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问题思考

来源 :中国民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s8013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有企业相较之其他的企业类型,在运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上有很多不同。想要为其发展奠定基础,就要强化日常的管理工作。结合我国国有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实际来看,腐败情况较为常见。为了及时改善这种情况,相关部门推进了经济审计工作,但是由于管理工作量比较大,同时不稳定因素也比较多,因此难免存在一些疏漏之处,及时弥补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发挥审计结果的积极作用,对于保障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责任审计;运用问题
  经济审计工作的推进主要是为了满足国有企业转型和改革的需要,通过合理的经济审计工作,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推进相关审计工作,能够完成利润分配、投资决策等多项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经济审计工作已经逐渐成为国有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组成,同时也为国有企业的监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才能发挥经济审计工作的积极作用成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现状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制约因素的影响,如果无法及时消除这些制约因素的负面影响。自然会影响到审计结果的运用工作,因此明确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很有必要,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经济审计方式单一
  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来看,走访调查和财务报表依然是审计工作的主要方式,但是这些审计方式很难得到客观的审计结果。一方面是因为走访调查所获得的信息和数据很难保证其准确性,无法避免一些造假情况的出现;另一方面财务报表的审计实际上是一种事后审计,这种审计方式容易出现多种管理问题,很难达到理想的审计结果。
  (二)经济审计独立性低
  保障经济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是推进后续工作的前提,但是结合相关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审计工作独立性较低。大部分审计人员同审计单位之间都有着紧密联系,自然会影响审计工作的客观性,使得审计工作成为一种形式,很难保障审计工作的效率。相关工作人员也是审计工作中的主要组成,如果在审计工作中出现了问题,要及时推进工作人员的追责工作。受限于多种因素,审计工作只能落实在经济领域,很难在其他領域中推进。
  (三)经济审计指标不完善
  我国的经济审计工作经历了长时间的实践,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促进了相关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但是在审计指标上还存在漏洞。审计指标的问题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就是审计指标可行性较低,无论是个人责任,还是企业责任,都比较笼统,很难在日常的审计工作推进,自然也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效率;其次就是审计指标参差不齐,由于国有企业的类型和规模存在差异,因此审计指标也存在差异,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审计工作中的不稳定因素,很难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四)经济审计结果运用不合理
  经济审计结果只是审计工作的一个阶段,并不代表审计工作的结束,但是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很多企业的审计工作都以审计结果为结尾,很难发挥审计结果的积极作用,审计结果的获取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换个角度来看,对于实现行业的资源合理配置也非常不利。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项原因:首先就是经济审计结果的不合理利用会使得企业管理人员降低对经济审计工作的重视力度,会给后期的经济审计工作开展造成阻碍;其次就是审计结果的不合理运用也不利于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无法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因此从管理层面入手,保障经济审计工作的顺利推进,合理运用审计结果尤为重要。
  二、强化审计结果运用的策略
  针对审计结果运用的关键作用,及时克服运用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制定完善的运用策略很有必要,结合我国国企经济审计工作的开展实际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提高审计结果适用性
  最终审计结果的适用性是审计结果运用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从审计质量入手,对整个审计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从而为后期的审计工作奠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项要点:首先就是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作,尤其是一些专业性人才,更是审计工作的关键因素,我国的一些国有企业为了降低人力成本,大部分的经济审计工作人员都是一些转行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同时也没有审计经验,自然很难推进审计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养工作,落实岗前培训工作,同时推进人才交流会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其次就是对审计结果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还要贯彻国家的相关经济政策,同时还要落实国家的一些经济政策;最后就是保证审计结果的质量,建立素质较高的审计团队,对审计时间进行合理控制。
  (二)优化结果运用监管机制
  科学合理的监管能为后期工作的推进创造便利,在经济审计工作也是如此,结合审计工作的实际来看,有以下几项重点:首先就是制度建设,包括责任落实制度、监督制度、问责制度等多项制度,平等是制度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其次就是监督,要严格遵循相关的监督制度,同时保障监督工作的针对性,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第三就是宣教,良好的宣传教育能促进后期的审计工作,因此要通过多种手段加强相关宣传教育;最后就是问责制度的完善,问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审计人员的推进,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要结合问责机制严格推进问责工作。
  问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也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情况,同时还要对企业问责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避免后期的问责工作出现问题。问责制度也不能一成不变,需要紧跟企业的发展不断革新和完善,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问责工作的作用。
  (三)提高审计工作独立性
  独立性能够保障审计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免受其他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也是保障审计工作推进的基础。想要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有以下几项可行工作:首先就是建设独立的考核体系,有一些国有企业的审计部门为了保障绩效业绩,会放弃一些原则,会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要推进考核制度的完善,减少审计工作中的负面因素;其次就是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审计工作来看,有以下几项模式可以借鉴:第一就是双重式,适用于有一定规模的国有企业,在整个企业中呈现出垂直管理的模式;第二就是直接式,该模式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国有企业,同时也适用于分支结构较少的国有企业,在选择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规模等多项因素;最后就是强化独立的审计业务,也就是审计部门要推进专职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避免影响组织的个人客观性和独立性。
  三、结束语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缩影,关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与诸多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相关管理部门在国有企业的日常运转过程中,一定要发挥能动性,保障经济审计工作的稳步推进,同时对审计结果进行合理运用,一方面为企业后期的长远发展创造便利;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持续的发展活力。除此之外,国家的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发挥自身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苏婧.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D]. 南京审计学院, 2015.
  [2]沈绢绢.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会计师, 2018, 302(23):58-59.
  [3]杨晓杰, 杨德刚. "两办"新规定下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问题及对策研究[J]. 商讯, 2020(26).
  [4]毕惠.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思考--以云南开放大学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为例[J]. 商, 2015, 000(012):144-144.
  [5]周丰. 深化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几点思考[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2(3):22-23.
  [6]黄海姣.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的思考[J]. 中国科技博览, 2011, 000(029):553-554.
其他文献
摘 要:建筑行业在我国属于第三产业,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使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使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建筑工程造价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会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甚至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含义与特点,以及探讨
摘 要:从国内外城轨交通的发展实践来看,资源经营的规模和成熟度是城轨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参考依据,特别是目前这种超大建设规模、超快发展速度的行业情势下,建立成熟的资源经营模式是解决城轨企业稳健永续发展的主要补偿机制。本文通过对国内主要城市轨道交通附属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并结合新时代市场环境变化,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经营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附属资源;经营  一、城市轨道交通附属资源开发现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日趋重要,基于技术研发利润创造的周期性限制,作为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采购管理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生产效益的影响更为直接,其价值创造功能优势更为明显,并日趋成为制造业的利润中心。文章基于供应链视角分析了电力装备制造业提升采购管理的出发点,研究了采购管理面临的实践问题,提出了提升采购管理的路径。  关键词:供应链;电力装备制造业;采购
摘 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的加快,我们必须要加快汽车利用公路道路的货运发展,抓住机遇,加快目前的工作以及调整交通规则,重视综合运用体系的建设,在本篇文章当中主要就汽车运输的经营管理进行主要的论述。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汽车运输业;运输经营与管理  一、汽车利用公路道路的货运发展  现如今商品经济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我国的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城市道路的扩建以及新建道路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以
参股股权投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部分,如何做好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工作,促进国有参股项目的长足发展,是国有企业股权管理中最需重视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业务,介绍目前国有
摘 要:在我国建筑领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占据着关键性地位。当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良好的生存发展,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本文简述了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浅析了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现存的问题,探究了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以期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建筑施工企业;
摘 要: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业务的重要环节就是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在新形势背景下,为了推动城乡经济同步发展,根据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对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进行分析,探索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管理。农村商业银行有着比较规范的贷款前调查和防范风险意识,但是因为业务流程的约束、工作人员素质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影响,经常出现缺少贷款后的管理、贷款催收执行乏力等一些风险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摘 要:国有企业在发展及改革的过程中,做优做大做强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发展目标。而通过全面落实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能对企业现有的优质资源进行整合,也能使企业的分配方式得到有效完善,让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其自身的发展水平都能得到有效提升,这已经成为了国有企业适应新经济发展形势的重要手段。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部分国有企业在实际落实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往往还存在
摘 要: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业务之一,信贷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需重点规避的风险。其中,信贷法律风险属于信贷风险中的一种,如何有效规避信贷法律风险成为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为此,本文簡单论述了商业银行信贷法律风险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防范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法律风险;防范  信贷法律风险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中的一种,其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存亡。这类风险具有三个特征,客
摘 要:主流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包括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这三种基本方法。其中成本法是最常见的基于资本的评估方法之一,此法根据资产负债表,通过评估公司的资产债务价值,确定估价对象的价值。本文采用規范研究方法,解释成本法的理论基础,讨论成本评估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以及技术发展路线。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成本法;技术路线  企业价值评估作为现代资本制度的体现和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根据企业的资源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