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为罕见病做点什么?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病人在外貌、语言等方面出现异常,容易在接受教育、就业、婚恋等方面遭受歧视。
  2015年2月28日是第八个“国际罕见病日”。一早,家住上海浦东的戈谢病患者、9岁的小琴(化名)迎来了一批看望她的大人。到访的是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儿童健康基金会的领导们。
  不常与外界接触的小琴表现得有些羞怯,但是当收到为她准备的一整套绘画工具时,她显得异常高兴,拿出画板和画笔立即把玩了起来。其实这不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三年前的2012年,上海市罕见病防治基金会就曾看望过当时6岁的小琴。那时的她已经诊断出戈谢病三年,因为血小板低下,小琴的凝血和止血功能都很差,还经常流鼻血,止都止不住,这使得她不能像同龄的孩子般嬉闹玩耍。
  因为无法负担昂贵的特效药费用,孩子只能靠每月输注血小板来控制疾病症状。但是就这样的支出,也已经让全家不堪重负。为了给小琴筹集医药费,夫妻俩四处打工维持生计,生活过得十分艰难。
  戈谢病是典型的罕见病。小琴家,是中国罕见病患者群体的一个缩影。
  救命药遥不可及
  和三年前相比,小琴已经从幼儿变成了一名小学生,但是个头并没有长高多少。小琴脾脏肿大渐渐严重,“大肚子”症状越发明显。体育课等可能带来肢体碰撞的活动都不能参加。孩子爱上了画画。她的图画中总是充满各种色彩,有欢乐奔跑的孩子和小鸟。“我喜欢上学,喜欢朋友,也想出去玩。”小琴说。
  然而,她渴望的救命药依然遥不可及。作为走在全国前列,最先推出罕见病医疗保障政策的上海,戈谢病是政府已确立的可治疗并给予不同程度部分医保报销和基金互助的12种疾病之一。身为上海姑娘的小琴相比全国其他的戈谢病人可以说是幸运的,但是,“我们还是买不起药。”小琴妈妈这样对前来看望的代表们说。
  按照儿童居民的报销比例,小琴父母每年要自付十几万的费用。这对于靠低保度日的家庭来说犹如天文数字。救命药就在那里,但是用不上。“能不能再推动一把,让政策更进一步,再帮我们减轻一点负担?”小琴妈妈说。
  戈谢病患者必须终身治疗。若没有政策支持,没有一个家庭能够长久负担治疗费用。据了解,截至目前为止,上海的5名戈谢病患者尚没有1位享受政策开始治疗。“上海率先给予罕见病患者医疗报销,的确是走在前列。但是,在操作层面还需要进一步解决试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是病人仍然负担不起,第二是病人还需要事先自己垫付。所以我们要继续跟医保局以及有关的部门去呼吁,能不能在我们前面工作的基础上再想想办法;同时我们上海罕见病基金会已经成立,也希望能帮到这些患者。”上海市医学会罕见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新华医院内科主任李定国教授说道。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栓与止血诊疗中心主任、全国血友病协作组组长杨仁池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解决血友病看病难题的关键在于提高患者的支付能力。其实血友病在2013年就已被纳入我国大病保险范畴,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纳入医保体系的罕见病病种。这意味着血友病患者在使用凝血因子药物治疗时可以享受医保报销,至于报销的比例、起付线和上限等问题,各地根据地方财政来决定,地区差异较大。但是总体来说,我们国家现行医疗保障政策的特点是“广覆盖、保基本”,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无法完全满足血友病患者的治疗需求。
  
  罕见病药物可及性程度低的现象在世界各国都存在,在中国尤其明显。罕见病药物研发和供应不足,药物申请审批无绿色通道,大多依赖进口。一些罕见病如黏多糖症、庞贝氏症、法布瑞病、尼曼匹克病等,在国外已经有药可治,但由于政策原因还没有进入国内市场,国内患者只能望洋兴叹。
  
  李定国指出,我国政府对罕见病科研的投入有限,从1999年到2007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32 种罕见病366个科研项目,共计8935.8万元人民币,资助力度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用于罕见病治疗的药品开发成本巨大,一般资助难以维系。
  2000年至2010年,美国上市64种“孤儿药”(即罕见病药),中国仅有16 种。中国市场上的“孤儿药”有10 种完全依赖进口,1种以进口为主。以白血病为例,美国在1983年至2009年上市的20种白血病用药中,只有11种在中国上市,平均上市时间比美国晚6.6年。
  2012年,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与一家国际医药集团的中国研发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进行中国首个罕见病领域疾病诊断及治疗的联合研究。然而,“孤儿药”研发成本高昂。数据显示,研发一个创新药物平均约耗费13亿美元,历时约10-15年。而“孤儿药”市场非常有限,研发难度高、风险大,若无政策激励,企业则无积极性。
  另外,“孤儿药”的临床试验非常困难,国外研发的药物进入中国,在经过一系列的申请审批程序后,同样要进行临床试验。按规定,临床试验要有不少于200例的样本。而一种罕见病,可能全国就只能找到100多例。于是,临床试验成为绝大多数罕见病治疗药物进入中国的障碍。同时,要完成药物引进的全套申请、审批程序,通常需要5-6 年的时间,对患者而言也是漫长的等待。
  缺乏统一法规规范
  李定国指出:当今全球只有30多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层面上对罕见病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比如美国在1983年就颁布了《罕见病用药法案》(Orphan Drug Act,ODA),来保障病人的基本医疗权益。然而,中国国内目前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罕见病法律法规,近千万患者的健康权益没有得到保障。
  目前,我国对罕见病的立法规范都体现在药品的相关法规中。在1999年版《新药审批办法》中规定,“国内首家申报的对疑难危重疾病(如艾滋病、肿瘤、罕见病等)有治疗作用的新药,应加快审评进度,及时审理”。之后逐年都有相关规定,至200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新药注册特殊审批管理规定》制定了相应的特殊审批程序,对于治疗罕见病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新药,可采取“特殊审批”,享受单独设立的通道,优先审评、审批。
其他文献
在一般人对戏剧的认知里,走进排练间进行彩排,就是拿起剧本,边念台词,边按舞台指示或演员自发、在布景如家具陈设中或站或坐、或固定或行走,但任何行为,皆要有背后的动机,这个过程,名为“走台位”。  但在我创作的舞台剧《红楼梦》中有一场“任凭姊姊裁处”,观众不到该场戏的最后不会听见台词——听见的,只有舞台上两个演员被音响设计师放大了的脚步声响。观众也不会看见舞台上的两个演员从开始便有所交流——对手戏不是
“互联网 ”和“创业”都是当下的热词,尤其在互联网领域创业,更需要互联网思维。对于那些互联网领域的初创企业,有没有互联网思维意味着是否可以存活下去。  复旦有个读研二的男生是个连续创业者,他发现虽然政府大力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很多创业者在起点就遇到了困难——企业注册、银行开户也是一门技术活。以他个人惨痛经历为例,如果一家企业注册资本只有几十万,很多银行就不愿开户。  在上海,仅代理公司注
当一个国家的政府权力过度干预经济运行时,势必会扭曲市场机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资本一旦绑架权力,权力就会异化为个人牟取私利的工具。  “社会转型”这一概念很好地描述了中国所发生的整体性、根本性的社会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进行的社会转型本身即是社会制度的创新,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制度变迁过程,传统中国的士农工商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商人在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中开始扮演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角
对行贿者的宽宥没能换来行贿犯罪的减少,相反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反腐逐渐步入白热化,伴随着数目可观的“老虎”、“苍蝇”官员纷纷落马,上至中央,下到普通百姓,都开始将视线和注意力转移到思考如何巩固反腐的成效上来。  不论是众多官员落马背后牵涉的庞大的行贿者队伍,还是中央纪委在向党的十八大的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要完善并严格执行惩处行贿行为的相关规定”,或者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
在“猎狐”行动、“天网”行动之后,中纪委又打出一记海外追逃的大招——利用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4月22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针对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员红色通缉令。  红色通缉令针对的都是犯有严重罪行的逃犯,并且内含要求有关国家发现被通缉人员以后,立即采取临时羁押措施、以便引渡的意义,相当于一个国家向其他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为引渡目的
说到艺术品,说到艺术展览,以往大众媒体习惯于凸显它的审美价值。但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四大金刚”(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闻名海内外,作品在拍卖市场屡创新高;随着中国收藏家明星马未都、刘益谦等在国际拍卖市场一掷千金,其他行业的大佬如王健林、王中军等也跟着追逐这场数字游戏,谁还能说艺术品仅仅关于艺术审美呢?是的,收藏、交易、投资,这些功能赋予了艺术品新的价值。   那么问题来了,普通中产阶层能
好像家长花钱给自己报了个班,教育就算买下来了。这样的孩子出国留学,最后成什么样子也可想而知。   最近,中国首富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频频引起网络的小兴奋。我人在海外不明就里,就上网先查谁是王健林,再搞明白王思聪是怎么回事。这么网游,当然不可能对两人有什么深入了解。不过,浅层次的信息也足以拍案惊奇了。据说王思聪的身份是普思投资董事长,万达集团董事。普思投资是个PE基金,是王健林给儿子练手用的。王健林
2014年4 月25 日, 尼泊尔发生8.1 级地震。    这是本世纪发生在陆地上的、第五次8 级以上的大地震。加德满都古迹瞬间夷为平地,死亡人数也在不断攀升。在社会各界强力支援受灾地区的时候,尼泊尔地震早已预测到的说法又开始流传。地震是否真的可以预测?    早有预料 今年2 月25 日,国际顶级科学期刊《科学》撰文称,此前认为在西藏地区1505 年的地震将压力释放,减少了喜马拉雅山中心地震带
个性的种子一旦精确投放,科创的春天必将波澜壮阔!  编者按:今年上海市委一号调研课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正迅速推进,处于调研转化为实施文件的关键阶段。4月15日,徐汇区政协与上海社科院联合举办的“上海中心城区科创战略突破口选择”座谈会上,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朱志远、徐汇区政协主席韦源等畅所欲言,精彩纷呈。本刊摘发中国科学院院士、
如果从医院经济效益的角度看来,罕见病是高投入,几乎没有产出;诊治一个罕见病患者所耗费的医疗资源和时间是一般患者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2014年8月,那场在网络上火爆热传、在现实中频频接力的“冰桶挑战”相信让许多人至今印象深刻。遍布世界的各路名人大咖牵头、普通公众的踊跃参与,让“渐冻人”(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一罕见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让“罕见病”这个一度较为“罕见”的话题开始进入公众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