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定位和半定量分析胚胎各期肠神经嵴干细胞特异性标记P75ntr(p75)的表达水平,了解p75免疫阳性肠神经元在人类胚胎整个发育过程中的空间和时间的分布变化,为进一步阐
【机 构】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Research fellow,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定位和半定量分析胚胎各期肠神经嵴干细胞特异性标记P75ntr(p75)的表达水平,了解p75免疫阳性肠神经元在人类胚胎整个发育过程中的空间和时间的分布变化,为进一步阐明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机制和初步确定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先天性巨结肠获取供体细胞来源部位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流产胎儿标本20例,根据胎龄分为早期组(3个月,n=6)和中晚期组(4~9个月,n=14).全消化道从口端到尾端分为3组:前肠、中肠和后肠.链霉亲合素-过氧化酶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各期各部位P75ntr的表达水平.结果 胚胎发育各期(3~9个月)全消化道各部位肌间丛和黏膜下丛均可见肠神经元胞浆和神经纤维内有p75阳性表达,胶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未见有p75阳性表达.肌间丛强阳性表达率早期为44.4%(8/18),中晚期为57.1%(24/42),均高于黏膜下丛相应各期(11.1%,19.0%,P<0.05).中晚期肌间丛强阳性表达率在前肠(36/42,85.7%)高于中肠(18/42,42.9%)和后肠(15/42,35.7%)(P<0.05).结论 p75阳性肠神经嵴干细胞可能稳定地存在于各期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肌间丛和黏膜下丛,而且肌间丛P75ntr表达水平高于黏膜下丛.而在胚胎发育中晚期,前肠肌间丛P75ntr表达水平高于中后肠肌间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靶向生存素短发夹状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株生存素基因表达、凋亡及其对顺铂、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介导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共进行14例手助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14
目的探讨治疗乳头旁憩室的一种术式效果.方法于幽门下3 cm断十二指肠,其远端与横断的胆总管行端端或端侧吻合,Tritz韧带下15 cm断空肠,远端空肠与近端十二指肠行端端吻合,距
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患者表现为严重智力低下和发育障碍,并伴有特定的皮纹变化.该病在人群中有明显的散发性特点,而且家族性则少见.本文在沈阳
报告获得性FⅧ抑制物7例,其中3例伴不同程度的出血,3例伴不同部位的血栓形成.探讨了非血友病A患者中的FⅧ抑制物的产生机制以及其它相关实验指标的变化;并就其与临床表现的关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健康Wiste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中毒组24只,SF治疗组24只。对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PQ15 mg/kg诱
目的通过观察辛伐他汀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对颅骨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离体培养颅骨成骨细胞与辛伐他汀作用24h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源性BART的抗体.方法:采用原核系统表达人全长BART,经纯化后免疫小鼠制备抗BART的抗体,以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获得
目的:从1990年12月至1998年10月,135例三叉神经痛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立体定向仪(DZY-B型)经皮穿刺注射甘油治疗(定向组);另一组用Hartel徒手穿刺法注射甘油治疗(徒手组).比
目的探讨兔肝 VX_2瘤 MR 灌注成像(PWI)的最佳对比剂剂量,并评价 MR 灌注成像对兔肝 VX_2瘤的研究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20只新西兰 VX_2瘤兔分为5组,每组4只,分别给