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季是老年人摔伤事故的多发季节。年龄越大的老年人越容易跌倒。调查显示,65岁和80岁的人群,每年发生跌倒的几率分别为30%和50%。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疾病时,均可因为出现短暂的脑供血不足而导致大脑缺血缺氧。此时,患者会因为突然发生的脑功能失调、意识丧失而昏倒。
2.步态失调。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在走路时常使身体前倾、重心前移,形成蹒跚步态,故而容易跌倒。患有小脑肿瘤、脑出血或前庭疾患等的老年人,也会因为步态失调而容易跌倒。
3.视力减退。老年人的视觉器官开始退化,其中有些人还患有白内障、青光眼、黄斑退行性病变等疾病,导致其视力的敏感度减弱或夜间的视力下降,这样容易使其被障碍物绊倒。
4.患有某些慢性病。多数老年人都患有某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他们在用药期间易发生不良反应而跌倒。如高血压患者过量地服用降压药时,会因血压降得过低而突然跌倒。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得不好或服药不当也会因出现了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而跌倒。
5.患有骨质疏松症。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易因关节功能不良而跌倒或发生骨折。
此外,老年人在醉酒之后、洗热水澡时,也常会突然跌倒。
老年人突然跌倒时,切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可能会“帮倒忙”。如因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跌倒的老年人,如果立即将其扶起,会加重其出血的症状,使其病情急速恶化。因脑供血不足而晕厥的老年人,若能平卧更有利于改善其脑组织的供血状况,若将其扶起,反而会加重其脑部缺血的症状。
那么,当发现老年人跌倒时如何进行急救呢?
首先要观察老年人的表情和神态。如其神志清醒,可询问其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是心绞痛发作,可协助其服下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观察其用药后的情况再决定是否将其送往医院。遇到昏迷或有肢体活动及语言障碍的患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帮助。在现场进行急救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判断老年人的跌倒是不是因猝死而导致的。平素健康或病情稳定的老年人,若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应视为猝死。对发生猝死的患者应立即使其平卧在地面上,严禁搬动。同时,要马上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术,即叩击患者的心前区、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等。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请就近的医院派医生前来救治。
2.要判断老年人的跌倒是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引起的还是由脑卒中导致的。糖尿病患者跌倒时尤其要分辨其是由哪种原因引起的。因为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比正常人高4倍。其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和脑卒中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由颈动脉、椎动脉与脑内大动脉病变引起的一过性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或缺损。脑卒中患者常表现为头昏、眩晕、一侧肢体无力、偏瘫、运动障碍等。应尽可能避免搬动此类患者,更不能抱住患者的身体进行摇晃。正确的做法是:若患者坐在地上尚未完全倒下,可搬来椅子将其支撑住,或直接上前将其扶住。若患者已完全倒地,可将其缓缓调整到仰卧位,同时小心地将其头面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其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发生窒息。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需尽快请医生前来救护。
3.要判断老年人跌倒后是否发生了骨折。老年人跌倒后最易造成手腕部、大腿部骨折,及胸腰段脊椎压缩性骨折。当老年人跌倒后发生骨折时也不要急于将其扶起。因为处理不当不但会加重其损伤和骨骼错位,还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残疾,如:脊柱骨折的患者在搬动的过程中极易损及脊髓,而导致截瘫。对怀疑有骨折者应一律按骨折进行处理,具体的做法是:①让其保持安静,同时注意为其保暖、止血、止痛,防止其发生休克。②用纱布或绷带对其损伤的部位进行包扎、固定。③疑为脊柱骨折者,应保持其躯体不动,避免一切脊柱的活动。严禁一人抱其头、另一个人抬其脚的动作发生。对骨折患者做完现场急救处理后,需尽快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本栏目编辑/秦国权
1.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疾病时,均可因为出现短暂的脑供血不足而导致大脑缺血缺氧。此时,患者会因为突然发生的脑功能失调、意识丧失而昏倒。
2.步态失调。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在走路时常使身体前倾、重心前移,形成蹒跚步态,故而容易跌倒。患有小脑肿瘤、脑出血或前庭疾患等的老年人,也会因为步态失调而容易跌倒。
3.视力减退。老年人的视觉器官开始退化,其中有些人还患有白内障、青光眼、黄斑退行性病变等疾病,导致其视力的敏感度减弱或夜间的视力下降,这样容易使其被障碍物绊倒。
4.患有某些慢性病。多数老年人都患有某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他们在用药期间易发生不良反应而跌倒。如高血压患者过量地服用降压药时,会因血压降得过低而突然跌倒。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得不好或服药不当也会因出现了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而跌倒。
5.患有骨质疏松症。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易因关节功能不良而跌倒或发生骨折。
此外,老年人在醉酒之后、洗热水澡时,也常会突然跌倒。
老年人突然跌倒时,切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可能会“帮倒忙”。如因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跌倒的老年人,如果立即将其扶起,会加重其出血的症状,使其病情急速恶化。因脑供血不足而晕厥的老年人,若能平卧更有利于改善其脑组织的供血状况,若将其扶起,反而会加重其脑部缺血的症状。
那么,当发现老年人跌倒时如何进行急救呢?
首先要观察老年人的表情和神态。如其神志清醒,可询问其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是心绞痛发作,可协助其服下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观察其用药后的情况再决定是否将其送往医院。遇到昏迷或有肢体活动及语言障碍的患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帮助。在现场进行急救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判断老年人的跌倒是不是因猝死而导致的。平素健康或病情稳定的老年人,若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应视为猝死。对发生猝死的患者应立即使其平卧在地面上,严禁搬动。同时,要马上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术,即叩击患者的心前区、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的人工呼吸等。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请就近的医院派医生前来救治。
2.要判断老年人的跌倒是由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引起的还是由脑卒中导致的。糖尿病患者跌倒时尤其要分辨其是由哪种原因引起的。因为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比正常人高4倍。其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和脑卒中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由颈动脉、椎动脉与脑内大动脉病变引起的一过性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或缺损。脑卒中患者常表现为头昏、眩晕、一侧肢体无力、偏瘫、运动障碍等。应尽可能避免搬动此类患者,更不能抱住患者的身体进行摇晃。正确的做法是:若患者坐在地上尚未完全倒下,可搬来椅子将其支撑住,或直接上前将其扶住。若患者已完全倒地,可将其缓缓调整到仰卧位,同时小心地将其头面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其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发生窒息。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需尽快请医生前来救护。
3.要判断老年人跌倒后是否发生了骨折。老年人跌倒后最易造成手腕部、大腿部骨折,及胸腰段脊椎压缩性骨折。当老年人跌倒后发生骨折时也不要急于将其扶起。因为处理不当不但会加重其损伤和骨骼错位,还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残疾,如:脊柱骨折的患者在搬动的过程中极易损及脊髓,而导致截瘫。对怀疑有骨折者应一律按骨折进行处理,具体的做法是:①让其保持安静,同时注意为其保暖、止血、止痛,防止其发生休克。②用纱布或绷带对其损伤的部位进行包扎、固定。③疑为脊柱骨折者,应保持其躯体不动,避免一切脊柱的活动。严禁一人抱其头、另一个人抬其脚的动作发生。对骨折患者做完现场急救处理后,需尽快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本栏目编辑/秦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