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曲调先有情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ssi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新课程改革正不断深入,在课堂上要求老师少讲、学生多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理念,其良苦用心,无非就是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少讲,而其在课外下的功夫却不少,因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都要精心策划。其中第一个环节“课堂导人”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如果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作用。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课堂导人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认识和尝试。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
  导入既然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会影响到学生一堂课的发挥,在设计导入时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⒈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必须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既有一定的顺序性,又有一定的阶段性。如思维的发展,总是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课堂的导入设计要有明显的针对性,要从学生家庭生活环境,社会生活阅历,文学艺术修养,接受心理水平出发,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有的放矢。
  ⒉围绕语文教学目的展开
  导入设计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切不可为了使学生产生兴趣而离题万里。
  教学的目的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一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的。一般说来,一堂课的教学目的应该包括:向学生传授哪些新知识,这节课应达到什么要求;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对学生进行什么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等。能否实现教学目的,是一堂课成败的标准。因此,教师的导入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的展开,为完成教学目的服务。
  ⒊以服务教学目的为根本
  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文体,要作不同的导入设计。教授抒情散文时可以以情导入,以情激趣。教授说明文可以导之以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授议论文应当导之以理,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的对象不同,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不同,每节课不可能采取同一模式进行,因而产生了不同类型的课。
  二、奏好一节课堂教学的序曲,圆满完成整堂课的教学
  怎样才能奏好一节课堂教学的序曲,圆满完成整堂课的教学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文题导入,紧扣重点
  由文题入手导入,往往能够开门见山,抓注重点,促使思维迅速定向。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直截了当,使学生迅速进入对教材中心问题的探求;同时也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一位教师在教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是这样开始的:“什么叫项链”,“项”是颈项,就是脖子。项链,就是套在脖子上面挂在胸前的装饰品,多用金银、珍宝或珠玉制成,价值昂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泊桑一篇以项链为题的小说。这篇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写了主人公路瓦栽夫人为参加一次舞会而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的故事。那么,这个女人为什么要借项链呢?这串项链是怎样改变她的命运呢?她是否值得同情呢?有人说,“项链”就是“锁链”,你同意吗?等等,这些问题,我们读完小说就知道了。
  这样导入,既帮助学生了解了有关项链的知识,理解题意,同时又牵出了小说的情节线索,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尽快地进入课文学习。
  2.目标导入,明确重点
  当前教学中很提倡一种教学方法 ----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讲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我上《谈骨气》一课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上“议论中记叙的作用”几个字,明确告诉学生,这是本节课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清楚,就真正达得“一得”,本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
  3.语言导入,走进情境
  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会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的情境之中。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阻碍。强烈的情感,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语言感情对一堂课的导入是很重要的。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针对初一学生,我就选用了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悲痛和悼念的情境之中。
  4.故事导入,吸引眼球
  中学生的特点是求知欲强,颇具好奇心,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应紧紧抓住学生这个心理特点,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建立在积极、活跃的基础上。
  例如在讲授《拿来主义》一文时,针对本文内容,用了这样一个故事:著名作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道:“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不但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③他的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从《拿来主义》中寻找答案吧。
  三、设计导入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设计导入时要通盘考虑,本节课的教学核心和重点是什么,教学设计的完整性是通过统一材料来实现还是统一形式来实现,据此设计导入部分就能够让导入很好的融合到整节课之中,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而不是为了导入而导入。
  另外,在备课时,可以多准备一些不同的导入方式,这样可以让老师在面对不同情况的班级时选择合适的导入。
  教育心理学指出,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主观活动的内驱力。具体生动的情境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激动、愉快的情绪。教师的导语设计就要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学生进入情境,就会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学来兴味盎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苏霍姆林斯基编著.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袁振国编著.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要]礼仪自古以来都是作为对人进行德育教育、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加强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中职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思想道德素质和求职能力的提高、和谐校园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生;礼仪缺失;重要性;途径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帮”的美誉。所谓礼
期刊
从教数年来,每每与同事们闲聊,谈到学生抄袭作业现象,都觉得很伤脑筋。可如今校园学生抄作业现象却屡禁不止,甚至日趋严重。许多学生早晨匆匆赶到学校不是读书,而是抄作业;更有甚者“分工合作”集体抄作业。学生抄作业是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顽疾,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但败坏了学风,养成了惰性,影响了学业成绩的提高;甚至严重妨碍正常的教学工作。抄作业,其主要责任在学生;但作为教师在学生抄作业方面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期刊
一、一般资料  小田,女,19岁,高三学生,独女,身高1.54,体态较胖,五官端正,戴着一付500度的近视眼镜,脸上有些愁容,倦怠,文静,少语,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亲是国家干部,公务员,本科文化。母亲为下岗工人,高中文化,现在一家酒店帮工,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障碍,家族无精神病史。  二、主诉  小田说,我爸爸173cm,妈妈167cm,而我只有
期刊
前言:课本中不少例题都很经典,而解题难度不大,往往大多数教师不重视例题教学,更不重视例题的解题方法,这就导致复习中一些教师盲目找题,既不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又不考虑其知识结构,忽略了知识点与知识面之间的纵横联系,以致不能提高复习效果,如果教师重视例题的挖掘,并且诱导学生分析这些题内在涵义,探索出一般规律和新的结论,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了潜力,又激发了学生的教学学习兴趣。  一、挖掘其多解性
期刊
[摘要]对江西高校外籍教师的需求特点进行了分析,调研了江西高校外籍教师的激励现状,将外籍教师的教学特点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相结合,借鉴国内外高校教师激励管理方式,综合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论述了江西高校外籍教师激励管理的重要性,以期为国内高校外籍教师激励管理体系的研究及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外籍教师;激励    一、引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考试科目,所占的分值尤为重要。同时,语文经过了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它的广度和深度是任何一门功课都比不上的,语文的高考又涉及了语文知识的方方面面,大到一篇作文小到一个标点,其间还涉及到古文现代文、散文、科技说明文、社科类、古诗词等的阅读水平的考核,没有一样可以轻视,没有一样可以轻易掌握,都需要下大功夫,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三的语文学习中尤其要注意平时的点滴积累,才能在考试时厚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教学来说尤其如此,一节课导语运用的好,就会收到“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就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上好一节课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此,在这方面我采用了这些方法:  一、用歌曲导入新课的学习  歌曲是学生们的最爱,用音乐的形式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习《愚公移山》时,我先播放江涛的歌曲mtv《愚公移山》,学生听着这激情满怀的歌曲,我就适时的导入:“歌曲中赞颂的英雄愚
期刊
俗话说“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我从教二十多年中,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都是说作文开头难,甚至较大一部分学生在作文时一开始就咬笔头,难以下笔。特别是考场作文更是无从下笔,以致耽搁了时间,导致语文成绩一团糟,可一旦开了头,尤其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后,学生写起文章来往往洋洋洒洒,文思泉涌,一气呵成。文章的开头就是整篇文章的门面。商店的门面漂亮,就能
期刊
如今,新课程已经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刀切”、“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等有悖于素质教育思想的做法。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为何?除了“分数至上”的滞后管理之外,广大教师在观念更新、教育创新方面也还严重存在落后于时代步伐的现象。为此,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学习新理念,结合实际创新新教法。  一、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  观念是行动的
期刊
高中新课改为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道路。时代呼唤研究型、学者型甚至是专家型教师,因此,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应认真学习高中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至理性层面,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尽快适应高中新课改的要求。那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笔者拟以这一问题为基点,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论析高中数学反思性教学。  一、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