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维和对建设和谐的推动作用

来源 :桂海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l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世界,观的提出,是中国外交理念的重大创新和转型,中国维和则践行了这一理念。中国维和推动了建设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中国维和完善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维和机制,中国维和积极致力于国际热点问题的妥善解决。
  关键词:中国维和;和谐世界;维和机制;和平与稳定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9)01-0056-04
  
  维和,即维持和平行动,它是“服务于联合国旗帜之下,由来自多国的军事人员所从事的使命,其范围从监督被仔细设计出的和平协议后的停火安排的执行,到协助军队撤离、在对立力量间建立缓冲区以及协助实现冲突的最终解决。”中国自1990年首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截至2007年11月底,中国共参与联合国18项维和行动,共派出各类维和人员9000多名,有8名维和军事人员在执行任务中牺牲,数十人负伤。在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维和部队人数仅次于法国,在100多个派兵国中人数排名居第13位。从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层次上看,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各个层次的维和行动,派出了各个层次的人员,如军事观察员、工兵、医疗、运输、防暴队以及普通的维和警察等。中国积极参与维持和平行动极大地推动了建设持久和平、稳定安宁的和谐世界。
  
  一、中国维和完善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维和机制,从根本上推动了建设和谐世界
  
  通过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联合国维和行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防止局部冲突的扩大和解决某些冲突问题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冷战后联合国某些维持和平行动却陷入困境。究其原因,其中不乏是联合国维和机制上的缺陷。联合国维和的决策权往往被某些(某个)国家掌握。他们在维和的有关问题上拥有比较大的发言权,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安理会维和问题的决策经常带有西方色彩。其结果往往导致联合国维和机制在冲突和热点地区失灵,并造成危机升级,战乱加剧。
  中国维和使中国拥有了国际维和机制决策的话语权。随着中国在国际维和,尤其是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拓宽了视野,开始行使自己所拥有的发言权,对完善国际维和机制提出自己的看法。1984年10月,中国就如何加强维持和平行动的作用和提高其效率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和建议:(一)中国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原则的维持和平行动,认为这种行动是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二)维持和平行动必须应当事国的请求或获其同意,并严格尊重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三)当事国或当事各方应努力与维持和平行动合作,充分利用维持和平所争取到的时间和有利条件,尽快地寻求有关问题的政治解决。 (四)每项维持和平行动都必须有明确的任务权限规定,任何国家或方面都不得利用维持和平行动谋取私利或干涉别国内政。(五)维持和平行动的授权归安全理事会。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安全理事会、大会和秘书长应按《合国宪章》规定各尽职责。(六)维持和平行动费用应当贯彻公平分摊合理负担的原则,可视各种不同情况在会员国中分摊,自愿捐款或由有关国家支付。(七)为了加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拟订指导方针和采取措施都是必要的,维持和平行动特委会可同时从以上两方面进行工作。为了使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取得成功并健康发展,中国还对联合国维和机制的原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应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特别是尊重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维持和平行动应事先征得当事国同意、严守中立以及除自卫外不得使用武力;应坚持以斡旋、调解、谈判等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不应动辄采取强制性行动,不能实行双重标准,不能借联合国之名进行军事干涉;应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在条件不成熟时实施维持和平行动,更不应使之成为冲突一方,偏离维持和平行动的根本方向。”中国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张,似乎有些过于原则,但从根本上看,这些原则却有助于保持联合国维和行动作为重要的国际安全机制之一的活力,有利于维和机制作为国际和平与安全机制作用的发挥,推动了建设持久和平、稳定安宁的和谐世界。
  
  二、中国维和促进了世界各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直接推动了建设和谐世界
  
  中国参与维和,不仅推动了国际维和机制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持久和平、稳定安宁的和谐世界建设,而且还消除了中国周边乃至世界许多地区冲突,直接促进了和平与稳定的和谐世界的构建。
  
  (一)在中国周边,中国维和创造了更加安定与祥和的和谐周边  从上世纪开始,东南亚就是世界上几个极不稳定的地区之一,最近恐怖组织也在这里加强了活动,构成了对地区安全不容忽视的威胁。为了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先后参与了“联合国柬埔寨先遣团”(UNAMIC)、“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UNTAC)在柬埔寨的维和行动及联合国在东帝汶的维和行动。  在柬埔寨,自越南1978年入侵柬埔寨以后,柬内战延续了13年之久。多年来,中国一贯谋求柬埔寨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应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请求,中国参与了“联合国柬埔寨过渡时期权力机构(UNTAC)”在柬埔寨的维和行动。中国派往柬埔寨过渡时期权力机构行动工程兵800人(两批)、观察员47人。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修复柬方公路4条,共640公里,新架设、修复桥梁47座,并完成其他大量的勤务工程,两名士兵牺牲,十余名士兵受伤,为保障驻柬维和部队行动的顺利实施做出了贡献。中国工程部队在柬埔寨坚持维和原则,高效率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当地人民和联合国维和组织机构的好评。
  中国对联合国东帝汶维和行动也采取了积极合作态度。东帝汶战乱是亚洲在20世纪的一个灾难。这个只有80多万人口、1.48万平方公里面积、位于印度尼西亚努沙登加拉群岛东端的弹丸之地,多少年来一直纷争不断,骚乱时有发生,导致国内秩序混乱,安全形势日趋恶化,民不聊生。20多年中有20多万人死于战乱和饥荒,近40万人逃离家园,15%的人口沦为难民。于是,联合国决定向东帝汶派维和部队与警察。2000年1月,中国向“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UNTAET)派遣15名民事警察执行特定的任务,这是中国首次派遣民事警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此后一年轮换一次,从第二批起,联合国要求中国增加警察人数。自2000年以来,先后有178名中国维和民警战斗在东帝汶维和任务区,他们分别工作在6个不同地区、十多个部门。面对充满暴力流血和敌对冲突的混乱环境,中国维和警察担负着东帝汶平暴治乱、保卫选举、改革警务体制等重要职责,他们出色完成了东帝汶独立后的第一次总统大选和议会大选的安全保卫工作,他们在国家指挥中心、弱势群体保护、行动指挥、人事部门、地区分局等重要部门担任要职,为维 护东帝汶社会稳定和协助国家重建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在非洲,中国维和为非洲大陆冲突的解决提供了新动力,推动了建设和平与安全的和谐非洲
  近年来,非洲形势在总体趋向缓和的同时,局部冲突仍时有发生,对非洲国家的团结、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由于在非洲维和需要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而且人身安全毫无保障,西方国家大都不愿去。中国一向重视非洲问题,支持该地区有关组织和国家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地区冲突的努力,同时积极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中国向“联合国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特派团”(MINURSO)、“联合国莫桑比克行动”(ONUMOZ)、“联合国利比里亚观察团”(UNOMILl、“联合国塞拉利昂观察团”(NOMSIL)和“联合国塞拉利昂特派团”(UNAMSIL)等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军事观察员、军事联络官、军事顾问和工程兵部队等军事人员。截至2006年7月,中国已累计向10个联合国非洲任务区12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4300多人次,其中有3名士兵为非洲的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
  刚果(金),一个素有“世界矿藏宝库”之称的非洲中西部国家,铜、金刚石等重要战略物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然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给当地人民带来富足的生活,却让他们在整整一个世纪里都在频繁的战乱中求生。1998年,刚果(金)爆发大规模内战,在这场持续了5年的战争中,有250多万人丧生,100万人伤残,40万人沦为难民。为了帮助刚果(金)尽快结束武装冲突、全面恢复和平并重建社会秩序,2000年,联合国决定在当地部署维和部队。在刚果(金),中国维和人员由总参某工程兵旅工兵营组建的175人工兵连和沈阳军区202医院组建的43人医疗分队组成。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中国工兵旅克服诸多困难,构筑和修复了布卡武至乌姆机场、布卡武周边和布卡武市独立环岛道路48公里,修筑完2个机场的直升机停机坪与起飞平台,修建联合国刚果(金)特派团布卡武前指办公楼、乌拉圭空中支援分队营地、印度直升机大队营地、南非和尼泊尔等国警卫部队营地,并为布卡武前指向外维和400余公里的机动提供工程保障。与此同时,联合国维和机构5次派员全面核查中国工兵连的人员实力、携行物资、机械车辆、通信装备、自我维持能力等项目,合格率达到100%。对于中国,军人的出色表现,联合国主管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格诺由衷地说:“如果联合国刚果(金)特派团所有的维和分队都能像中国的维和分队那样,联合国在刚果(金)的维和任务将会很容易完成。”正是因为中国派赴刚果(金)的维和部队以其严明的纪律、高超的技术与风格,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新形象,成为联合国刚果(金)特别代表团向外界展示的样板。
  在利比里亚,中国维和部队由工程兵大队(包括道路、桥梁、建筑、支援4个中队,由沈阳军区组建)、医疗队(相当于二级独立医院,由南京军区组建)、运输连(由总后勤部组建)组成。中国维和部队共出动运输车辆5130台次,行车8.69万公里,运送人员6.55万人次、物资1.2万余吨,修复破损道路660公里,架设重型钢桥3座、木质桥18座,修建直升飞机场3个,并为维和部队官兵和当地民众2000余人提供了医疗服务。中国维和部队先进的武器装备、精湛的专业技术、优良的纪律作风、突出的工作业绩,受到了利比里亚政府和民众、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维和任务特派团和外国友邻维和部队的好评。非洲首位女总统、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高度评价了中国维和官兵的杰出贡献:“利比里亚人民要拥抱中国维和部队。这里的百姓赞扬中国维和部队为发展利比里亚所做出的贡献。赞扬他们严明的纪律和高效的工作方式。这也提升了中国人的形象,所以他们在这里非常受欢迎。”联合国特派团一名高级官员形象地说:“联合国特派团任务是在中国运输分队车轮的支撑下推进的。”
  一些西方国家担心中国以维和为名,掠夺非洲资源,争夺“势力范围”。中国的维和人员在非洲修建公路,建立诊所,在危险的村庄巡逻,以维和的形式参与非洲的冲突解决,不仅标志着中国关注和帮助解决非洲地区冲突问题,而且为非洲大陆冲突的解决提供了新动力,促进了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安宁。
  
  (三)在拉美,中国维和民事警察协助任务区饱受战祸蹂躏社会恢复各种条件以促进社会、经济和政治稳定,推动了建设和谐的拉丁美洲
  海地位于加勒比海北部,北濒大西洋,南面与古巴和牙买加隔海相望,是个不到2.8万平方公里土地、800多万人口的岛国,也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75%的人生活在赤贫状态下。近年来,海地一直是多灾多难,政治危机不断,社会持续动荡,内乱此起彼伏,百姓无安全保障,再加上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使这个小小岛国越来越穷,越来越乱,广大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此,联合国安理会决定成立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全面部署维和行动,以稳定其局势。中国政府应联合国请求,向海地派遣维和警察防暴队执行维和任务。在海地,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的主要任务包括配合和支援当地执法工作,处置群体性治安突发事件,参与重大公共活动的现场警卫,以及组建、培训当地警察防暴队。2007年12月15日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在海地期间表现优异,被誉为“模范警队”和参观示范点。联海团特别代表埃德蒙·穆莱特褒扬中国防暴队“为推进海地和平进程和维护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中国防暴队:“你们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使者,是中国的骄傲!”
  
  责任编辑 陈新建
其他文献
摘要:市场经济并不等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亦是其内在的禀性和诉求;集体主义并不必然导致集权,抹杀个性,损害个人利益、价值和自由。个性解放、个性发展和个性自由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内容,漠视和曲解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个性内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建设中否定集体主义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关于人的解放、发展和自由的逻辑、路径和理路,是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发展和自由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马克
期刊
摘要:在马克思那里,异化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范畴,更是一种理论的分析模式与思维方法,异化的思维方法成为了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思维方法。从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到对异化消费的批判,这显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针对这些新变化,开展了新维度的社会批判。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空间,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视野,更对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期刊
摘要: 现代服务型政府是一个代表公众利益、提供公共服务、接受公众监督、承担公共责任的政府。行政决策法治化是行政决策体现多数人意志、实现和保障多数人利益并使之规范化的过程。行政决策法治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根本动力和价值追求上具有一致性,即二者根本动力在于公众有效的参与、二者价值追求在于公众权利的实现,行政决策法治化是进一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 行政决策法治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根本动
期刊
摘要:要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发展的战略体系,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机制等都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文章在阐述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其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
期刊
摘要: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众多社会主体利益的交汇点,企业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企业更应该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文章以南方冰雪灾害和“5·12”四川汶川地震为例,探讨了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企业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构建和加强突发事件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  关键词:突发事件;企业社会责任;应急
期刊
摘要:随着整个民营科技企业的迅猛发展,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同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其中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文章从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产权制度缺陷的角度,分析研究产权制度缺陷对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融资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权制度;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面临着如何认识社会发展动力、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认识发展等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是辩证的,中国化内含着现代化,中国化必须体现现代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现代化的统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 (20
期刊
摘要: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分别以1978年、1988年和2002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其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坚持依靠农民和维护农民的权益是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破除二元体制的障碍;根据不同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改革。  关键词:农村;改革;历史进程;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
期刊
2008印10月31日,自治区党校召开了“广西党校系统纪念改节丌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与会代表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历程,一致认为,改节丌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研讨会内容丰富,具有以下的鲜明特点:    一、主题突出。方向明确    自治区党校常务剐校长梁颖教授作了“坚持改革开放,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中做出新贡献”的主题报告,明确指出了我们这次研讨会
期刊
摘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绝大部分农民游离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严重影响着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承担了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功能,从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角度来看,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土地流转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土地流转;社会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 D632.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1494(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