省硬件开发及软件编程成本,按照通用化、一体化和标准化的设计原则,设计与开发了一款基于Nios Ⅱ和FPGA的通用型软、硬件监控平台。该平台通过在FPGA硬件上实现基于AVALON总线的IP内核定制,并根据需要添加系统提供的外设,通过用户指令来实现各种应用的需求,最终实现设备相应的监控管理功能。
  1系统设计
  通用型监控平台设计主要由硬件和软计两部分组成。硬件设计开发使用Altium公司推出的一体化产品专业开发软件Altium Designer,实现原理图的设计、电路仿真、PCB的绘制编辑及拓扑逻辑布线等开发工作。
  软件设计与开发利用Altera公司出品发行的Quartus Ⅱ和Nios Ⅱ IDE集成开发环境,根据实际需求,构建专用的32位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在FPGA内部创建软核,同时完成存储和接口等电路的完整PLD设计,并利用自动生成适用于系统硬件的专用C/C++运行环境,完成代码指令的编辑、编译、调试和烧录等工作。
  1.1硬件设计
  监控平台的硬件设计利用Altium Designer软件,实现供电部分电路、FPGA外围电路、时钟电路、Sdram存储、Flash存储、A/D转换和对外接口等电路的原理图设计、仿真及PCB的绘制开发工作,主要电路组成如图1所示。
  方案选用型号为EP3C80U48417的FPGA芯片作为主控制器,与供电电路、时钟电路、Sdram存储电路、Flash存储电路、JTAG调试接口电路、温度传感电路、A/D转换电路,以及对外通信LAN口、RS232/422/485串口、ⅡC接口、SPI接口和自定义扩展接口等电路构成整个监控平台的硬件部分。其中供电电路采用Linear公司生产的低噪声正线性稳压器——LT1963系列芯片。该型稳压器内部具有反向电池保护、电流限制、热限制和反向电流保护等保护电路,输出电压范围1.21~20V。采用3片LT1963稳压器,将+5V电源输入分别转换成+33,+2.5,+1.2V三路不同的电压,为其他电路提供稳定输出。
  时钟电路主要采用型号为SCX011B-E20MCB的国产20 MHz低相位噪声晶体振荡器,搭配2个电容(容值分别为1000 pF和0.1μF)和一个330Q电阻,为主控单元FPGA芯片产生准确、可靠的时钟信号。
  Sdram存储电路芯片选用Hynix公司出品的HY57V561620FTP同步动态随棚存储器,时钟速率选用133MHz(通过锁相环将20 MHz时钟源倍频所得)。该芯片具有空间存储量大、读写速度快、价格相对便宜等优点。
  Flash存储电路由数据存储和程序存储2个部分组成。其中数据存储选用SPANSION公司出品的大容量、高性价比、支持16位数据传输的S29GL256P11FF102芯片作为内存Flash存储器。程序存储芯片选用Altera公司出品的64 Mbit EPCS64S116N芯片作为FPGA的配置存储器,用于存储编译后的程序。
  A/D转换电路选用AD公司出品的16位高精度、低功耗、超小型QVN封装的可编程模数转换器ADS1115芯片,用于对外部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和转换。温度传感电路选用Maxim公司出品的DS18820Z作为温度采集芯片,该芯片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抗干扰强和精度高等特点。
  对外通信接口电路包括LAN口(芯片选用WIZnet公司出品的高性能以太网接口芯片W5300)、串口(分别选用Maxim公司出品的高性能MAX3232、MAX3485和MAX3490等收发器)、串行总线ⅡC接口、全双工高速同步SPI接口和自定义扩展接口,实现与各种外设进行通信。其中自定义扩展接口在已有接口不满足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加各种IP核的方式进行扩展,体现监控平台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对外通信接口電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利用Altium Designer软件将各部分电路原理图设计完成后,对PCB线路布局进行绘制,如图3所示。
  硬件平台的实际尺寸仅为900mm×900mm,由于布局非常紧凑,为了增加布线面积,通过定位系统及绝缘粘结材料交替互连的方法,硬件平台的PCB采用8层线路进行布线。
  平台四角距离PCB板4.7mm处,分别留有孔径为3.5mm的接地过孔,可通过3mm螺钉固定于其他结构件上。平台四周分别有序布局供电输入、AD检测输入、通用10、串口、网口、指示灯、按键及显示屏等信号电器连接点位,可通过焊接在PCB上的相应连接器与外接信号连接,实现供电或指令通信。
  1.2软件设计
  监控平台的软件设计首先利用Quartos Ⅱ软件完成FPGA内部硬件时钟、各部分功能块的可编程逻辑设计。通过原理图输入和硬件描述语言输入的方式,建立与监控平台硬件部分相适应的软件工程,并根据监控平台的硬件配置进行软件系统设置和完成所有硬件电路的可编程逻辑设计,顺利通过编译,最终生成对应的输出文件,为软件代码开发提供良好基础。   Nios Ⅱ嵌入式软件设计包集成了一系列尖端的软件工具、实用工具、库文件以及驱动程序,这些工具及程序可以帮助软件开发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快速构建软件系统框架,大大提升软件设计的开发效率。
  方案利用Nios Ⅱ嵌入式软件设计包中基于Eclipse IDE架构的全集成开发环境Nios Ⅱ IDE,通过GNU开源编译环境,对监控软件系统架构、硬件驱动程序、对外接口及控制协议等进行设计与开发。其中对外接口及控制协议部分主要包括TCP-IP协议网口、基于RS232/422/485等3种电平的异步串口、ⅡC通信总线接口、串行外设总线SPI接口和自定义扩展接口及相关协议的程序开发。同时利用基于GDU的调试工具,对软件进行仿真和调试,并通过JTAG调试接口和目标设备的硬件相连,对具体设备上的硬件模块进行实际联调和联试,最终顺利实现嵌入式监控软件的各项功能。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如图4所示。
  最终开发完的嵌入式监控软件功能图如图5所示。
  嵌入式监控软件有3个主要功能,分别是设置、查询和维护子功能。设置、查询和维护这3个子功能集合又可分解为响应的下一级子功能。例如站号设置子功能、告警查询子功能及网口参数维护子功能等。
  按照通用化、一体化和标准化的设计原则,系统中各分体式独立设备前面板统一采用19264分辨率的点阵图形液晶显示器。用于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接受用户指令,完成工作参数设置、查询和维护等操作。
  2工程应用
  嵌入式通用监控平台在设计之初,对各分机的应用需求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评估,最终对嵌入式监控平台进行了合理的通用化、标准化和一体化设计。利用Altium Designer软件、Quartus Ⅱ软件和Nios Ⅱ IDE集成开发环境对平台的软、硬件进行设计与开发,并通过在FPGA内部灵活构建基于Nios的SOPC系统和完整的可编程逻辑设计,搭建高效的软件框架,同时编写通用底层驱动程序,实现各种接口的应用开发和调试,大大减少调试工作量,缩短项目研制周期,同时提高了程序整体运行效率。经过与各分机进行充分联试及验证,最终该通用型监控平台在各分机使用良好,性能稳定可靠。
  嵌入式通用监控平台不仅满足系统内不同分机一体化和通用性要求,而且大大节省研发成本及调试时间,缩短了项目周期。并且,嵌入式通用监控平台在各分机上顺利通过高低温、湿热和电磁兼容等试验,各项软、硬件功能及指标性能均符合要求,经得住实际运行的考验。
  嵌入式监控平台实现了不同分机、不同需求的通用化、一体化及标准化的使用要求,并在多个项目中得到了推广和成功應用,监控平台的成功经验为类似项目中个性化监控平台设计提供了借鉴意义。
  3结束语
  通用型监控软、硬件平台基于Nios Ⅱ和FPGA进行开发与设计,综合考虑不同分机的实际使用需求,填补了公司通用型嵌入式监控软、硬件平台的空白,降低了研发成本和节省软、硬件的调试时间,大大缩短了项目周期,降低了研制成本。
  本监控平台硬件易于安装,软件操作简便,可定制,通过该平台能够快速设置和查询设备的参数和状态信息,为公司其他项目提供了一套稳定、可靠的嵌入式通用监控平台,满足不同分机的通用需求。
其他文献
在《创世2重制版中》中,系统为各位玩家准备了风煞坛、九天灵台、雷泽谷、天外宫,冰火灵、浩灵谷和幽冥涧等多个经验副本。玩家可以在这个私人领域中进行体验、探索、冒险或完成任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创世2重制版》的冥域缉凶副本。  冥域缉凶的副本地点为幽冥涧,BOSS是曾经镇压于凤鸣天牢的凶兽梼杌,于近日逃出封印,一路吞食凤鸣修士后躲藏幽冥涧中。幽冥涧地势险要危机四伏,上有瘴气遮掩、下有冥河阻断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极大地促进了大数据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网络信息的使用过程中,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制约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所以,必须要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风险防范,加强对人力、财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投入,才能切實保障网络信息传输、存储安全,促进网络技术的长久发展。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广泛运用,网络已经融入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但是网络攻击的行为也随之蔓延开来,导致网络的安全性出现了问题。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和维护成为了网络时代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的防御措施进行了相关论述。  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如果一时轻视或者疏忽,就可能会出现计算机存储的资料丢失、泄露或损毁等无法挽回的损失,使个人或企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从事该行
期刊
近年来,区块链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由于较高的成本与门槛导致区块链技术虽然在中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但是并未被高度重视。随着疫情的出现,人们迫切需要通过产品溯源来保证产品安全,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产品溯源,避免涉疫。本文主要阐述了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在疫情下传统产品供应链的缺点与不足,并提出了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完善相关产品供应链的方案。  进入新世纪,人类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
在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为保证“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好,就必须采用政策支持的方式加速推动此项工作。首先,“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脉络包括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数字政府等,在对政策进行优化时,应注意从深化顶层设计入手,辨析顶层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再健全政策体系,重视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建设;最后,整合内容结构,配合与数据要素相关的政策等。  “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工作落实成效
为了在攻击面前保持领先,应采取积极主动的网络安全策略,并投资能够识别恶意行为和促进网络基础设施快速反应的解决方案。  在过去的几年中,勒索软件已经从对企业的中等风险发展到广泛的首要威胁。它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感染一个用户并使一个组织瘫痪,目前,许多企业没有适当的IT安全控制措施来预防、监测、检测和应对。这种形式的攻击使企业支付了数万美元或数十万美元,威胁者有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削弱一个组织的运作能力并
当前全球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万物互联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快,但网络病毒也随之发展起来,网络技术越先进,病毒的产生与传播情况也越复杂,人们对于病毒的防范难度越来越大。病毒的破坏性越来越强,一旦计算机遭受了网络病毒的袭击,就会对计算机系统安全构成威胁,甚至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新型技术,打破了传统计算机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因此,数据挖掘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病毒防范中的应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所改变,我们已经改变了远程工作的方式,不太可能完全回到办公室,混合工作场所将继续存在。  根据S&P Global在2020年6月发布的研究显示,80%的受访公司已经实施或扩大了在家工作政策以应对危机,67%的公司预计这些政策将长期或永久地保持下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继续远程工作,连接的数量增加,潜在的攻击面也在增加。  通过对威胁形势的分析,以及最近的SolarWi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在讲述英特尔如何通过英特尔代工服务(IFS)为客户制造芯片并脱颖而出时,一再提及“英特尔世界一流的封装和组装测试技术”。基辛格上个月向投资者表示:“我们已经看到潜在的代工客户对封装技术非常感兴趣”。  封装从未如此备受青睐。  对于约翰娜·斯旺来说,这份迟来的推崇和其工作息息相关。作为英特尔组件研究集团封装系统研究总监斯旺表示:“我们必须预见未来的需求,并专注在我们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